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狱回归第一年,常州前首富交出“首份成绩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6 20:10 2

摘要:王振华入狱五年,是房地产风云变幻的五年。这五年内,其子王晓松力挽狂澜,在房企一片萧条之时保住了新城控股。而在狱中的王振华,则屡次对新城控股的母公司新城发展进行增持。

近日,新城控股发布半年报,这是其创始人王振华出狱回归第一年的业绩单。

王振华入狱五年,是房地产风云变幻的五年。这五年内,其子王晓松力挽狂澜,在房企一片萧条之时保住了新城控股。而在狱中的王振华,则屡次对新城控股的母公司新城发展进行增持。

作为仅存没有爆雷的新城控股。今年上半年,新城控股实现营业收入22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11%;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2.86亿元,同比下滑86.3%。

营收双双下跌,王振华这份成绩单并不如人意。

据公开报道,王振华出狱后已经介入公司管理。有新城系内部员工表示,随着王振华的回归,公司在营销策略、财务管理等方面或将迎来新的调整与变化。

商业独木难支,偿债压力逼近临界点

新城控股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核心经营数据全面下滑,盈利能力急剧萎缩,叠加巨额偿债压力,种种迹象都表明,危机正在悄然逼近这家曾经的龙头地产企业。

从财务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4.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5亿元,同比下降32.11%;更为严峻的是,经营性净现金流仅为2.86亿元,同比暴跌86.3%。三大核心指标全线告负,且无一回升,反映出企业造血能力严重削弱。

具体到业务板块,住宅开发几乎“躺平”。上半年,公司开发结算收入仅151.68亿元,同比锐减44.94%。合同销售金额方面,上半年为103.3亿元,同比下降56.15%;1-7月累计也仅有119.9亿元,同比减少约56%。这意味着7月单月销售额仅为16.6亿元,不足巅峰时期(2018年月均约184亿元)的十分之一。新城控股长期以来依赖的“住宅+商业”双轮驱动模式,如今已名存实亡。

今年上半年,新城控股的商业运营总收入达69.44亿元,同比增长11.8%;物业出租及管理业务毛利45.73亿元,占总毛利比重提升至77.06%。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141个城市布局205座吾悦广场,其中174座已开业或委托管理,开业面积达1608.14万平方米,出租率高达97.81%。客流总量和总销售额分别达9.5亿人次和超515亿元,同比均增长16%以上。这组数据成为财报中少有的亮色。

但光鲜背后隐藏着巨大风险——资产抵押几近极限。在总计1215亿元的投资性房地产中,已有1065亿元用于抵押融资,剩余未抵押资产仅150亿元。按50%抵押率估算,未来最多仅能新增融资75亿元,空间极为有限。

与此同时,新城控股面临严峻的短期偿债压力。截至6月末,公司有息负债达523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债务为135.5亿元。而账面货币资金仅92亿元,其中32亿元为受限资金,实际可用现金仅60亿元,存在75.5亿元的资金缺口。这一缺口恰与剩余可抵押融资额相当,意味着若动用全部抵押潜力,方能勉强覆盖短期债务,但也彻底丧失后续融资腾挪空间。

更沉重的是利息负担。以平均负债成本5.55%计算,全年利息支出约29亿元,超过上半年净利润(8.95亿元)三倍之多,持续侵蚀本已萎缩的利润。

新城控股虽凭借商业运营暂稳阵脚,但住宅主业长期停滞、土储老化、销售断崖式下滑,使其整体抗风险能力极低。

王振华回归后,似乎并未扭转新城控股的颓势。在资产抵押见顶、现金流紧张、偿债高峰将至的多重夹击下,这家昔日的地产巨头能否再次“躲过一劫”?

