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生活中开始享受到该技术所带来的全新体验,但伴随而来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其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给网络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
主持人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生活中开始享受到该技术所带来的全新体验,但伴随而来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其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给网络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
对此,政法机关依法履职,持续深挖彻查
人工智能
犯罪,不断扩大办案成果,努力提升打击治理质效,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今天,我们就来聚焦人工智能犯罪,详细了解犯罪分子究竟将技术手段非法运用在了哪些方面。
普法小姐姐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普法小姐姐。
人工智能犯罪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电信诈骗犯罪团伙能够通过AI技术“换脸”“变声”,甚至是“动态换脸”,大大提高了犯罪活动的危害性,还产生了新型的违法行为,如使用AI“绘画”技术生成的绘画作品,可能会对他人著作权造成侵犯。
展开剩余64%主持人
AI使用手法的多种多样,不仅在违法犯罪方面对我们的社会秩序造成极大影响,还违背了公序良俗,为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困扰。
普法小姐姐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向市人民法院就一起敲诈勒索、诈骗案件提起公诉。据悉,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境内团伙通过虚拟定位、AI技术合成照片等方式,在交友软件上将自己包装成在国外的中国女留学生,随后以谈恋爱等名义,向在国外的留学生索取钱财。目前已查实该团伙敲诈勒索、诈骗50余人,涉案金额达100余万元。
主持人
随着AI技术的快速迭代,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也层出不穷。
普法小姐姐
今年4月,朱女士到当地派出所报案,称有人登录某政务APP,擅自下载了朱女士公司的电子营业执照。接警后,当地公安机关迅速展开侦查,很快确认曾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据了解,曾某某通过此类手段共制作动态人脸1000多个,获利9万多元。目前,曾某某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办理中。
主持人
由于AI技术标准化程度低、可定制性强、应用场景广泛,导致AI犯罪不断衍生升级,如不及时进行打击治理,会给网络安全,甚至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普法小姐姐
为应对这类挑战,政法机关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击AI犯罪,维护AI技术良好的发展环境,避免其在应用过程中引发失序和失范。
202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明确对“利用‘深度合成’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布违法信息”的情形予以从重处罚。
主持人
不法分子滥用人工智能技术,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的同时,也触犯了相关法律。而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的新应用、新业态,公安机关也将坚守价值引领与技术“纠错”并行,保护人工智能技术在健康发展的同时,防范、打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侵犯公民权利、危害公共安全的新型案件。我们普通民众也应该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全力保障网络空间的安全。
来源:
山西共青团发布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