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 15 万级中型 SUV 市场里,“七座” 和 “混动” 是很多家庭用户的刚需,但能把 “长续航”“豪华舒适”“旅行属性” 捏到一起的不多。捷途山海 L7 PLUS 定位 “长续航豪华电七座 SUV”,刚刚开启预售,厂商指导价11.99 万 - 16.59
在 15 万级中型 SUV 市场里,“七座” 和 “混动” 是很多家庭用户的刚需,但能把 “长续航”“豪华舒适”“旅行属性” 捏到一起的不多。捷途山海 L7 PLUS 定位 “长续航豪华电七座 SUV”,刚刚开启预售,厂商指导价11.99 万 - 16.59 万的价格,主打 “长续航 + 豪华七座 + 双冰箱”,还带 “旅行小房车” 标签,有七大核心优势支撑。我上周把它当日常座驾试了 8 天,从市区通勤到周末全家露营,把这些核心优势都实测了一遍,今天就聊聊它到底能不能让 “旅行躺平” 成真。
1. 视觉与辨识度:贯穿灯晚上 “一眼认”,车身宽得适应
选家用七座 SUV,外观无需过度花哨,但 “显大、耐脏、易识别” 三大需求必须满足。捷途山海 L7 PLUS 的设计摒弃噱头,聚焦实用细节,实际驾驶中既保有中型 SUV 的气场,又精准匹配旅行场景需求。
首次接触实车,最吸睛的当属前脸1.2 米长贯穿式 LED 灯组—— 夜间点亮后呈完整亮线,视觉协调性远超分段式灯组。我曾在傍晚驾驶进入小区,保安仅通过灯带便快速识别:“这车灯真显眼”,车流中无需核对车牌,仅凭灯带就能快速定位车辆。不过该灯组白天辨识度较低,若后续能新增日间行车灯模式,实用性将进一步提升。
车身尺寸为4810×1930×1705mm,轴距 2820mm,接近B级车的尺寸,停在停车场时显得格外扎实。但宽体设计也带来小挑战:老小区窄路会车时,需比驾驶紧凑型 SUV 更谨慎。我首次通过小区门口窄路时,两侧仅剩 20cm 间距,缓慢挪动半分钟才顺利通过,后续经过 3 天适应,才敢不下车判断距离 —— 建议刚提车的用户,先在空旷场地熟悉车宽后再驶入复杂路段。
2. 细节实用度:隐藏门把手降风噪,实用车顶+尾灯带 “场景灯语”
隐藏式门把手能自动弹出,关门后和车身齐平,既好看又能降风阻。实测高速 120km/h 时,风噪比同级别用普通门把手的 SUV 低 2 分贝,开久了没那么吵。北方用户可能关心防冻,我查了参数,门把手推力 550N,冬天冻住也能弹开,不过目前没到冬天,没法实测,后续可以关注用户反馈。
车顶行李架是 “旅行刚需”,承重 50kg,我试了绑两个折叠自行车,用专用绑带固定好,高速 120km/h 跑下来没晃动。周末露营带了帐篷、睡袋,绑在行李架上,后备箱还能装食材和婴儿车,不用像以前那样 “纠结带什么不带什么”。不过行李架没有锁止功能,要是放贵重物品,得加个防盗绳,避免被偷。
车尾贯穿式尾灯和前脸呼应,还支持 8 种场景灯语 —— 解锁时 “流水” 点亮,锁车时 “渐变” 熄灭,倒车时外侧灯珠会 “频闪” 提醒后车。有次在商场停车场倒车,后车司机后来跟我说 “看你尾灯闪,就知道你要倒,提前让了”,细节上的安全提示很贴心。
后保险杠下方有黑色护板,上次蹭到路沿石,护板刮花了,车漆没受损,不用花钱补漆,这点对新手很友好。
家用车的内饰,核心是 “摸着舒服、用着顺手”。捷途山海 L7 PLUS 的内饰没堆复杂设计,而是把 “软、顺、贴心” 落到了实处,这 8 天用下来,老人孩子都觉得适应。
1. 材质与触感:软质包裹占比高,不硌手