狱中5年,地产变天

1962年3月18日,王振华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王野鸡村。王振华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早年王振华家里经济状况很一般,王振华的好几个哥哥都早早辍学。

1980年,高中毕业后,王振华考入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学习机械工程。1983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武进第一棉纺厂工作。据悉,王振华还是武进第一棉纺厂车间副主任时,就已经开始了白天上班、晚上创业的生活。靠着自己开的一家织布厂,王振华几年下来积攒了200 多万元。

不久,他就从国企辞职,并关掉织布厂,全身心投入到另一个更赚钱的行业——房地产。31岁时,王振华和另外4个创业伙伴,筹资创办武进新城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新城控股前身),他担任董事长。

1998年,新城控股进军常州市区。2009年,新城总部从常州搬到上海,并开启了业绩“狂飙”模式。

2012年,新城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王振华身家暴涨,凭借240亿财富成为当时的常州首富。

2017年,新城控股全年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年报显示为1264.72亿元),2018年,达到2210.98亿元,位列全国第八。2019年前5个月,新城控股累计合约销售额928亿元,同比增长38%。

之后,便发生了王振华事件,他身上的丑闻成了当年新城控股乃至整个房地产行业的“黑天鹅”事件。

王振华于2019年7月2日被采取强制措施,当时他作为新城控股实际控制人控制着新城控股67.17%的股权。2019年7月6日,王振华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在近3个交易日内合计蒸发市值逾400亿人民币。其子王振华紧急接手公司的运营。

王振华曾在38家公司中拥有实控权,涉及房地产、投资咨询、理财、保险、文化影视、银行、金融、科技、机器等多个领域。目前存续的仍有19家,人们比较熟悉的是做房地产开发的新城控股和新城发展,以及主营物业的新城悦服务。

随着上市公司股价缩水,王振华的家族财富也大幅“打折”。

在近5年的各类富豪榜上,王振华父子的最高财富值曾达到430亿元,名列该榜单的第357位;但到了2024年,王振华财富缩水为72亿元,位列胡润研究院《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058位。

然而,财富、资产大跳水,似乎某种程度上救了王振华,也救了新城控股。

众所周知,这五年来,房地产行业急转直下,多家房企出现债务违约,甚至公司破产。据不完全统计,光2023年一年,百强房企中就有42家爆雷,曾经的头部房企恒大更是负债超万亿元。

而新城控股恰恰由于王振华入狱,没有在大多数房企扩张的时间段进行大幅拿地,缩减了手中的资产,十分巧合地“躲过一劫”。

“救火”的二代,“不爆雷”的新城控股

新城控股如今实控人为王振华,董事长则为其子王晓松。

王晓松生于1987年12月,2009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一毕业他便进入新城控股工作,在常州公司工程部担任土建工程师。2018年,王晓松担任新城控股总裁。2019年,他便成为了新城控股的董事长。

顺风顺水的履历、董事长之子、有意栽培的二代接班人……年轻的王晓松身上背负着很多“责任”与“光环”。然而,从“突发性”接任开始,王晓松一次又一次成为了新城控股的“救火队长”。

王晓松掌权的五年,也正是中国房地产腥风血雨的几年,但新城控股不仅在寒风中坚持着,甚至还完成了千亿规模的指标,他究竟做了些什么?

2019年的新城控股,以“黑马”之姿杀出房企重围,将行业排名从上一年的二十多名,打到百强房企中的第8名。由于王振华事件的影响,新城控股的形象、市值、声誉、融资渠道等曾受到毁灭性的重创。出事前,新城控股上半年拿地600多亿元,而出事后只拿地44亿元。

王晓松就是此时接班新城控股的,非典型性的接班让他一上任就需要带着新城控股“自救”。比如迅速与王振华切割、出售资产降负债、放缓拿地降规模等等。稳住现金流的新城控股在2019年实现主要指标双位数拔高,度过了至暗时刻。

在2021—2022年,王晓松进行了至少五次组织结构调整,意在精简部门、控制成本。2021年年末,新城控股跨入“绿档”房企行列。其中,公司实现净负债率48.12%,剔除预收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9.95%,现金短债比为1.07。这一年,新城控股营收同比增长15.6%,股价飞涨。

王振华出狱前,新城控股在王晓松的带领下,经营性现金流连续6年为正。

去年,王晓松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新城控股公开市场“爆雷”不太可能发生,将集中精力偿还信用债。对于规模收缩,王晓松坦言,“没必要补足规模”,但也表示希望利用在建项目和代建业务保留团队,等待开发业务的机会。

在今年5月召开的新城控股股东大会上,王晓松也坦言“新城控股目前是比较安全的企业”,并透露已经为未来的发展提前铺一些路。

苏商会:《复出就拿高管“开刀”!营收、净利双降,王振华父子俩未来谁掌权?》

重磅头条: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苏商讲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商会活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集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书记面对面:/ / / / / / / / / /

产城融合1+1: / / / / / / / / / / / /

来源:苏商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