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说现在看个直播买衣服,怎么就跟走钢丝似的?一会是主播衣服穿得让人不好意思看,一会又是动作话术暗示满满。平台这回可是动了真格,光是今年1月以来,就直接掐断了7.4万个违规的达人、商家直播间。
你说现在看个直播买衣服,怎么就跟走钢丝似的?一会是主播衣服穿得让人不好意思看,一会又是动作话术暗示满满。平台这回可是动了真格,光是今年1月以来,就直接掐断了7.4万个违规的达人、商家直播间。
更狠的是,有6400多人直接被永久收回了电商权限,说白了就是再也别想在平台上卖货了。这力度,看来是真的不想再忍那些“辣眼睛”的直播了。有些主播在卖内衣的时候,搞什么“内衣外穿”,或者故意让内衣裤透出来,甚至完全裸露背部来展示商品,觉得这样能吸引人来看、来买。
平台说了,这些都属于低俗引流的手段。具体哪些账号呢?像“景装”、“颖制”、“南油定制”、“P雅哥”这些,都因为这类问题被处理了。平台也不是一上来就封号。对于情节比较轻、又是第一次犯的账号,会先弹个窗警告一下,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要是警告了还不听、还不改,那就不客气了:中断直播间、限时屏蔽、扣除直播健康分…处罚就升级了。对于那些特别过分的,会直接收回电商带货的直播权限,甚至连观众连麦功能都给封禁3天。
还有一种玩法,是穿一些轻薄透得跟没穿一样的罩衫,或者那些根本不适合外穿的“擦边”服饰,再搭配传统内衣展示,刻意制造出一种性暗示的视觉效果。像“马儿”、“璐糖”、“Dzhi”这些商家主播就被点名了,就是因为用了这种低俗化、擦边化的展示行为。平台核实后,同样是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从警告到中断直播再到限权,一步步处理。
最让人无语的是,有些售卖服饰的商家和达人,不仅在穿着上动歪脑筋,连说的话、做的动作都越来越出格。比如用一些涉及敏感部位的低俗话术,或者通过抖胸、抚摸、故意模仿一些敏感姿势来恶意制造性暗示场景,目的就是不当导流,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直播环境。账号“小奢”、“韩媳妇”、“C琳达”、“夫生”等就因为这类行为被处理了。
说到擦边,还记得之前有个挺闹的事儿吗?有男模特在直播间里穿女性内衣直播带货,当时就被很多网友质疑是不是在“打擦边球”。
那两个账号叫“老婆大人的轻奢闺房”和“老婆大人的轻奢后院”,是同一个老板开的。里面的男模特戴着口罩,穿着那种风格性感、女性特质很强的裙装吊带睡衣做展示。这事儿当时争议不小。有人觉得这风格就是擦边,而且男女身材结构根本不一样,男模穿女式内衣展示,对想买衣服的女消费者来说参考价值在哪?还有人担心被男模特贴身试穿过的样板服会不会最后卖到女消费者手里,甚至觉得这是挤占了本该属于女性模特的工作机会。
不过直播间老板徐先生当时回应说,用男模特不是因为想打擦边球,而是因为工作室人少,刚好有位男同事适合做模特。“我们女同事穿不了的款,只有男同事可以穿,这个我感觉很正常,大家都是凭本事吃饭。” 对于挤占女性工作机会的说法,他觉得“有点扯”。
抖音客服当时的回应是,关于男模带货女性睡衣是否擦边,他们会向上级反馈,并提醒用户如果直播时发现不良内容可以及时举报。网友对此看法也挺不一,有人觉得“辣眼睛,而且没有参考价值”,也有人疑问“女生穿直播间会被封吧”、“可以用假的模特”。
除了这些内容上的违规,平台对消极直播行为也在严厉打击。2025年截至目前,针对在电商带货场景中持续录播(比如循环播放录制内容、挂机、主播长时间不在画面里等),平台已经无限期收回了1.1万个作者的直播伴侣开播权限、5000余个作者的电商直播带货等直播权限。
有些作者是多次使用挂机辅助工具,画面里要么是分屏展示商品和游戏直播,要么就是循环播放录制内容,整个直播间根本没人跟消费者互动。还有的作者更“技高人胆大”,直接破解平台官方开播工具,用录播软件、虚拟推流等技术手段,把录播伪装成实时直播带货。这些行为都严重损害了用户的直播购物体验和电商直播的真实性。
平台治理低俗内容也不是孤立的事。就在今年5月,抖音直播还宣布重点治理“情感伪装”打赏诈骗。今年第一季度已经无限期回收了1091个利用情感诱导用户打赏账号的直播权限。
比如3月底有个女主播,自称单身离异,开播寻找伴侣,说刷礼物就能获得私人微信啥的。平台发现后先中断了直播间、冻结了那场违规收入15天,但主播没改,最后直接被封禁了直播和连麦权限。甚至还有同一个公会的多名主播,被举报塑造单身女富豪人设,以婚恋、赠送名表、线下见面为诱饵,在第三方平台诱导用户打赏实施欺诈,平台把线索上报公安机关后,抓了21个人,其中11人被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所以你看,平台对各类违规行为的整治,从内容低俗到虚假营销,再到诈骗,是一直在进行的。那对于商家,尤其是服饰类商家,到底该怎么在直播里合规经营呢?平台也给了些提醒:直播时穿搭要合理选,别让内衣裤透出或者做低俗动作;互动时避免用低俗、性暗示的话术,多引导用户关注商品本身;展示商品前规划好,多突出衣服的版型、面料、功能这些实在的卖点,别老想着用擦边球方式吸引眼球;脑子里要时刻有合规经营这根弦,自己及时发现和整改可能的违规风险。
直播带货这碗饭,看来真不是能靠“歪门邪道”就能长久吃下去的。观众们到底是想安心买件合适衣服,还是去看那些乱七八糟的?那些曾经靠打擦边球一时赚了流量却最终被处罚的账号,不知道后不后悔。
来源:孔雀带你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