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综合判断病情,再针对性用药,这一原则至今仍是中医临床的核心指导思想,对中医发展影响深远。
一、古代医学人物与典故
1、“医圣”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因其在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上的卓越贡献,被后世尊称为 “医圣”。
他编撰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著作,系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医学经验,确立了 “辨证论治” 的诊疗原则
即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综合判断病情,再针对性用药,这一原则至今仍是中医临床的核心指导思想,对中医发展影响深远。
2、“脉学之宗” 扁鹊与四诊法: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被后人尊为 “脉学之宗”,
其最大贡献是发明了中医 “四诊法”,即 “望(观察患者神色、形态)、闻(听声音、嗅气味)、问(询问病情、病史)、切(触摸脉象)”。
这一诊疗方法通过多维度收集患者信息,实现对病情的精准判断,打破了当时仅依赖 “切脉” 的单一诊断模式,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3、“杏林” 典故与医家董奉:人们常用 “杏林春暖”“杏林满园”“誉满杏林” 赞扬医生的医术与医德,这一典故源于三国时期的医家董奉。
据记载,董奉治病从不收取诊金,仅要求治愈的患者在其宅旁种植杏树:重病愈者种五株,轻病愈者种一株。
数年之后,杏树成林,董奉又将杏子售卖所得用于救济贫民。“杏林” 由此成为医学界的代称,象征着医者的仁心与奉献精神。
二、生物常识:角蛋白的特性与分布
4、角蛋白的本质与细胞来源:角蛋白是一种结构稳定的硬蛋白,具有高强度、耐摩擦的特性,其来源特殊
由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胚层分化而来的细胞合成(外胚层是胚胎早期的三个胚层之一,主要分化为皮肤、毛发、指甲等组织)。
这种蛋白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二硫键,使其具备良好的机械稳定性,能适应保护组织的功能需求。
5、角蛋白的分布范围:角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是构成体表保护结构的核心成分,常见于:
动物的鳞片(如鱼鳞、蛇鳞)、毛发(如羊毛、人类头发)、羽毛(鸟类)、蹄(如牛蹄、马蹄) 等,起到防水、耐磨、保温的作用;
在人体中,角蛋白主要分布在皮肤的表皮层(尤其是表皮最外层的角质层),以及毛发、指甲、趾甲等部位。
表皮层的角蛋白能阻挡外界细菌、水分入侵,保护皮下组织,是人体皮肤屏障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法律常识:婚姻家庭中的离婚限制
6、男方离婚请求的特殊限制:为保护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的权益,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这一规定的核心是考虑到女性在孕期、产后及终止妊娠后,身体与心理均处于脆弱状态,需要更多保护与照顾,避免因离婚纠纷加重身心负担。
但需注意两种例外情况:一是女方主动提出离婚(尊重女方的自主意愿);
二是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如女方存在严重危害男方生命安全或其他重大过错,需结合具体案情判断),确保法律规定的灵活性与公正性。
四、地理常识:时区、日期与地球外观
7、全球时区划分: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度地区的日出、日落时间存在差异,为统一时间标准,
全球共划分为24 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即 0° 经线为基准,每 15° 经度为一个时区,对应 1 小时时差)。
每个时区均有自己的 “时区时间”,如我国统一使用的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以东经 120° 的地方时为标准);
美国则因地域广阔,同时使用多个时区时间(如东部时间、中部时间等)。
8、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日期差异: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 180° 经线分布,为避免穿过陆地,部分路段有所弯曲)是划分 “今天” 与 “明天” 的界线,其核心规则是:
线的西边(东十二区)比东边(西十二区)早一天。例如,当东十二区为 6 月 1 日时,西十二区仍为 5 月 31 日;
若从西十二区向东跨越此线,日期需加一天;从东十二区向西跨越,日期需减一天,这一规则确保了全球日期的有序衔接。
9、地球呈蓝色的原因:从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来看,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核心原因是地球表面约 71% 的区域被水覆盖(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其中海洋占比超过 97%)。
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海洋中的水分子会反射太阳光中的蓝色光(蓝色光波长较短,易被散射),而陆地与云层反射的其他颜色光占比相对较低,因此从太空视角看,地球整体呈现出蓝色。
五、人文常识:诗句与历史典故
10、诗句中的自然与人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并非描写春天的梨花,而是以比喻手法描绘北方冬季的雪景
一夜大雪过后,树枝上覆盖的白雪如同盛开的梨花,生动展现了边塞雪景的壮阔与洁白。
11、“云想衣裳花想容”: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三首之一,是李白为赞美杨贵妃而作。
诗句以 “云” 联想到杨贵妃的衣裳,以 “花” 联想到她的容貌,用浪漫的想象突出杨贵妃的美艳,成为描写美人的经典名句(创作背景是李白受唐玄宗之邀,为杨贵妃赏花场景题诗)。
12、“四大美女” 的典故与时代背景:我国古代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各有对应的经典典故,且与特定时代紧密关联:
“沉鱼”:对应西施,讲的是春秋时期西施在溪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因惊叹其美貌而沉入水底的故事;
“落雁”:对应王昭君,讲的是西汉时期王昭君出塞和亲,途中大雁因欣赏其容貌而忘记飞翔,跌落地下的故事;
“闭月”:对应貂蝉,讲的是三国时期貂蝉拜月时,月亮因自愧不如而躲入云层的故事。貂蝉也是 “王允巧施连环计” 的核心人物 —— 王允利用貂蝉离间董卓与吕布,最终铲除董卓,助力东汉朝廷暂时稳定;
“羞花”:对应杨玉环(杨贵妃),讲的是唐代杨贵妃赏花时,花朵因自惭形秽而闭合的故事。杨贵妃生活的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审美崇尚 “以肥为美”(这里的 “肥” 指体态丰腴、健康匀称,而非肥胖),这一审美倾向与唐代经济繁荣、社会自信的氛围密切相关。
来源:珍珠棉之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