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2棵,1960年在荒废的别墅中找到,嫁接后年产值81亿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6 20:29 1

摘要:经过无数次尝试,他们总算把树枝成功地嫁接在了新的树上,结出果子之后,他们吃惊地发现这些果子竟然没有核!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1960年的一天,广东省负责水果资源普查的工作人员来到了一处废弃破败的别墅外。

他们吃惊地发现别墅里面长着2棵果树,看上去似乎很不一样。

于是他们就保留了一些标本带回去给专家鉴定。

鉴定结果出来以后大家都吃了一惊,因为这2棵果树竟然是广东省的稀有水果!

于是有关部门安排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还采集了一些树枝进行嫁接。

经过无数次尝试,他们总算把树枝成功地嫁接在了新的树上,结出果子之后,他们吃惊地发现这些果子竟然没有核!

看样子这两棵树还不是单纯的广东特色果树,它还是经过培育的无核果树。

从那以后,随着政府的推广,农户们逐渐开始尝试种植这种无核水果,很快便发展到了几万亩。

如今,单单是广东郁南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19.7万亩那么多,年产值也达到了81个亿。

那么这2棵果树究竟是什么样的果树呢?

«——【·偶然得来的果树·】——»

1932年的岭南盛夏,一位叫做曾乃桢的男子回到故乡,在自家的地上建了一栋别墅。

别墅建好之后,曾乃桢就弄了一些树种在院子里面,其中就有这两棵树。

种下这2棵树之后它们就没了动静,但是曾乃桢发现这两棵树不同寻常,因为它们的叶子更厚一些,摸上去还很粗糙,和一般的果树不大一样。

就这样一直到了第五年的时间,这2棵树总算是结出了果子,曾乃桢一看,这果子可是大了一圈,而且还没有核!

就这样,一家人和果树相处了一段时间,后面因为搬迁最终离开了,2棵果树被遗忘在了荒废的别墅里面。

直到1960被普查人员发现,这两棵树才“重见天日”。

如今,曾乃桢的后辈在打理这个废旧的别墅,别墅里面差不多种着约1亩的无核黄皮果树,每年还会有游客过来参观。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果树这么珍贵呢?

«——【·珍贵的果树·】——»

这种果树叫做郁南无核黄皮,作为黄皮属中的珍稀品种,它在外形上与普通黄皮有着明显的区别。

成年的郁南无核黄皮树呈半开张的圆头形,树冠舒展,层次分明,给人一种端庄大气的感觉。

枝条粗壮,一年生枝条呈青绿色,表面有细密的绒毛,随着树龄增长,枝条逐渐变为褐色,绒毛也会慢慢脱落。​

郁南无核黄皮的花期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小花呈白色,花蕊淡黄色,伸出花瓣之外,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吸引蜜蜂、蝴蝶等昆虫前来传粉。

与普通黄皮相比,郁南无核黄皮的花量更大,坐果率更高,一般可达 30%-40%。​

果实是郁南无核黄皮最具特色的部分,成熟期在每年的7-8月。

果实呈椭圆形或近圆形,单果重8-10克,最大可达12克,比普通黄皮果大2-3克。

果皮薄而有韧性,成熟前呈青绿色,成熟后变为金黄色,表面光滑,有光泽,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蜡质层,既能保护果实,又能增加美观度。

果肉呈半透明状,乳白色或淡黄色,质地细嫩,多汁,酸甜适中,风味浓郁,带有独特的果香。

最令人惊叹的是,果实内无核或仅有极细小的退化种子,无核率高达 ,吃起来非常方便。​

郁南无核黄皮是典型的亚热带果树,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形成了适应岭南气候环境的独特生活习性。​

在岭南地区,郁南无核黄皮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带,这些地方冬季气温较高,能满足其生长需求。

郁南无核黄皮属于喜光树种,充足的光照能促进光合作用,增加养分积累,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在生长过程中,每天需要至少6小时的光照时间,如果种植在光照不足的地方(如高大树木遮挡、山谷低洼处),会导致枝条徒长、开花少、坐果率低、果实含糖量下降。

郁南无核黄皮喜湿润的环境,在生长季节(春、夏、秋),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尤其是在花期和果实发育期,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 60%-70%。

如果水分不足,会导致花期缩短、落花落果严重、果实变小,如果水分过多,会导致土壤透气性差,根系缺氧腐烂,引发病害。

郁南无核黄皮属于多年生常绿果树,生长周期长,寿命可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从嫁接苗定植到开始结果,一般需要3-4年时间,5-6年进入盛产期,盛产期可持续20-30年。

郁南无核黄皮原产于广东省郁南县建城镇,最初仅存两株母树,经过多年的繁殖和推广,其分布范围逐渐扩大,但总体仍较为稀缺。

目前郁南县是郁南无核黄皮的核心产区,尤其是建城镇、都城镇、平台镇等乡镇,这里的土壤、气候条件最适宜无核黄皮生长,种植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其中,建城镇作为原产地,拥有世界黄皮公园、无核黄皮母树园等标志性产地,是郁南无核黄皮的地理标志核心区。​

但是郁南无核黄皮对气候条件要求较高,耐寒性较弱,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范围有限。

除了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外,在福建、海南、云南等省份的南部地区也有少量引种种植,但多以试验性种植为主,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

在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气温较低,无法露地种植,仅在温室大棚中有少量栽培,主要用于科研和观赏。​

如今,曾乃桢的侄孙曾树深已经60岁了,但他依然每天都会来到干园,照料那两棵无核黄皮母树。

“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守护着它们,把祖父的精神和无核黄皮文化传承下去。”

曾树深的坚守,不仅守护了家族的记忆,也为郁南无核黄皮产业的发展注入了精神动力。​

参考:

商丘广播电视台官方账号《仅存2株母树!1960年在广东被发现,如今为当地成就百亿产业》2025

南方都市报《来郁南过黄皮节!从两株母树到万亩果园,甜了90年的传奇》2025-7-25

来源:牧子说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