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可能会觉得奇怪,这帮人平时不都是变着法儿地挑刺、找茬吗?怎么这次跟集体“静音”了似的?这背后啊,不是他们转了性,也不是看不懂,恰恰相反,是他们看得太懂了,懂到后背发凉,开始不得不接受一个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现实:“中国第一”这事儿,可能要来真的了。
九三阅兵之后,大洋彼岸那帮往常最爱指手画脚的西方精英,这次出奇地安静,甚至可以说是冷静。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这帮人平时不都是变着法儿地挑刺、找茬吗?怎么这次跟集体“静音”了似的?这背后啊,不是他们转了性,也不是看不懂,恰恰相反,是他们看得太懂了,懂到后背发凉,开始不得不接受一个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现实:“中国第一”这事儿,可能要来真的了。
阅兵一结束,美国的权威国际政策期刊《外交政策》就火速上了一篇长文,标题起得相当直白——《中国军队如今已处于领先地位》(China's Military Is Now in the Lead)。
咱们得先搞明白,《外交政策》这本杂志在美国是个什么段位。它不是街头巷尾的八卦小报,而是华盛顿真正的“大脑”之一。它的读者群,是白宫的国安顾问、五角大楼穿军装的将军、国会山里的议员助理,还有那些在各种听证会上决定政策走向的智库专家。说白了,看这本杂志的人,就是定义美国怎么看世界、怎么跟中国打交道的那群人。
写这篇文章的老兄,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是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国际安全项目的主任,叫萨姆罗格文。这哥们儿常年研究亚太安全,看问题相当毒辣。他这篇文章,没带什么情绪,通篇都是冷静到骨子里的分析和数据。这恰恰说明,西方战略圈最严肃、最专业的那帮人,心态崩了,开始进行一场痛苦但必要的反思。
文章里,罗格文开门见山就说,别再抱着老黄历看中国了。过去总觉得中国是“模仿者”“山寨大王”,靠的是“偷”技术和国家补贴。但这次阅兵展示出来的东西,比如隐形的“忠诚僚机”无人机群、传说中的新型高超音速导弹、完全自主的无人潜航器、还有上舰的无人攻击机,这些玩意儿,可不是“偷”就能偷来的。
这背后,是中国在机器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太阳能、新能源车这些民用领域,已经从“跟跑”变成了“领跑”,然后把这种领先优势,系统性地“灌”进了军事领域。这是一种技术生态的整体胜利,是一场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有意思的是,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和现任国防部长,都被媒体曝出,在办公室里全程观看了这次阅兵的直播。这个动作本身,信号就拉满了。说明美国最高层,已经把这事儿当成头等大事来研究,不再是以前那种“不过是些花架子”的轻蔑态度。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让他们感到陌生的、充满技术自信的中国。
罗格文的文章里,最扎心的一段,是关于美国未来角色的分析。他引用了另一本顶级学术期刊《国际安全》的研究报告,里面用计算机兵棋推演,模拟了台海冲突的场景。
结果怎么样?推演显示,一旦开战,美军部署在亚洲的前沿空军力量,在第一个月内,就会损失高达45%。请注意,这还仅仅是中方陆基导弹的打击效果,还没算上来自海上和空中的协同攻击。
这个数字,对习惯了“零伤亡”战争的五角大楼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它冷冰冰地宣告了一个事实:美国在西太平洋维持了几十年的绝对军事优势,已经没了。
那怎么办?文章给美国指了两条路。
第一条,疯狂加码,往东亚再派更多的航母、飞机和部队,把军费提到一个天文数字。但这几乎不可能。一方面,美国国内经济债台高筑,哪来那么多钱?另一方面,亚洲的盟友们,比如日韩,嘴上喊得凶,但心里门儿清,真要把自己变成中美对抗的最前线,变成一片火海,他们一百个不愿意。
那就只剩第二条路了:战略收缩,改变角色。说白了,就是别再幻想当亚洲的“老大”和“主导者”了,老老实实退下来,当个“协调者”和“支持者”。让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这些盟友顶在前面,美国在后面提供技术、情报和核保护伞。
这话说得已经非常不客气了,等于是在公开修正“美国霸权不可挑战”这个立国信条。文章最后甚至撂下一句狠话:“军备竞赛现在将让北京更有优势,而不是华盛顿。”
为什么?因为现代战争打到最后,拼的不仅是几件高科技武器,更是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科研能力和战略耐力。在这方面,一个制造业持续空心化,连F-35的零部件都得依赖中国的美国,怎么跟一个拥有全球最完整工业门类、每年毕业数百万工程师的中国比消耗?
这就像两个武林高手对决,一个内力深厚,气息悠长;另一个招式华丽,但丹田亏空。打个一招半式可能还行,真要打上三天三夜,谁会先倒下,不言而喻。
这次阅兵之所以能带来这么大的震撼,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它所展示的系统性能力和战略意图。
你会发现,中国展示的新装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不是为了全球投送、去遥远的非洲或者中东打仗设计的。无论是航母的舰载机配置,还是那些专门用来反介入/区域拒止的导弹,所有设计的核心,都是为了解决家门口,也就是台海、南海这些核心利益问题。
这是一种极其务实和聪明的“精准威慑”战略。它不像美国那样,为了维持全球霸权,把战线拉得无限长,搞得自己疲于奔命。中国的战略目标非常清晰:我的核心利益你不能碰,在我家门口这一亩三分地,我必须有绝对的说了算的能力。
这种战略,既避免了过度扩张导致的国力透支,又有效地遏制了外部干涉的可能。它告诉世界:我不想当世界警察,也对你们家的事不感兴趣,但谁要是想在我家门口闹事,那就得掂量掂量后果
而西方的困境恰恰在于,它们的精英们,长期习惯了用“全球霸权”的思维框架去看待所有问题。他们很难理解,一个国家强大起来之后,为什么不寻求对外扩张,而是专注于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但现实是,时代变了。当中国能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规模,生产出与西方同样先进甚至更先进的装备时,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优势,就已经开始形成一种压倒性的态势。几年前的印巴空战,巴基斯坦空军用咱们的装备打出了漂亮的战绩,已经让世界初步看到了这种潜力。
来源:南海风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