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玫瑰书香”女职工主题阅读活动优秀作品展示展播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7 00:40 1

摘要:在育儿理念纷繁复杂的当下,《园丁与木匠》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亲子教育之路上摸索前行的方向。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对儿童发展的深刻洞察,提出了“园丁式育儿”与“木匠式育儿”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引导我们重新审视为人父母的角色与责任。

优秀征文作品

你是“木匠式父母”吗?

——从《园丁与木匠》看育儿的执念与自由

你是“木匠式父母”吗?

——从《园丁与木匠》看育儿的执念与自由

在育儿理念纷繁复杂的当下,《园丁与木匠》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亲子教育之路上摸索前行的方向。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对儿童发展的深刻洞察,提出了“园丁式育儿”与“木匠式育儿”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引导我们重新审视为人父母的角色与责任。

木匠式育儿,就像木匠依照图纸打造家具,父母试图按照自己的期望和设定的模式去塑造孩子。他们为孩子规划好每一步的成长路径,从学习的科目、兴趣爱好的培养,到未来的职业方向,都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这种育儿方式看似高效且具有指向性,仿佛只要遵循既定的“图纸”,就能打造出一个完美的“成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忽略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孩子并非没有思想的木材,他们有自己的兴趣、天赋和梦想。当父母强行将自己的意愿加诸于孩子身上时,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压抑了孩子的天性,磨灭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就如同一个原本对绘画充满热情的孩子,却因为父母认为学习音乐更有前途,而被迫放弃画笔,拿起乐器。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在父母的期望下感到迷茫和压抑,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与之相对的,是园丁式育儿。园丁不会对花园里的每一株植物都设定统一的生长模式,而是根据不同植物的特性,为它们提供适宜的土壤、阳光和水分,耐心地等待它们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开花、结果。在园丁式育儿中,父母尊重孩子的天性和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内心需求,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温暖、充满爱与自由的成长环境。他们鼓励孩子去探索世界,尝试新事物,在不断的尝试和错误中积累经验,培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例如,孩子对昆虫感兴趣,父母可以陪他一起观察昆虫、阅读相关书籍、参加科普活动,让孩子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深入探索,而不是因为担心耽误学习时间而加以制止。

《园丁与木匠》中强调,孩子天生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好奇心,他们就像小小的科学家,通过观察、模仿、玩耍和探索来认识世界。在幼儿期,孩子通过观察周围人的行为和表情,学习如何与人交流和表达情感;在学龄期,他们通过玩耍和实验,探索事物的原理和规律;到了青春期,他们开始对社会现象和人生意义产生思考,尝试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的陪伴和支持至关重要。这种陪伴不是简单的时间上的共处,而是全身心的投入,与孩子建立起情感上的深度连接。当孩子在探索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父母给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安慰的话语,都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力量,从而有勇气继续前行。同时,父母也要学会适时地放手,让孩子在独立面对问题和挑战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和成熟。就像小鹰在羽翼渐丰时,老鹰会将它推出巢穴,让它在风雨中学会飞翔。孩子也需要在适当的挫折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

《园丁与木匠》让我深刻认识到,育儿不是一场追求完美的竞赛,而是一段充满爱与耐心的旅程。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和期望去要求孩子,而应该尊重他们的成长节奏,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在我们精心营造的“花园”里,自由地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但只要我们秉持着园丁般的心态,用心去呵护、用爱去滋养,就一定能见证孩子茁壮成长为独立、自信、有担当的个体,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来源:品古罗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