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得八十年代以前,有一个相声段子,内容大致是皇帝死了,禁止娱乐,茶馆都关门了,说相声的没有地方演出了,那时候艺人穷啊,一天不演出就没有饭吃,就上大街上改行摆地摊了,然后就闹出了很大的笑话,成为相声的段子,演员在舞台上把这样的情节说出来,让大家笑的前履后仰。
让得八十年代以前,有一个相声段子,内容大致是皇帝死了,禁止娱乐,茶馆都关门了,说相声的没有地方演出了,那时候艺人穷啊,一天不演出就没有饭吃,就上大街上改行摆地摊了,然后就闹出了很大的笑话,成为相声的段子,演员在舞台上把这样的情节说出来,让大家笑的前履后仰。
相声老前辈创作这样的相声段子,内在逻辑还在于说相声的做生意是外行,经不了商。可是改革开入,相声演员也下海了,最简单的下海方式是代言产品做广告,因为新中国成立后,相声演员大多时间练功研究文艺理论,在经商方面是外行,所以改革开放刚开始的那一段时间,相声演员代言产品做广告方面也吃了不少亏,或者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让老百姓骂得不轻,相声演员做广告误导了老百姓,老百姓吃了亏后肯定骂做广告的。
一般认为,改革开放一段时间后,相声衰落了,很重要的原因是相声演员热衷于商业行为,比如有的从政当副县长了,更多是拍电影或者拍电影剧了,本来相声是靠基本功在舞台上演出的,结果商业行为耽误了相声。所以相声衰落了。
后来有了网络,有人靠网络等新媒体说声声,卖票不少,但是很多相声演员也不再像以前的相声演员那样了,没有相声的功底,没有文艺理论,这个时期的相声虽然靠某些段子,让观众喜欢,但观众的喜欢不是因为相声的艺术魅力,没有相声功底的演员在台上的那些表演,与小姑娘做手机直播没有区别。
相声演员到了这个地步了,再去卖货,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买。过去的相声演员代言产品做广告,大家相信这些人,还大多是因为他们言行靠谱,才认为他代言的产品,大多是认可产品背后的实力,现在的相声演员去卖货,消费者是相信了什么呢?实在是不明白。
有几年,小品演员卖酒,他卖的那种酒,能托关系买上一瓶真的都难,小品演员说与厂长认识,拿现来宠粉丝,托关系都买不到的真商品,他降价差不多到一半在直播间里卖,不知道观众怎么相信的。
现在又有人卖螃蟹,前几年就有人说螃蟹卖了一个月了,真的当地产螃蟹还没有上市,好一点的就是洗澡蟹,相声演员却卖得大火,湖面就那么一点点,他从哪里弄来这么多螃蟹呢?问题是还有人买。
现在的消费者是相信了相声演员的什么呢?
来源:寻音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