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1点,结构工程师小张还在电脑前翻规范——上次因为没查到最新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图纸被审图中心打回,这次他不敢大意,可翻了3本规范、查了5个网页,还是没找到想要的条款。旁边的 CAD 图里,刚画了一半的框架柱还等着他算配筋,计算器敲得手指发酸,屏幕上的公
凌晨1点,结构工程师小张还在电脑前翻规范——上次因为没查到最新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图纸被审图中心打回,这次他不敢大意,可翻了3本规范、查了5个网页,还是没找到想要的条款。旁边的 CAD 图里,刚画了一半的框架柱还等着他算配筋,计算器敲得手指发酸,屏幕上的公式像团乱麻……
这是不是你最熟悉的“工程师深夜日常”?查规范像大海捞针、计算量让人崩溃、画图改图无限循环,这些痛点,其实早该被解决了。
直到我遇到「良策金宝AI」——一款用工程大模型赋能的AI工具,把工程师从“重复劳动”里拽了出来。
标准规范查询:再也不用翻破3本规范
小张的崩溃,一半来自“找规范”。比如想查“风荷载计算的基本风压取值”,以前要翻《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的第8章;如果涉及抗震,又得切换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来回切换像走迷宫。
现在用良策金宝AI的「规范智能查询」,只要输入“2023版风荷载基本风压取值”,1秒就能得到规范条款。
AI工程计算器:复杂计算只需1步
工程计算是工程师的“必修课”,不仅要记参数,背公式,有的还要算荷载组合,稍微错一个数就得重算。
良策金宝AI的「AI工程计算器」,把这些复杂计算变成了“填空题”:输入关键参数,点击“计算”,立刻得到计算结果+公式推导。
小张用它做工程概算,以前要花2小时,现在只要15分钟,而且结果和手工算的一模一样——“相当于给大脑装了个‘计算加速器’,再也不用怕算错了。”
AI画CAD图:从“画图工”变“设计员”
画图是工程师的“体力活”,尤其是画CAD的时候,重复的线条、标注、图层设置,能把人逼疯。小张上次画一套平面图,光是调整间距就改了5遍,画了3天,最后还是因为“图层混乱”被施工图审查机构打回。
良策金宝AI的「AI画CAD图」,彻底改变了这种状态:只需上传航拍图或设计图,自定义标注,1分钟就能生成符合规范的CAD初稿——图层、标注、线型都按行业标准设置好。
小张用它画过一套光伏组件布置图,以前要花5天,现在不要1天,剩下的时间他可以用来优化设计方案——“以前我是‘画图的’,现在我是‘做设计的’,这才是工程师该干的事。”
写在最后:
工程师的工作,不该是“翻规范的机器”“计算的工具”“画图的体力劳动者”。良策金宝AI用工程大模型赋能,把这些重复、低效、容易出错的工作交给AI,让工程师回到“设计”本身——这才是对工程师工作流的“重新定义”。
如果你也遇到过“查规范麻烦”“计算量大”“画图累”的问题,不妨试试良策金宝AI,它可能会让你发现:原来工程师的工作,可以这么轻松。
来源:良策金宝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