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育栋梁·师者耀星河——记唐河县文峰高级中学余婉婉老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6 15:15 1

摘要:自投身高中地理教学事业八载以来,余婉婉老师始终将“以生为本,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深植于心、践之于行。她深知地理学科不仅是知识的集合,更是连接生活与世界的桥梁,因此在教学中不断突破传统模式,打造兼具趣味性与探究性的课堂,同时以细腻的关怀守护学生成长,用专业与热爱

扎根地理教育

以爱育人,以智启慧

——记唐河县文峰高级中学余婉婉老师

自投身高中地理教学事业八载以来,余婉婉老师始终将“以生为本,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深植于心、践之于行。她深知地理学科不仅是知识的集合,更是连接生活与世界的桥梁,因此在教学中不断突破传统模式,打造兼具趣味性与探究性的课堂,同时以细腻的关怀守护学生成长,用专业与热爱在地理教育领域书写着动人篇章。

一、创新课堂教学,让地理知识“活”起来

地理学科涵盖天地万物,但若仅靠课本讲解,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抽象。余老师深谙此理,她围绕“探究式教学”核心,将多媒体技术、生活场景与学科知识深度融合,设计出一系列让学生“动起来、悟进去”的教学环节。

在课堂不同阶段,她总能用巧妙的方式抓住学生注意力。讲解《地球的运动》这一难点章节时,她没有直接罗列知识点,而是先播放精心制作的3D动画——画面中,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迹清晰可见,地轴倾斜角度直观呈现,随着动画推进,昼夜交替的过程、不同纬度地区四季变化的差异生动展现。动画播放结束后,她抛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家乡夏季白天长、冬季白天短?赤道地区却全年昼夜平分?”带着疑问,学生们迅速进入思考状态,后续的知识点讲解也变得水到渠成。

为了让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余老师还设计了多种角色扮演活动。在《城市化》一课中,她让学生分组扮演“城市规划师”,给出地区某片区的地形图、人口数据,要求各组规划出商业区、住宅区、绿化带的位置,并说明设计理由。有的小组考虑到交通便利性,将商业区布局在主干道附近;有的小组则注重生态保护,在住宅区周边规划了大面积绿化带。展示方案时,各组激烈辩论,余老师适时引导,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理解城市规划背后的地理原理。

这样的课堂深受学生喜爱,曾经有学生在周记中写道:“以前觉得地理就是背地图、记气候,余老师的课让我发现,地理藏在每天的天气预报里,藏在城市的街道规划中,原来学习地理可以这么有趣!”

二、关爱学生成长,做温暖的“引路人”

在余老师眼中,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用爱心与耐心陪伴学生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她习惯在课后留在教室,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困惑与心理状态,用细致的关怀温暖每一位学生。

有一位学生曾因家庭变故变得沉默寡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地理成绩从班级中游跌至倒数。余老师发现后,没有简单地批评说教,而是在一次课后轻轻拉住学生,轻声说:“老师发现你最近状态不太好,要是有什么烦心事,愿意和我说说吗?”起初那位同学不愿开口,余老师没有强求,只是在之后的日子里,经常在她的作业批语中写下鼓励的话:“这道题的思路很清晰,继续加油!”“今天课堂上你回答的问题很有见地,老师看到了你的努力。”

慢慢的,学生开始主动找余老师聊天,倾诉内心的焦虑。余老师耐心倾听,帮她分析:“家庭的事情或许会让你暂时难过,但这并不是你的错,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用优异的成绩让家人放心。”同时,余老师还根据她的学习情况,帮她制定了个性化的复习计划,每天利用晚自习前20分钟,帮她梳理课堂上没听懂的知识点,教她如何绘制地理思维导图来记忆知识点。在余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这位学生逐渐走出阴霾,学习状态越来越好,高考时地理成绩取得了优异成绩,顺利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对于班级里学习困难的学生,余老师同样不放弃。曾有学生地理基础薄弱,尤其对“大气环流”“洋流分布”等抽象知识点理解困难。余老师了解到他喜欢画画,便建议他用画图的方式学习:“你可以把大气环流的过程画成漫画,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气流方向;记洋流分布时,把各大洋的洋流想象成‘河流’,画出它们的流动路线。”学生尝试后发现,这种方式比死记硬背有效得多,逐渐找到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成绩也稳步提升。

学生们常说:“余老师就像我们的大姐姐,不仅教会我们地理知识,更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深耕教研之路,在探索中追求卓越

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余老师从未停止提升自我的脚步。她深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教学。因此,她积极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主动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在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在比赛中锤炼教学技能。

每次学校组织优质课比赛,余老师都会认真准备,从教学设计到课件制作,从课堂互动环节到板书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打磨。在一次以“农业地域类型”为主题的公开课中,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提前收集了世界各地农业生产的视频资料,制作了包含气候数据、地形特征、农业生产方式的对比表格,还准备了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实物样本。课堂上,她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分析数据、观看视频,自主总结出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这堂课因设计新颖、互动性强,得到了组内老师的一致好评。

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与突出的教学成绩,余老师多次荣获学校“优秀教师”“学科先进教师”称号,所带班级的地理平均分连续多年在年级名列前茅,多名学生在学业水平考试中获得A等级。此外,她还因亲和力强、关爱学生,连续三年被评为“校园最美教师”,每次评选都能收获学生的大量投票。

结语: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影响心灵的过程。”这是余婉婉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八年地理教学工作的真实写照。未来,她将继续带着对地理教育的热爱,带着对学生的关怀,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细节,让地理课堂成为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让教育的温暖照亮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之路。

来源:雪晴教育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