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9日,天津八里台处于三面夹击之中,清末名将聂士成穿戴整齐,横刀立马站在八里台桥头。八国联军开始攻击了,聂士成冒着枪林弹雨,身先士卒,奋勇还击。他的双腿中弹,战马被打死,仍然坚持战斗,后来腹部中弹,肠子往外流,他就用衣服捆住腹部,继续指挥战斗,直到头部中弹,
7月9日,天津八里台处于三面夹击之中,清末名将聂士成穿戴整齐,横刀立马站在八里台桥头。八国联军开始攻击了,聂士成冒着枪林弹雨,身先士卒,奋勇还击。他的双腿中弹,战马被打死,仍然坚持战斗,后来腹部中弹,肠子往外流,他就用衣服捆住腹部,继续指挥战斗,直到头部中弹,才轰然倒地。这是八国联军进攻天津时的场景。
聂士成,安徽合肥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其母不是一般人,聪明有远见,擅长武术,七十岁时仍能练武。聂士成读书不多,受母亲影响,酷爱武术,其身体强壮,当地人都说他是“虎头燕额”。不仅如此,聂士成还是清末难得的名将:
聂士成
其一:凭军功晋升,有硬本事。聂士成长大后,投身袁甲三部,后改隶淮军,先后随刘铭传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因为有勇有谋,战功卓著,先后由副将、总兵升至提督。他参加过中法战争、援助朝鲜战争,以功晋升直隶提督。《马关条约》签订后,聂士成部回国,驻守芦台,所部后隶属于荣禄,称“武卫前军”。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天津,聂士成和奉命守卫天津。
其二:能著书立说,有宽眼界。在清末将领中,能打仗的有不少,例如冯子材、刘永福、刘铭传等,但能够开眼看世界的人不多,但聂士成确是一位开眼看世界的人,他熟悉国际国内形势,著有《东游记程》《东征日记》等。在八国联军进攻天津前,聂士成就对义和团运动持反对态度,主张清廷派兵镇压。
其三:敢坚持真理,有真担当。当时,清朝守卫京津的部队所装备的武器全部是德国造的洋枪洋炮,而且训练有素,属于精锐。聂士成本人也是身经百战的优秀将领。但在当时的乱局中,他却陷入了左右为难的迷茫之中。他痛苦的发现,自己上与朝廷、下与义和团都闹翻了,处处碰壁、孤立无援。他是忠臣,但他痛心的是自己一心效忠的朝廷,竟然被一群最不了解世界大势的守旧派所控制。他们荒唐到公然向世界各国宣战,为此他不管不顾一再进行劝阻。他是清醒的,他知道义和团所谓的刀枪不入是骗人的把戏,是阻挡不了洋枪洋炮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正因如此,他是孤独的,上司批判他、排挤他,义和团仇视他。因此,聂士成选择了以身殉国。
聂公桥
历史总是令人吊诡的。有担当的人往往都要为自己的坚持付出代价,聂士成也是如此。他尽了自己的职责,捍卫了一位军人的荣誉,是抗击外国侵略的英雄!为纪念这样一位将军,天津八里台那座小小的木桥有一个悲壮的名字,叫聂公桥。它铭刻着那段悲壮的历史,它提醒人们,真正的爱国将领是不会被遗忘的!
来源:史海采撷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