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看到吴江市连鑫纺织有限公司破产的消息,这家工厂干了14年,最后因为还不上206.8万元的债,直接关门大吉了。说起来,这事儿不是个例,纺织行业这些年日子不好过,尤其是小厂子,外部压力大,内部问题也多。
最近看到吴江市连鑫纺织有限公司破产的消息,这家工厂干了14年,最后因为还不上206.8万元的债,直接关门大吉了。说起来,这事儿不是个例,纺织行业这些年日子不好过,尤其是小厂子,外部压力大,内部问题也多。
先说说这家公司吧。吴江市连鑫纺织有限公司是2011年注册的,地址在吴江区平望镇双浜村,主要做纺织品制造和销售。注册资本不算多,就那么点,属于典型的中小纺织企业。成立的时候,纺织业在苏州地区还挺红火的,吴江那边工厂林立,靠着化纤织物和针纺织品出口挣钱。公司运营了14年,中间肯定经历过起伏,但具体数据没多少公开的。反正从法院文件看,到破产时,资产就剩一辆小汽车,还找不着下落了。负债总共206.8万元,包括供应商欠款、员工工资啥的。这数字听着不大,但对小厂来说,就是天大的事儿,资金链一断,啥都玩不转。
破产过程是这样的:2025年2月13日,陈小芳作为债权人,向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申请了这家公司的破产清算。法院当天就裁定受理了,还指定江苏苏明律师事务所当管理人。管理人接手后,开始清点资产、核实债务。文件显示,公司资产少得可怜,远不够抵债。接着,3月26日是债权申报截止日期,债权人得赶紧提交材料。整个过程拖到8月2日,法院正式宣告公司破产,因为资不抵债。8月29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了公告,这就意味着公司彻底退出市场了。从受理到宣告,用了半年多时间,这在破产案里不算慢,但对工人和债权人来说,每一天都煎熬。
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得从纺织行业的整体情况说起。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冲突多,关税壁垒又起,这些都直接砸到纺织出口头上。吴江那边,本来靠出口欧洲和美国的订单活得不错,但近几年,订单下滑厉害。加上产业转移,很多产能跑到东南亚去了,那边劳动力便宜,成本低。中国纺织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的,技术不强,产品同质化,很难拼得过。国内市场也变了,疫情后大家消费习惯改了,买衣服更挑剔,通胀还让购买力掉。电商和直播带货起来,传统工厂订单被抢走不少。产能利用率低,利润薄如纸片。
再说公司自身的问题。很多小纺织厂都这样,停留在中低端,没核心技术,没品牌优势。连鑫纺织估计也是,产品没啥亮点,客户不稳。资金管理不善,回款慢,成本涨,这些问题积累起来,就成了压垮的稻草。法院文件里提了,公司失去偿债能力,资产覆盖不了债务。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早几年市场好时,可能还能凑合,但一遇风浪,就翻船了。行业分析说,类似企业破产潮在苏州地区不是新鲜事儿,吴江区法院今年就处理了不少纺织相关的案子,比如苏州霖镀纺织有限公司啥的,虽然不是同一家,但趋势一样。
对行业的影响挺大的。小厂倒闭,岗位没了,工人得另谋出路。纺织业从业者多是本地人或周边流动工,失业后,转行难。整个供应链也受冲击,供应商拿不到钱,可能会连锁反应。政府和法院在推破产重整,但对这种资不抵债的,往往直接清算。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数据显示,今年破产案子不少,重整的少,清算的多。这说明,很多企业救不回来了。企业主得学着点,早点转型,搞技术创新,或者上电商平台卖货。别老盯着传统订单,那路越走越窄。
来源:顾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