中控台、车门板都是软质搪塑包裹,摸起来不像硬塑料那样硌手,按压下去有轻微回弹,质感很好。座椅是仿皮材质,表面有纹理,夏天坐不粘后背,冬天也不会冰屁股 —— 我妈说 “比家里的布沙发还软一点”。
车内颜色搭配也不沉闷,不会像全黑内饰那样压抑。空调出风口是隐藏式的,风吹出来很均匀,不会直吹人,夏天开 25℃,后排也能很快凉快下来,不用调大风量吵人。有次娃在后排睡觉,我把风量调小,风还是能吹到全身,不会冻着也不会热着。
2. 屏幕与车机:双屏高清不反光,方言语音也能识别
15.6 英寸悬浮中控屏 + 10.25 英寸仪表盘,分辨率高,阳光直射时也没反光。车机系统是捷途 TOUR OS 3.0,实测同时打开导航、音乐、露营 APP,切换时没有卡顿,滑动屏幕的响应流程,不会 “慢半拍”。
语音控制很实用,带娃时腾不出手,说 “你好捷途,打开空调 24 度”“播放儿歌”,1 秒内就执行。我爸用方言说 “把窗户降下”,车机也能准确识别,不用切换普通话 —— 以前试的某款 SUV,老人说方言根本没反应,对比下来这点很实际。
不过有个小缺点:车机应用商店里的 APP 不多,只有导航、音乐、视频这些常用的,没有专门的露营攻略、儿童教育类软件,长途带娃只能提前下载好视频,希望后续 OTA 能加上。
对多娃家庭来说,空间不是 “越大越好”,而是 “够装、够灵活、够贴心”。捷途山海 L7 PLUS 的 90.8% 空间利用率,加上 32 种座椅组合,实际用下来,不管是带家人通勤,还是露营装装备,都没掉链子。
1. 七座实测:第三排短途能坐,放平变 “大床”
我家 6 口人(主驾 178cm、副驾 165cm、第二排 2 人 170cm、第三排 2 人 160cm)满座实测:
第二排:腿部余量 2 拳,可轻松翘二郎腿;第三排:腿部余量 2 指,160cm 乘客乘坐 1 小时无压力,若行驶超过 2 小时会出现 “腿部发麻”—— 建议长途行驶中途停靠服务区,让第三排乘客活动身体。座椅组合灵活性高:
日常通勤:开启 “大五座模式”,第三排放倒后后备箱容积达 650L,可容纳 2 个 28 寸行李箱 + 婴儿车;露营场景:第二、三排全放平,形成 2.1 米长、1.2 米宽的 “大床”,躺卧时腿部可完全伸直,舒适度远超帐篷。待优化点:第三排无座椅加热功能,冬季乘坐会比较凉,北方用户可能需额外加装坐垫;第二排座椅电动调节速度较慢,从最前调至最后需 10 秒,赶时间时略显拖沓。
2. 双冰箱体验:扶手箱冰可乐,后备箱存食材
双冰箱是该车核心亮点,露营场景实测实用性拉满:
扶手箱冰箱:容积 6.4L,放入 6 瓶 500ml 可乐,设定 5℃冰镇 2 小时后,可乐冰度充足;支持加热功能,冬季可将矿泉水加热至 45℃,避免喝凉水。后备箱智能冰柜:容积 20L,支持三温区独立控制。我左侧放 5℃保鲜草莓、中间放 - 18℃冻肉、右侧放 40℃热牛奶,4 小时后检查:草莓新鲜无坏、冻肉保持冻结状态、牛奶温度无明显下降 —— 露营时切水果、煮火锅无需担心食材变质,比传统保温箱更便捷。注意点:纯电模式下开启冰柜 4 小时,续航会减少 15km,长途行驶需提前规划补能时间,避免续航焦虑。
3. 储物空间:到处能放东西,不用 “堆后排”
车内储物点够多:门板储物盒能放两把雨伞 + 一件雨衣,比普通储物盒深 3cm,急刹车时东西不会掉出来;中控台下方的镂空能放手机 + 无线充电板(15W 功率,1 小时充 40%),不用再插数据线;后排座椅侧面有小储物袋,能放娃的绘本和玩具,坐车时不用一直抱在怀里。
