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荣格分析心理学,提出了“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不是个体的后天习得,而是人类乃至生物界从远古传承至今的共同经验与记忆,如同一条流淌在血脉中的精神河流。
文 | 长安原创
心理学巨匠荣格,是弗洛伊德的学生,然而,荣格和弗洛伊德,由于学术理念不合,两人分道扬镳,最后闹得特不愉快!
心理学,我们可能未曾意识,但它真切发生着。荣格对人性探求的深刻,仿佛扒拉开灵魂般。
荣格分析心理学,提出了“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不是个体的后天习得,而是人类乃至生物界从远古传承至今的共同经验与记忆,如同一条流淌在血脉中的精神河流。
就如,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神话,几乎都有大洪水的传说,这并非巧合,而是集体潜意识中对远古灾难的共同记忆在人类精神世界的投射。
荣格在《红书》中不断探索自我与潜意识的对话,逐渐发现人类潜意识里存在着一些共通的形象,它们有着固定的特质,如同精神世界的“通用符号”。
英雄、导师、骗徒、小丑、阴影、魔鬼……这些原型在不同文化的神话、传说中反复出现,只是换了不同的名字与外衣。
希腊神话中的赫拉克勒斯、中国神话中的大禹,他们都是“英雄”原型的化身,承载着人类对勇气、正义与超越的向往。
美国学者,约瑟夫·坎贝尔深受荣格理论的启发,尤其是《红书》中对原型互动的深刻洞察,让他开始广泛研究全球神话。
《哈利·波特》中,哈利对抗伏地魔;《魔戒》中,弗罗多摧毁魔戒的冒险,还是金庸笔下杨过、郭靖的成长之路,哪怕创作者未曾接触过荣格与坎贝尔的理论,都在无意识中沿用了这一结构。
荣格心理学魅力,像一面镜子,照出人类潜意识深处真相。
“英雄之旅”包含十二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与我们的人生轨迹完美契合。
第一阶段是“普通世界”,那是我们冒险开始前的日常。可能是高中时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也可能是毕业后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平淡却安稳。
如同《红书》中荣格所描述的“意识的日常疆域”,我们在此处感到熟悉与安全。
第二阶段“冒险的召唤”总会不期而至。它或许是被动的,比如升学压力、求职需求;或许是主动的,是内心对一成不变生活的厌倦,渴望寻找新的可能。
《红书》中,荣格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欲,这股召唤推动着我们走出熟悉的疆域。
第三阶段“拒绝召唤”是人之常情。面对未知,恐惧总会先一步浮现,我们习惯了现有的舒适圈,哪怕它并不完美。
《红书》中,也曾经历过对潜意识探索的犹豫,而心理学中的“永恒少年”“彼得潘综合症”,正是这种拒绝成长、抗拒改变的典型表现。
第四阶段“遇见导师”是转折的开始。导师可能是现实中的老师、职场前辈,也可能是《红书》中荣格笔下那些引导他探索潜意识的精神象征。
求职时,帮我们修改简历、传授面试技巧的职前导师,初入大学时带我们熟悉环境的学长学姐,都在扮演着“导师”原型的角色。
第五阶段“跨越第一道门槛”,是真正踏入冒险世界的标志。
在故事里,可能是跨越城门时遇到的阻碍;在现实中,或许是求职时的简历投递与面试。只有克服这道障碍,我们才能进入全新的人生阶段。
第六阶段“测试、盟友、敌人”,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进入新环境后,我们会遇到伙伴、对手,有人真心相助,有人暗中较劲,还有人亦敌亦友。
像极了《红书》中,荣格与潜意识里不同原型的互动,有冲突也有合作,而这些复杂的关系,正是构成我们人生故事的重要部分。
第七阶段“通往最深的洞穴”,意味着我们对新环境有了深入的了解,开始直面此次冒险的核心挑战。
工作中,熟悉了所有业务流程后,准备攻克最难的项目;在学习中掌握了基础知识后,直面最复杂的课题。
第八阶段“考验”,是人生中的关键节点。高考、考研、转正考核、项目上线……这些时刻如同命运的试炼,决定着我们能否进入下一段旅程。
第九阶段“奖励”,是对努力的回馈。可能是成功后的喜悦,也可能是失败后的意外收获,无论结果如何,这段经历都会成为我们成长的养分。
第十阶段“回头路”,是对过往的回望。当我们暂时回到熟悉的生活,回望走过的路,会对自己的选择与成长有更清晰的认知。
第十一阶段“复活”,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死而复生,而是身份与心态的蜕变。
就像保研成功后,虽然身处同一个校园,但我们已从学生转变为准研究生,拥有了新的身份与责任,这正是《红书》中荣格所说的“精神的重生”。
第十二阶段“带着灵药归来”,这里的“灵药”是我们在冒险中收获的成果。可能是爱情、金钱、学位,也可能是更成熟的心态、更丰富的经验。
而我们的人生,正是由无数个这样的“英雄之旅”交织而成,在不同领域,我们正处于不同的阶段,不断循环,不断成长。
这十二个阶段,不仅是故事的模板,更是我们人生的缩影。
难怪我们会对遵循“英雄之旅”创作的故事情有独钟,因为它们精准地击中了我们的潜意识,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人生,舒缓情绪,点燃对未来的希望。
从“英雄之旅”回归到生活,我们能获得诸多深刻的启示。要倾听心灵的召唤,那是集体潜意识在指引我们走向更圆满的人生;要留意身边的“导师”,他们可能是同龄人,也可能是素不相识的“贵人”,为我们的成长助力;
虽然“英雄之旅”,看似是固定的轨迹,但每个阶段的选择都掌握在我们手中,变数之中,藏着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要清晰判断自己所处的人生节点,直面挑战,不让生命停滞;更要享受每个阶段的过程,奋斗的时光、跨越障碍的瞬间,都比最终的“灵药”更有意义。
荣格《红书》写:“你的任务不是去寻找爱,而是寻找并发现你已在内心构筑起来的反抗爱的障碍。”
“英雄之旅”也是如此,它不是让我们被动遵循命运的脚本,而是让我们在了解潜意识的力量后,主动突破障碍,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最后,推荐荣格花费十余年时间,创作的精神日记《红书》,里面充满了他对潜意识、原型、集体潜意识的深度思考,还有大量充满象征意义的绘画与文字。#图文带货训练营#
通过《红书》,我们能更直观地感受荣格心理学的魅力,读懂自己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找到人生成长的方向。
评分9.3,扒拉灵魂!荣格:不要对任何人抱有道德洁癖的期望,每个灵魂都半人半鬼,凑近谁也没法看……
评分9.3!荣格:不对任何人抱精神洁癖期望,每个灵魂都半人半鬼
来源:长安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