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改编自著名作家赵德发的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的电视剧《生万物》在央视热播,让作家赵德发及其作品备受关注。《缱绻与决绝》是赵德发先生的成名作,曾斩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入围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是其代表作“农村三步曲”(《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之
——读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有感
近日,改编自著名作家赵德发的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的电视剧《生万物》在央视热播,让作家赵德发及其作品备受关注。《缱绻与决绝》是赵德发先生的成名作,曾斩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入围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是其代表作“农村三步曲”(《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之一。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赵德发先生应邀到东港区检察院分享读书创作经验
赵德发作为日照著名作家,原籍莒南,一直甚是仰慕。说起赵德发的《缱绻与决绝》,早在二十几年前就听说了,当时只是觉得篇名好拗口,但一直没有认真看过。直至今年4月份,我赶在邀请赵德发先生来院分享交流前夕,才匆忙之间快速阅读一遍,没有细细品味。《生万物》电视剧播出后,在观剧的同时再次品读原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浓厚的鲁南乡土气息、熟悉的风俗习惯、真实的人物形象、接地气的群众语言,是《缱绻与决绝》小说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几千年来,土地就是中国农民的命根子,土地几乎就是农民生活的全部。《缱绻与决绝》中各类人物围绕着土地产生的一系列爱恨情仇,就是一部近代中国农村的土地变迁史。作品时间跨度大,直面农村社会现实,从民国初年,历经抗日战争、解放前后的土地改革,直至改革开放以后的土地联产承包、大包干、土地流转,以鲁南沂蒙山区天牛庙村近百年来土地变迁为背景,全方位展现了农民求生存、求发展的艰难历程。
天牛庙村首富宁学祥爱财如命,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不断扩充着自己的土地,即使亲生女儿绣绣被“马子”(土匪)绑票索要巨额赎金,也舍不得卖地救女,竟让次女苏苏代姐嫁与地主子弟费文典。绣绣从山上土匪窝里逃回后,出于无奈嫁给了家中尚有十几亩土地、毕生费尽心机与精力经营自家土地的残疾农民封大脚。宁守祥在解放前的土改运动中包办抵制拒不交出土地,大儿子宁可金对参与土改的革命干部群众大开杀戒。
建国前后,天牛庙村在封铁头等翻身农民干部的带领下,经历了土地收归集体所有、成立合作社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八十年代后,新一代青年村干部封合作等人推动土地流转改革、建立开发区,充分并利用“铁牛”资源招商引资,有收获也有波折……一代代天牛庙农民将生命、爱情、希望系于这片洒满血汗的土地,他们在一次次的社会变革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与收获,让身下的这片土地变得格外厚重与丰饶。
电视剧《生万物》虽然改编于《缱绻与决绝》,但是可能是出于迎合现代人的思维认同等缘故,一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了根本性的变动。电视剧主要取材于抗战之前十几年间天牛庙村的历史变迁,突出刻画了宁绣绣、封大脚等人物正面形象。原著更接近于历史现实,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感悟近代中国农民、农村的历史变迁。
来源:文化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