后备箱露营时装了帐篷、折叠桌椅、食材箱,还有空余空间放娃的玩具箱。要是搬大件,把第三排放倒,装了个 1.2 米宽的小衣柜,还有空间放纸箱,实用性不输小型 MPV。但后备箱门槛有点高(50cm),我妈搬 20 斤的行李箱时,得费点劲才能抬上去,要是能再低 5cm 就更方便了。
选混动七座 SUV,核心是 “通勤用电省,长途用油不焦虑”。捷途山海 L7 PLUS 的 1.5T 混动系统 + 220km 纯电续航,实测下来,不管是日常通勤还是长途旅行,都没让人失望。
1. 动力体验:加速顺,高速够劲
核心参数:1.5T 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功率 115kW,扭矩 220N・m,热效率达 44.5%(热效率越高,相同油量发电越多,油耗越低);匹配无级电混 DHT 变速箱,换挡平顺无顿挫。市区驾驶:起步时电门响应迅速,无燃油车 “涡轮迟滞”,早高峰跟车时可快速衔接前车,无需频繁踩刹车补油。高速表现:80-120km/h 加速均匀,无 “突然窜动”,超车时信心充足;满载 6 人 + 2 个行李箱爬 15 度坡,深踩油门后动力即时响应,无 “踩油无反馈” 情况。不过急加速时(比如地板油),发动机转速会升到 4500 转以上,这时候能听到一点噪音,但不算刺耳,比一般燃油车急加速噪音 75 分贝低 3 分贝左右,正常聊天能盖住。
2. 续航与补能:纯电够通勤,混动跑长途
纯电续航:CLTC 官方纯电续航 220km,实测市区开 25℃空调 + 音乐,每日通勤 40km,5 天后剩余电量仍有 25km,实际纯电续航 215km,与官方数据基本一致,无虚标;日常通勤可实现 “一周一充”,无需频繁补能。混动续航:满油满电状态下,跑 “市区 + 高速” 混合路况(全程开空调 + 用冰柜),最终行驶 1680km 后补能,接近官方 1700km 续航,比多数混动 SUV(1200km 左右)多跑 400km 以上 —— 对比此前驾驶的燃油 SUV(一箱油最多 700km),长途无需频繁进服务区,大幅提升便利性。3. 快充速度:20 分钟补能,不耽误旅行
支持 75kW 直流快充,实测从 30% 充至 80% 仅需 20 分钟,补充 130km 续航,刚好匹配 “吃一顿饭” 的时间;家用 220V 充电桩从 0 充至满需 8 小时,适合夜间谷电时段充电(谷电 0.38 元 / 度,满电仅需 15 元,比加油成本低 80% 以上)。
注意点:高速 120km/h 巡航时,若同时开启空调与外放电(如给笔记本充电),纯电续航每小时会多消耗 5km,长途行驶需提前规划。
家用车的 “好开”,不只是动力够,还要辅助驾驶能减轻疲劳,悬挂能滤掉颠簸 —— 特别是带家人跑长途,驾驶员很容易累。捷途山海 L7 PLUS 的猎鹰 500 辅助系统和 CDC 电磁悬挂,实测下来很贴合家庭用户需求。
1. 高速 NOA:自动变道 + 跟车,180km 只接管 1 次
周末带家人去郊外,全程 180km 高速,开了高速 NOA 功能后,车机自动跟车、调整车速,遇到慢车会先打转向灯,观察侧后方来车(大概 1.5 秒判断时间),确认安全后再并线,不用手动干预。
全程只在过施工路段时接管了一次,其他时间都靠辅助驾驶,我不用一直紧绷着神经,脚也不用一直踩油门刹车,长途下来没那么累。
不过暴雨天的时候,摄像头会被雨水遮挡,辅助驾驶会提示 “功能受限”,这时候就得完全手动驾驶,建议雨天提前关了辅助功能,避免突然退出慌神。
2. 记忆泊车:固定车位自动停,新手也能会
