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反腐风暴:8个月辞退74人,46人移交司法,联席CEO“零容忍”态度彰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6 21:06 1

摘要:安踏集团2025年聚焦高风险领域推进反腐治理,通过内部审计、监察等措施,累计辞退74名员工,46人(内部21人、外部25人)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移交司法,包括1名总裁级高管、14名总监级人员及4名经理级人员。

安踏集团2025年聚焦高风险领域推进反腐治理,通过内部审计、监察等措施,累计辞退74名员工,46人(内部21人、外部25人)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移交司法,包括1名总裁级高管、14名总监级人员及4名经理级人员。

安踏高压反腐

9月16日,据廉洁安踏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安踏集团聚焦高风险领域推进反腐专项治理,通过内部审计、监察、稽核等多重举措严厉打击贪腐行为。

集团设立“职业追溯机制”,任何员工在任职期间的职务犯罪行为,不受在职状态和时间限制,一经发现必将依法追究责任,让腐败行为无处立足。

截至2025年8月,因严重舞弊触犯集团红线被辞退的员工74人;涉嫌违法犯罪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内外部人员46人(内部21人,外部25人),其中包含总裁级1人,总监级14人、经理级4人;追诉离职人员3人(因在职期间职务犯罪);违反诚信廉洁责任条款的舞弊供应商及合作伙伴45家,查处案件涉及违法犯罪金额约3千万元。

文章称,安踏集团与“阳光诚信联盟”“企业反舞弊联盟”及晋江市民营企业诚正守护协会深度合作,共建跨行业涉腐“黑名单”共享平台,联合实施行业通报、永不录用、终止合同或拒绝合作等惩戒措施。2025年2月,安踏集团公布首批永不合作主体清单,有10家违规供应商被列入对外公布名单。

半年报营收增长23.46%,库存天数增加

近年来,安踏体育的品牌版图持续扩大。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完成对凯胜体育的收购,同步组建联合管理团队,正制定新的3-5年品牌复兴计划,围绕凯胜核心价值重塑品牌定位及产品体系;此外,与韩国时尚集团MZ合作成立投资合资公司,其中安踏持股40%、MZ持股60%,业务运营由安踏主导,计划推动MZ旗下品牌集合店在中国市场的落地与发展。

过去十年,安踏通过收购与合资逐步构建起多品牌矩阵,目前旗下已拥有多个品牌,包括安踏(ANTA)、斐乐(FILA)、迪桑特(DESCENTE)、可隆(KOLON SPORT)、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狼爪(JACK WOLFSKIN)等;其中,亚玛芬体育旗下关联的运动品牌包括始祖鸟(Arc'teryx)、威尔胜(Wilson)、萨洛蒙(Salomon)、阿托米克(Atomic)等。

安踏集团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4.3%至385.4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加14.5%至70.31亿元。其中,FILA斐乐品牌收入同比上涨8.6%至141.8亿元,包括迪桑特、可隆等在内的“所有其他品牌”业务板块录得收入同比大涨61.1%至74.1亿元。

安踏集团旗下控股公司亚玛芬体育财报显示,上半年营收达到27.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4.57亿元),同比上涨23.46%;净收益1.61亿美元(约11.57亿元人民币);亚太和大中华区分别录得42%与45%的高增长,远超欧美市场。

截至9月16日收盘,安踏体育报收96.3港元/股,上涨2.56%,总市值2703亿港元。亚玛芬体育市值约206.5亿美元。

不过,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对安踏的扩张节奏提出警示:“安踏通过持续收购扩大品牌矩阵,业绩保持增长,整体方向无明显问题,但当前更需放缓扩张步伐。从库存周转天数上升可以看出,安踏在商品周转、产品研发、销售能力等层面已出现一定问题,现金利用率有所降低。”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安踏体育平均存货周转天数由2024年上半年的114天上升至136天,增加22天。安踏方面对此解释称,周转天数上升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存货较上年同期自然增加,二是期内业务收购带来的短期整合效应;同时强调当前流转比率仍处于行业健康水平。

安踏继续“一打三”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不断复苏,国产运动品牌也迎来了“又一春”。

对比安踏与李宁、特步、361度的上半年业绩报告,安踏营收领先,特步净利润增长最快。总体看,安踏营收规模超过了李宁、特步与361度三家企业的总和。

具体看,李宁上半年实现收入148.2亿元,同比上升3.3%。特步上半年实现收入68.4亿元,同比增长7.1%。361度集团收入增长11%至57.05亿元。

盈利端的表现更显分化,安踏归母净利润为70.31亿元,几乎等于其余三家总和的两倍。特步的净利润实现了21.5%的增长,达到9.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增速在四家公司中位居首位。361度净利润增长8.6%至8.6亿元。李宁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1%至17.4亿元。

对于特步业绩超预期,招银国际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首先,不再将K-Swiss和Palladium的亏损计入;其次,其他收入超出预期;最后,Saucony索康尼品牌的运营杠杆效应表现突出。

从业务构成看,四大头部公司几乎同步按下加速键,但侧重点明显不同。

安踏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李宁则加大顶级专业运动资源的战略性投入,强化品牌专业运动形象,押注奥运周期,科技研发投入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李宁的研发投入增长8.7%,高于营收增速。跑步、篮球、综训三大运动品类零售流水的占比达到67%。

特步则持续在跑步垂直赛道上发力,以高端跑鞋品牌索康尼为代表的专业运动分部收入增长32.5%至7.85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11.5%。特步主品牌收入增加4.5%至60.53亿元。

361度以“专业化、年轻化、国际化”为方向,上半年儿童业务与电商业务快速增长。其中,361度儿童业务营收为12.61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22.1%,同比增长11.4%。电商业务呈现45%的爆发式增长。

国产运动“四巨头”大比拼,压力隐现

不过各家公司在巩固自身差异化竞争优势这一“长板”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暴露了一些压力。

由于收购JACK WOLFSKIN业务等因素,安踏的平均存货周转日数从114天增加至136天,库存压力隐现。此外,由于毛利率相对较低的电商业务和鞋类产品贡献的增加,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了0.7个百分点,至63.4%。

李宁上半年经营现金净流入24.1亿元,现金循环周期为31天,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不过在业绩说明会上,李宁联席CEO钱炜直言:“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线下客流的同比减少,这带来了一些生意流水上的压力和挑战。”

此外,服装业务作为李宁的第二大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51.9亿元,同比下降3%。

特步的主品牌收入增速放缓至4.5%,低于去年同期的6.6%。特步在财报中明确将索康尼定位为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从上半年表现来看,索康尼虽然跑出32%的高增速,但营收体量不足集团总营收的12%,显然尚未撑起“第二增长曲线”。

来源:经理人杂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