摘要:无论是欧盟,还是日本、澳大利亚、越南等国,都选择向美国低头、服软,希望换取与美国和解的机会,从而下调针对他们征收的关税比例。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特朗普用一招“对等关税”横扫全球多达70多个经济体。
无论是欧盟,还是日本、澳大利亚、越南等国,都选择向美国低头、服软,希望换取与美国和解的机会,从而下调针对他们征收的关税比例。
对此,特朗普可没少沾沾自喜,甚至扬言美国将在他的手中重回逝去的“黄金时代”,那些搬离美国的工厂,还是失去的工作岗位,会再次回到美国。
结果,“打脸”来得有点快。尤其是中方的反制,直接让特朗普心态“破防了”。
4月4日,中方直接对美打出“组合拳”。
中方决定从4月10日开始,就美国对华出口的所有商品,同样征收34%的关税。
这意味着无论是像大豆、玉米等美国农产品,还是石油、液化天然气等大宗能源商品,以及汽车、零配件等商品,在中国市场将失去竞争优势,市场份额占比会极速收缩,被其他竞争国家瓜分掉。
值得一提的是另有6家美企被暂停有关高粱、禽肉骨粉以及禽肉产品输华资质。
随即,我国又祭出两份“黑色清单”,分别是“不可靠实体清单”,以及“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前者,有11家美企成功“入榜”,其中就包括被特朗普政府寄予厚望的无人机军工企业“斯凯迪奥公司”,以及红色六方案公司、火风暴实验室公司等。
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的身份同属美国的军工企业。这一次,可谓是被“不靠谱实体清单”一网扫净。
后者,则有16家美企将因为“出口管制”被禁止采购两用物项。
这意味着在原有稀土产品出口限制范围上,又添加了包括主要用于核工业的钐、用于激光武器研发与声呐探测、卫星制造的钆,包括制作杀虫剂的铽等多达7类,涵盖美国诸多行业的重度稀土有关的物项,牢牢的卡住了美国的“脖子”,直接影响到产能的增加。
其中,美军工集团又成“重灾区”。
像是作为“军火巨头”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直接因为中方加强、扩大了稀土相关的两用物项出口管制,导致稀土库存只够47天。三个月内若无法解决,生产线上的136架F35战机将不得不停工。
这一刻,特朗普心态“破防了”。
在中方反制之后,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像是美股直接被“重创”,跌幅超5%,而涉及稀土的稀土氧化物期货瞬间涨停。
同时,美国运往中国的农产品,比如大豆若在4月10日前无法运抵、入港,则多是改道巴西。因为34%的关税,这些农产品根本就承受不起。
不过,与这些小打小闹带来的影响相比,真正的“重创”来自于更多国家准备与金砖加强合作,以及中、俄等国将进一步推动“上合+金砖”模式的融合。
对此,印尼知名经济学家汉斯·奎直接预测称,在美国加征32%的关税下,印尼需要找到增加贸易收入的新来源,而加强与金砖国家的合作也成为一种必然。
与此同时,上合组织中俄副外长级事务磋商也在莫斯科举行。很显然,继金砖之后,上合组织也要开始发力,应对美国“关税大棒”的极限挥舞。
这一刻,特朗普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4月7日,特朗普先是放出消息,表示“世界各国”都在向美国发出“关税谈判”的请求,而提出请求的国家已经超过50个,从而营造出美国“主导一切”的氛围。
同日,特朗普还直接对华发出“极限威胁”。
他表示,如果中方不放弃那些报复措施,美国将继续对华加征额外关税,而下一次加征的比例将直接提升至50%,也就是对华整体关税将叠加至104%。
事实证明,特朗普真的敢这么做。、
如今美国对中方的关税已经涨到了125%。
这也意味着中美直接贸易近乎彻底“脱钩”、“停摆”。大部分中国商品只能“绕道”其他国家,从其他国家进入美国市场。
但同时,彻底失去中国廉价商品的美国,也将再次迎来“通胀时代”,而美联储的降息或将被“打断”,甚至反过来需要加息,这也将引发特朗普政府与美联储背后银行家主导的“国际游资”之间更大的矛盾。
至于向美国屈服的50多个国家,在特朗普口中也没讨到好处;称这些国家在对他kissing my ass(谄媚、拍马屁)。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面对来自特朗普的“极限关税”施压,中方为何要硬杠?