我家小区和公司停车场的车位是固定的,录了两次泊车轨迹后,现在只要开进停车场,车机就会提示 “是否开启记忆泊车”。按确认后,车辆能自己找车位、打方向、停车,全程不用碰方向盘,停得比我自己还规整。
有次公司停车场车位被临时占用,系统会提示 “车位不可用,请重新选择”,我手动选了旁边的空位,系统又能自动泊入 —— 比有些品牌的记忆泊车 “认死车位” 灵活多了。不过老停车场(没有清晰车位线)就不太适合,上次去一个老商场,车位线模糊,系统找不到车位,最后还是手动停的。
3. 窄路辅助:过窄路不蹭,新手放心
小区门口有条窄路,只能过一辆车,开辅助驾驶的窄路辅助功能后,车机屏幕会显示车身两侧的距离,还会发出提示音,避免蹭到路边的护栏。有次对面来了辆电动车,系统提示 “注意会车”,同时轻微调整方向,顺利会车,不用我下车看距离 —— 对新手来说,这个功能太实用了。
不过即使辅助驾驶正常工作,也请保持驾驶姿势,避免分心操作,确保能随时接管车辆,守住安全防线。
“旅行小房车” 得够稳、够安全 —— 带着家人跑长途,要是悬挂颠、车身软,既不舒服也不放心。捷途山海 L7 PLUS 的 CDC 电磁悬挂和高强度车身,实测下来很让人安心。
1. CDC 电磁悬挂:过坎柔,土路稳
CDC 电磁悬挂可根据路况实时调整软硬,不同场景差异明显:
市区路段:过减速带时可过滤 80% 震动,孩子在后排玩玩具不会因颠簸掉落;通过小区 5cm 高水泥减速带(车速 30km/h)时,车身仅轻微晃动,无 “硬碰硬” 冲击感。非铺装路:周末露营走土路(多坑洼)时,悬挂自动变硬增加支撑,车身无明显左右晃动,后排乘客无晕车感;对比普通悬挂 SUV(过土路易颠得腰疼),山海 L7 PLUS 的稳定性可让孩子在后排安心睡觉。注意点:高速 120km/h 过弯时,需减速至 100km/h—— 七座 SUV 重心高于轿车,激烈驾驶非其强项,但作为家用旅行车,悬挂表现已足够优秀。
2. 安全配置:86% 高强度钢,气囊够多
车身结构:笼式车身设计,高强度钢占比 86%(含 21% 热成型钢),最高强度达 1500Mpa(1 平方厘米可承受 15 吨力),碰撞时能有效吸收、分散撞击力;对比此前测试的某款七座 SUV(高强度钢占比 75%),安全冗余更高。碰撞实测:封闭场地模拟碰撞显示,车身 A 柱、B 柱无明显变形,车门可正常开启,后排假人头部、胸部被气囊有效保护,无明显损伤。扭转刚度:车身扭转刚度 25000N・m/deg,比肩豪华品牌(扭转刚度越高,车身越稳定,过弯侧倾越小);实测连续弯道(车速 60km/h),车身侧倾轻微,后排乘客无晕车反馈。气囊配置:标配 6 个安全气囊(含前后排头部气帘),覆盖每一排乘客 —— 对比部分品牌七座 SUV(第三排无头部气帘),安全感更全面。没有完美的车,山海 L7 PLUS 的优缺点得说清楚,方便大家判断。
试了 7 天捷途山海 L7 PLUS,最直观的感受是 “它懂家庭用户的需求”—— 不用为空间挤、续航短、露营没地方存食材发愁,还能省下不少油费。13.99 万起的预售价,能拿到七座、双冰箱、CDC 悬挂,性价比确实高。
要是你正在找一款 “能日常通勤、能带娃出行、能露营旅行” 的七座 SUV,预算 15 万左右,建议去 4S 店试一次:让老人坐第三排感受空间,让娃体验下座椅舒适度,你自己开一圈试试辅助驾驶和悬挂,实车体验比看参数更直观。它可能不是最炫酷的,但是在 15 万级里,把 “家用需求” 做得很透彻的一款。
来源:元气的麻麻酱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