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无界·融合发展:2025陕西科幻创作大会在西安成功举办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6 22:52 1

摘要:9月14日,以“科幻无界·融合发展”为主题的2025陕西科幻创作大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房喻,省科协党组书记李豫琦出席并颁发科幻创作导师聘书。省科协常务副主席李肇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任小龙出席并致辞。省科协党

9月14日,以“科幻无界·融合发展”为主题的2025陕西科幻创作大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房喻,省科协党组书记李豫琦出席并颁发科幻创作导师聘书。省科协常务副主席李肇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任小龙出席并致辞。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延潮,省科协二级巡视员王晓利、西安市政协副秘书长王小玲、西安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王宏联,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超侠、陆杨、宝树、刘芳芳、张军、小酷哥哥、盛飞鹤,哈尔滨市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副主任李德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社长高维岳、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亚强等参加会议。

活动中,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聘请少儿科幻联盟的两位创始人——知名科幻作家、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科幻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专委会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全民阅读推广人超侠和知名科幻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全国科普教育与创作标兵、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陆杨为“科幻创作导师”,并由房喻、李豫琦为他们颁发聘书。2025年陕西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获奖者科幻作家、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张军,学生代表孙熙子分别从成人创作与青少年视角分享了科幻创作的感悟与思考。

之后,超侠以“AI时代,科幻如何助力产业发展”为题,探讨了人工智能背景下科幻对科技、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推动作用。

陆杨则围绕“想象力与科幻创意”,结合自身创作实例阐释了科幻构思的来源与方法,激发了在场观众特别是青年学子的创作热情。

在圆桌论坛环节,知名科幻作家、资深主编、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科幻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刘芳芳担任主持人。中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主任王晋康,知名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宝树,以及超侠、陆杨、导演陈非等嘉宾,围绕“陕西传统文化与科幻想象的创新融合”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思想碰撞。嘉宾们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包括:“如何将周秦汉唐的文化底蕴与未来科技想象相结合”“怎样把上古人物及传说转化为科幻创作素材”“如何挖掘古代超越时代的精神文明”“哪些文化遗产具备影视开发的潜力”“如何为陕西的民俗与地理环境注入未来感”等议题,共同为陕西科幻创作的繁荣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提供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思路与方向。大家认为: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为科幻创作提供了独特的土壤和无穷的灵感。科幻作家应深入挖掘周秦汉唐等历史时期的文明内核,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科技想象有机融合,既增强作品的文化厚度,也拓宽叙事维度,使陕西在科幻创作领域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品牌影响力。

王晋康表示,科幻创作不仅要展望未来,更要回望历史。陕西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科研力量是科幻叙事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通过将上古神话、周礼秦制、汉风唐韵等元素与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科技主题相结合,既能够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表达方式,也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气派和陕西特色的科幻话语体系,推动科幻创作走向更深层次的文化自信与创新表达。

最后,刘芳芳总结,陕西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最主干、最核心的根脉和源头之一,它不仅塑造了早期中国的基因,也代表了古代中国最辉煌的黄金时代。她谈到,尽管目前已有不少作家和出版社围绕陕西历史文化进行创作,但题材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大套系和拳头产品。她希望以本次科幻创作大会为契机,汇聚更多科幻作家,共同创作一批根植于陕西文化的大系列科幻作品,以此彰显三秦大地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

下午青年科幻创作分论坛上,宝树、刘芳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李玲玲分别进行了趣味性科普科幻讲座。

宝树以”奇点前夜”为主题,探讨了在人工智能等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科幻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模糊与交融。他从科技、文学、哲学多角度出发,分析了奇点临近对人类社会、文化创作及个体认知的冲击,并思考了科幻在新时代的定位与价值,呼吁以开放、协作的态度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刘芳芳以“科普科幻创作及现状”为主题,聚焦少儿科普科幻市场的发展与挑战,她以实际案例分析了当前科普科幻图书的市场地位,以及原创与编写型作品的区别,详细讲解了科普故事、科学童话、科普散文、科普剧本、科幻小说、科普绘本、科学家精神故事、主题性科普文学等创作形式,并强调故事性与趣味性在科普创作中的重要性,指出科普原创作家稀缺,希望加强兼具科学与文学性的优质内容创作。

李玲玲则通过《人工智能通识》一书,普及了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工智能创新人才。

本次陕西科幻创作大会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指导,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办,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承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协办,全国少儿科幻联盟、西安市作家协会、江苏省科普作协科幻专委会、重庆科普作协科幻专委会、哈尔滨科普作协科幻专委会、星球猫(陕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机构提供支持。大会通过获奖作者分享、科幻大咖讲座、科幻大咖圆桌论坛及青年科幻创作分论坛、科幻影视产业发展分论坛等活动,搭建了科幻领域多方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了科幻与影视、出版、科技等领域的跨界合作,为营造良好的科幻文化氛围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幻创作大会还举行了“科幻影视产业发展”分论坛,并为电影《绿佑》开拍举行启动仪式。

科幻作家,科技工作者,影视界、出版界嘉宾,省科普作协会员,科幻创作爱好者、大学生等400余人参加活动。

撰文:陕西省科普作协科幻专委会

来源:南都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