毕竟,美关税带来的影响不仅仅直接作用于中美贸易,甚至还将影响到中企在东南亚、拉美等国的产业链布局。
其实,这就是问题所在。
特朗普这波“关税大棒”与其说是为了缩减美国当下高达38.5万亿美元的债务总量,以及迫使全球中高端制造业不得不在进一步抬高的成本面前“回流”美国,从而创造所谓更多的就业岗位。
不如说,特朗普“关税大棒”就是奔着重塑全球产业链的,而不是简单的针对“贸易战”。
更直白一点讲,特朗普在用“关税”这把刀,对全球产业链现有存量进行“分蛋糕”。但问题是在这次“分蛋糕”中,美国不仅要占据“主导权”,拿到更多的“蛋糕”。
更重要的是美国还准备将中国这个重要的参与者排挤在外,潜在的削弱,甚至准备剥夺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分蛋糕”的资格。
所有国家都心知肚明,所有眼睛都在注视着中国的反应。
如果中国在这个时候退缩了,那么会有更多的国家,或者说“饿狼们”扑过来,撕咬、分食中国这么多年付出努力所主导的产业链。
事实上,这种事已经有了苗头。
4月5日,也就是美宣布“关税政策”的第二天,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ABC节目中提到这么一件事。
他说,澳大利亚有意赎回被中国岚桥集团租用100年的达尔文港。
要知道港口属于物流,而物流是我国打造产业链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澳总理这时候放出想要“赎回港口”的消息本身,不仅仅是简单的向美国示好,其实这里边还包含着试探,以及“带节奏”的嫌疑。
再结合此前李嘉诚的长和集团暂停原定于4月2日,准备出售给美国贝莱德的43个港口这件事。
我们会发现,美国的一系列操作,无论是“收购港口”,还是对全球60多个经济体直接来波“关税轰炸”这些事本身,都是奔着“产业链战争”来的。
其目的就一个,从搅乱全球产业链,再到重塑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全新的产业链,并且打压、排挤中国对产业链的主导力。
这才是特朗普这波关税的“核心目的”,而这个核心目的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继美国用一场“俄乌冲突”收割了欧盟、削弱了俄罗斯之后,又开启的一场“收割”中国产业链,从而进一步收割中国工业与实体财富的“新盛宴”。
所以,中方退无可退。因为我们知道,这就是奔着我们来的。
我们哪怕退让,也换不来美国罢手的可能,反而会助涨美国气焰的同时,引来更多的豺狼虎豹。
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树立起抗争到底的这面“大旗”,而这面旗帜背后既包含着风险,也包含着机遇。
但与我们的坚决抵制不同的是越南也好,日本也罢,都准备向美国低头。
日本首相石破茂先是表示,准备与特朗普进行通话,希望传达日本的一些建议。同时,他还表示,考虑会在所谓“适当时机”访美,与特朗普面对面磋商、对话。
其实,翻译一下就是日本首相想要当面与特朗普商谈关税。但目前双方正在接触,还没到双方首脑会晤、敲定谈判框架与签字的最后时刻。
从日本首相对关税态度本身,其实可以看出日本不准备与特朗普“硬杠”。对于最终结果,日本只是准备尽量争取就好。
至于越南,更是彻底“服软”、求和。
越共总书记苏林请直接请求美国给他们一些时间,将加征46%的关税时间至少延期45天。在这期间内,越南会给美国一个“满意的答复”。
所谓“满意的答复”,按照特朗普给出的说法,越南方面提出对美国商品的关税直接“清零”,也就是允许美国商品“零关税”进入越南。
当然,越南方面给出的解释是“双向零关税”,而所谓的“双向”更像是一块给外界看的遮羞布,其本质上是越南会在关税等方面给美国“开绿灯”,换取特朗普在关税征收比例上对越南的极限施压。
至于越南最终会不会与美国谈妥,向美国做出退让这一点其实根本就没悬念。
因为单就一个越南纺织业,如果越南没办法处理好“关税问题”,从而失去了中美两大市场,将造成纺织业有63万人失业,更何况其他行业又会带来多少失业?
这一刻,面对美国关税施压而不妥协的中国,尤为显得难得可贵。
参考信源:
观察者网2025-04-09 13:18——《特朗普粗鄙羞辱谈判各国,还狂言:轮到我们宰别人了》
来源:历史有点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