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负责招待的尼姑逸云主动解释说,这个庙起初是为了招待上山烧香的官宦士绅,陪他们喝酒聊天,后来光是喝酒陪聊还不算完,很多权贵要求过夜,还要求尼姑陪宿,因此寺庙看到了提供其他服务带来的收益。
1935年,一则旧新闻震撼全网,标题是《尼姑出租代人生子》,这也揭开了流传百年的五岳之首——泰山尼姑的风流韵事。
清朝末年有一本小说叫《老残游记续》,老残几个人到泰山上游玩,发生了令人神往的一幕。
途经斗母宫的尼姑庵,恰逢天色较晚,几个人想进去讨个斋饭,进客堂才发现别有洞天。
虽然在山上,但是这里不仅装潢精美,还有雅座包厢,尼姑还能下厨做荤菜。
几个人走进一间闺房,门口写着“靓妆艳比莲花色,云慕香生贝叶经”,充满了香艳的韵味。
负责招待的尼姑逸云主动解释说,这个庙起初是为了招待上山烧香的官宦士绅,陪他们喝酒聊天,后来光是喝酒陪聊还不算完,很多权贵要求过夜,还要求尼姑陪宿,因此寺庙看到了提供其他服务带来的收益。
这位叫靓云的小尼姑年方十五岁,被泰安县大老爷的少爷看中且经常被要求陪睡,忌惮于官宦的威风,靓云只得半推半就,把酒言欢。
因此虽然斗母宫里的尼姑虽然名义上是尼姑,但做的是皮肉生意,是佛门兴盛所催生的另一种意义上的情色。
有意思的是,斗母宫这个宫殿的意思是,北斗七星的母亲,称为斗母元君,是道教中无比尊贵的神,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供奉真神的寺庙,居然被当成了风月经营地。
后来徐珂创作的《清稗类钞》,也记述了泰山尼姑的事迹:泰山尼姑,从同治帝和光绪帝开始出名,到泰山游玩的人非常喜欢,下山的时候必定要去斗母宫,这种行为叫开荤,游客到了这里以后,有山珍海味进行招待,起初先由年龄大的尼姑招待,等到喝酒兴起的时候,让年轻妙龄的尼姑进来侍奉,也可以选择一个陪宿。
讲的可以说是非常直白,因此后来京城的达官贵人都刻意游玩泰山,就为了体验泰山尼姑的风韵。
“可择一以下塌”,讲得够直白了。
因此很多人盛赞说,“泰山的尼姑,不仅京泸名娼不及远甚,就是天南地北,也找不到第二处”。
其实泰山尼姑之所以出名,无非是其制服的诱惑、宗教禁忌突破之下的刺激,加上财力的加持,明清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寺庙为了香火钱让和尚协助求子的女性生育子嗣,从而名声大噪赚取香火钱。
归根结底,是民众愚昧无知为不法之徒借助宗教敛财提供了便利而已,释永信的事迹十几年前就已经广泛传播,且去少林寺旅游,导游也会适当讲起。
因此释永信只是做了大多数普通人想做的事情而已,只是他有足够的财力,觉得少林寺过度商业化的本质,仍然是民众用自己的愚昧和无知在主动买单。
来源:历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