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双版纳融媒”推出的《清风播客》栏目,通过演绎、朗诵廉政广播文学作品的方式,给大家带来一股清廉、清正的“清明之风”。本期播客梁旭,为大家带来的散文《冲刺的脚步》,希望大家喜欢!
“西双版纳融媒”推出的《清风播客》栏目,通过演绎、朗诵廉政广播文学作品的方式,给大家带来一股清廉、清正的“清明之风”。本期播客梁旭,为大家带来的散文《冲刺的脚步》,希望大家喜欢!
《冲刺的脚步》
作者: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岩温扁
夜已经很深,窗外的槟榔树叶沙沙作响,台灯的光晕在书页上投下一圈温暖的光,笼罩着她单薄的背影。女儿伏案写作业的背影,让我恍惚看见二十多年前的自己。
那时的我,也像她这般年纪。记得初一入学那年,我从遥远的村寨被录取到城里的一所中学。小地方学子中,我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幸运者,但来到新学校以后才发现我的成绩是年级垫底的。来到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听着同学们不一样的交谈口音,我一度十分沮丧,甚至产生过逃学回家的念头。直到那个深秋的夜晚,竹楼的篱笆外,大雨瓢泼,一阵接一阵地从后山顶飘来,敲打在黑褐色的瓦片上。我无意间看见父亲和母亲在竹楼下打理着刚从田里挑回来的稻谷。昏黄的灯光下,他们的白发格外刺眼,手上的老茧在寒风中泛着青紫。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读书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弱鸟先飞,先行一步,我开始与时间赛跑。清晨六点,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云层,我已经在操场跑道上背诵英语单词;晚饭后,当同学们忙着出门逛街,我已经抱着语文课本、历史书等一堆资料温习当天所学知识点;晚上十一点,当整栋宿舍楼都陷入沉睡时,我拿着手电筒,演算数学题……记得有一次,我发着高烧仍坚持去上课,结果在课堂上晕倒。醒来时,看见班主任焦急的脸,我却只惦记着落下的课程。
冲刺的日子里,我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课间十分钟,我用来整理错题;午休时间,我躲在图书馆角落刷题;就连吃饭时,也要默背几个公式。不怕你太优秀,只怕你偷偷在努力。渐渐地,我的成绩开始攀升,初一期中考冲到了班级前五名,再到期末考试时,居然成了令老师和同学没想到的“一匹黑马”,我的总成绩排在全年级第一名。从此城里的同学对我刮目相看,为我的漫漫求学之路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稀记得,每当寒风散去,校门口那棵攀枝花擎着火把,迎风摇曳,将天空烧得炽烈。夕阳西下,晚霞落在了校园的草坪上,仿佛青绿画布上泼洒着斑驳。青春就像一支离弦的箭,既然选择了远方,何不奋力一搏?
台灯下,女儿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似懂非懂的光芒。我轻轻抚摸她的头发,仿佛触摸到了时光的温度。这个学期以来,女儿像变了个人似的。以前总是赖床的她,现在天不亮就起床;从前放学回家要先刷手机,现在书包一放就钻进房间学习。书桌上贴满了便利贴,密密麻麻地记着单词和公式,有时还会拿着老师批过的试卷,一题一题地跟我探讨、争论。看着女儿倔强的背影,我的眼眶湿润了。她不因为一时答错题而泄气,而是对自己更有信心了。
记得有一次月考后,女儿拿着成绩单,眼圈红红的。数学只考了70多分,这对一向追求上进的她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那天晚上,我听见她躲在被窝里偷偷啜泣。第二天一早,她就叫我带她去书店买了好几本习题集,还主动要求报了周末的补习班。
“爸爸,我想考重点高中。”那天吃晚饭时,女儿突然说。我愣了一下,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心里既欣慰又心疼。重点高中,竞争异常激烈。我知道,这个目标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从那以后,女儿的学习更加努力了。台灯常常亮到深夜,我劝她早点休息,她总是说:“爸爸,我再做两道题就睡。”有时我半夜起来,还能看见她房间透出的光亮。
这个曾经爱撒娇和任性的小女孩,不知不觉间已经长大了。她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能冲刺的时候,就不要选择慢跑。即使前路荆棘密布,也要勇敢地向前奔跑。
有人说,慢跑也能到达终点,何必非要冲刺?可我觉得:青春就该燃烧,生命就该绽放。就像春天的花朵,既然要开,就要开得绚烂;就像夏日的骄阳,既然要照,就要照得热烈。
清晨的江边步道,露水未干。周末,我习惯性地慢跑着,看那些冲刺的身影从我身边掠过,带起一阵风。他们的脚步砸在跑道上,咚咚作响,这是生命最澎湃的声响。
漫步在江边,澜沧江畔旅居的人群,练太极拳、跳健身操、吹拉弹唱等健身康养各种活动此起彼伏,让边陲小城充满了朝气、活力和人气。看到那些日复一日坚持锻炼健身的老年人,不由得让人生出莫名的感动。对于他们来说,生命的严冬已经降临,谁跑得过时间,谁就会赢得春天里那美丽的花朵和灿烂的阳光。
窗外的槟榔树叶依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或是在为这个追梦的少女鼓掌。我想,只要有信心,向光而行,收获的永远是一份阳光般的灿烂和希望。
本期播客:
西双版纳州融媒体中心听觉创作部主持人
梁旭
编辑:官倩楠
审核:黄燕
来源:西双版纳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