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农村随处可见的萤火虫,如今竟是保护动物,很多人根本没见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0 16:32 1

摘要:在我家,晚上吃完饭后,只要天气不冷,家里人都会聚集在院子里聊天。我穿着单薄的单衣,感叹夏天就要到了。看着路边昏暗的灯光,我又鬼使神差的补充了一句:”好像很多年没见过夏天的萤火虫了。“

信息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环球网,BugGuide,Beetles In The Bush,Firefly。

上周末我回老家了。

在我家,晚上吃完饭后,只要天气不冷,家里人都会聚集在院子里聊天。我穿着单薄的单衣,感叹夏天就要到了。看着路边昏暗的灯光,我又鬼使神差的补充了一句:”好像很多年没见过夏天的萤火虫了。“

这时候我的小侄子随意回应道:”我也只在书上看过萤火虫。“

听他这么说,我愣住了。时间突然回溯到了小学时期的我,得是2004后了,当时的我赤脚站在屋后的沙堆上,看着千万盏流动的灯火从田间升起,然后找准机会抓上几只塞到矿泉水瓶中,跟姐姐感叹萤火虫的味道真的好像牛嚼烂又吐出来的青草汁。

这样的场景,究竟已经多少年未见了?似乎从我高中开始就没见过了,也许是我没在意,也许是萤火虫真的藏起来了。

突然听到小侄子的回应,我意识到:那些闪烁的精灵,可能真的要消失在时光深处了。

萤火虫的种类真的非常多,它们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最喜欢的还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世界已知的共有2400多种,分属于11个亚科144属。

萤火虫们虽然外形有差异,但都恪守着一些原则,比如雄性的体长一般在1~3厘米,会飞,第6及第7腹节有两节发光器;有的雌性萤火虫品种可达7~8厘米,不会飞,第6腹节有一节发光器。

而我国拥有128种萤火虫,没想到吧?小时候看到的萤火虫根本不会去分辨种类,反正就是臭臭的,会发光的飞虫。这么多品种的萤火虫其实通过其发光的形式也能分辨品种,只是我们普通人显然没必要知道这么多。举例说明,黄缘萤会以每秒2次的频率闪烁,像莫尔斯电码般发出"亮-暗-亮"的信号;雷氏萤则偏爱持续发光,在空中划出飘逸的光带。

这些独特的”光语言“是为了让在地面蛰伏的雌性萤火虫能够识别同类,雌性通过相同的发光模式寻找雄性,这样才能正常对接。各种品种的萤火虫族群的基因才不会污染,维持了萤火虫的多样性。

它们的发光器是自然界最精妙的”生物光“设备,由数千个发光细胞组成的发光层,覆盖着反光晶体构成的反射层,最外层则是半透明的角质层"灯罩"。当荧光素酶催化荧光素与氧气反应,产生的光子经过多层结构折射放大,最终形成人类肉眼可见的冷光。

通过调控发光细胞内的镁离子浓度,有的萤火虫发出来的光甚至不是萤绿色的,而是黄绿、橙红甚至是蓝紫色。

甚至有些品种的萤火虫从卵开始就能发出微弱的光芒了,这么做看起来很显眼,实际上是在警告猎食者,因为有些萤火虫不光是其本身,它们的卵也是有毒的。它们拥有一种叫作lucibufagins的毒素,尽管其实它们毒性很低,但是这种毒素会散发出奇怪的味道,猎食者一般闻了就没啥食欲了。

孵化出来的萤火虫幼虫需要经历6次的蜕皮才能化蛹,化蛹成虫后却只有7~15的寿命,在此期间大部分萤火虫会直接停止进食,抓紧时间寻找伴侣,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然后欣然死去。

这种"向死而生"的生命轮回,让它们的微光更显悲壮。

绝对不是我老家的情况特殊,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好多年没见过萤火虫了,而且大家可能都没意识到。萤火虫的总体数量快速下降了,以至于这种童年时期漫山遍野的物种居然开始有部分品种被列为了保护动物。

尽管萤火虫品种很多,但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只收录了134种萤火虫。而就这些些品种,就有3种是极危(CR)、10种是濒危(EN)、6种是易危(VU)、2种是近危(NT)、43种是低危(LC),另外还有70种数据缺乏(DD)。

而在我国,有11种萤火虫被被列入“三有名录”后,受到法律保护,禁止滥捕和售卖。分别是三叶虫萤、红胸黑翅萤、付氏萤、条背萤、黄宽缘萤、穹宇萤、黄缘萤、雷氏萤、米埔萤、胸窗萤、红胸水萤。

要说国内的萤火虫完全绝迹了,那也是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总数肯定是减少,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情况?

尽管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愈发受到限制了,但这些化学物质的使用使得一些污染物渗入了土壤和水源,不是停止使用就能马上缓解的。很多昆虫,包括萤火虫正是因为水源被农业面源污染侵蚀后数量快速下降。

农药和化肥的滥用正在摧毁萤火虫的生存根基。幼虫赖以生存的蜗牛、蚯蚓在化学药剂中成片死亡,成虫需要的洁净水源被农业面源污染侵蚀。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是禁止农药的使用了,这个举措使得保护区内的萤火虫密度上升,证明农药确实对其影响巨大。

光污染对萤火虫来说也许更致命。上面我们说过,不同的萤火虫的光信号是不同的,为的是区分不同品种的萤火虫。而城市扩张后,就算是晚上也到处都是灯光,而且颜色各异,闪烁方式五花八门。这些灯光影响了萤火虫的求偶活动,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路灯周围路灯周围100米内的萤火虫的求偶成功率下降93%!

老生常谈的栖息地碎片化自然也有影响,这使得萤火虫各种活动都需要跨越更远的距离,有时候它们短暂的生命就此被消耗掉了,却还是没见到合适的配偶。萤火虫的栖息地不能没有水源,很多自然水源被人类社会的扩建取缔后,萤火虫自然就消失。它们倒不是完全没了,只是躲到了更合适的区域。

商业的捕捉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虽然萤火虫寿命不长,但是一些景区贩卖的萤火虫依然很有销路,有些公司会大量捕捉萤火虫用于造景的元素。

总结

萤火虫并非国家保护动物,但确实是三有保护动物,说它们都已经濒临灭绝肯定是有点夸张了,但它们数量的明显减少又是事实。

也许一段时间后,部分萤火虫真的会成为国家级的保护动物,希望这样的情况不要出现。

来源: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