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看禾赛!速腾聚创的龙头逻辑更硬,估值还香 | 资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6 17:24 1

摘要:9月16日,禾赛科技正式以“2525”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双重上市,成为继速腾聚创之后第二家港股激光雷达企业。同时也使得全球两大激光雷达龙头企业在港股市场汇合,形成了显著的板块聚集效应,利好港股所有激光雷达公司。

9月16日,禾赛科技正式以“2525”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双重上市,成为继速腾聚创之后第二家港股激光雷达企业。同时也使得全球两大激光雷达龙头企业在港股市场汇合,形成了显著的板块聚集效应,利好港股所有激光雷达公司。

目前,激光雷达赛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报告,激光雷达市场产值将从2024年的11.81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53.5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5%。 摩根大通预测,激光雷达需求在2025、2027、2030年将分别达到310万、690万、1210万单位,渗透率分别为20%、33%、44%。

同时,中国企业已经主导全球激光雷达市场,2024年速腾聚创(02498.HK)占全球激光雷达交付量32%份额,禾赛28%,图达通占13%(也将在港股上市),三者合计达73%,海外企业因技术方案复杂、落地慢、成本高竞争力弱,行业马太效应显著,中国企业稳居领先地位。

深入分析目前产业格局发现,与刚回港股的禾赛科技相比,速腾聚创作为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被严重低估。速腾聚创在车载ADAS、机器人和RoboTaxi三大市场的增长预期全面领先,其数字芯片技术和高线数激光雷达产品构筑了难以逾越的技术护城河。

当前市场估值尚未充分反映技术优势差异:禾赛90倍市盈率已透支短期增长预期,而速腾6.6倍市销率未能体现其技术领先性和成长潜力。公司2025年预期亏损仅占市值的1.5%,若能在Q4实现单季盈利,将触发估值体系重构。

为此,摩根大通近期上调了速腾聚创的评级至“增持”,目标价从大幅上调至53港元。

数字芯片技术:

速腾SPAD-SoC芯片奠定领先基础

Y

技术路线是激光雷达行业发展和竞争的主线。速腾聚创选择了数字化芯片路线,其自研的SPAD-SoC芯片成为关键竞争优势。

2018年立项,2020年成立行业首个芯片研发团队,2022年SPAD-SoC面世并应用于E1/E1R全固态激光雷达。这种芯片支持大面阵数字信号输出,在分辨率、探测距离上有显著优势。

禾赛科技主要采用TIA、ADC、驱动等自研第四代芯片架构,配合SiPM作为技术基底。虽然该技术较为成熟且具有一定的性价比优势,但Yole指出SiPM路线正在被SPAD技术挤压份额。

佐思汽车研究指出,SPAD取代SiPM的速度可能比预测快很多,SiPM的大体积影响了线数性能突破,这是该技术必将被SPAD取代的痛点。

高线数激光雷达:

速腾突破“千线”大关引领性能革命

Y

在性能竞争方面,速腾聚创明显领先。2025年1月,公司发布业内首款“千线”激光雷达EM4,线数可达1080线,最远探测距离达600米。目前,速腾聚创EM平台全线产品包括EMX、EM4及定制版本,已全面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其中,EM4是目前全球行业唯一可量产的超50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支持520线至2160线定制,服务于L3、L4级自动驾驶,与E1构成黄金组合。

相比之下,禾赛科技的由于SiPM架构限制和SPAD-SoC研发滞后,加上2024年底的裁员潮进一步减缓了研发进度,这导致禾赛高线数激光雷达方面也不断摇摆,在发布AT1440后又推出AT360和ETX,且无法确定量产时间,预计比行业晚至少一年。与速腾的千级产品存在明显代差。

高线数意味着更高的分辨率和准确的感知能力。行业专家形象地比喻:“你可以把线数想象成图片的像素点。激光雷达‘发射’的线数越多,成像分辨率越高,感知能力就越强。”

机器人市场:

速腾120万订单碾压对手

Y

机器人业务成为速腾聚创增长最迅猛的领域。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用于机器人及其他领域的激光雷达销量达到3.44万台,同比猛增631.9%。

整个上半年,该业务板块收入达到2.207亿元,同比增长184.8%,毛利率高达45.0% 。速腾聚创已与库犸科技达成合作,未来三年为其提供120万颗激光雷达,并拿下割草机器人领域Top5企业中多家的独家供应订单。

禾赛科技也在机器人领域发力,2025年第二季度机器人领域产品交付量为4.85万台,同比大幅增长743.6%。但从订单规模看,禾赛与追觅合作的订单为30万颗,远小于速腾的120万颗订单。目前客户也仅有追觅及追觅旗下的MOVA。

在具身智能领域,速腾聚创也同宇树科技、智元、越疆、国地中心等全球超20家具身机器人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多款合作机器人产品已于WAIC 2025会及WRC 2025上亮相。

RoboTaxi市场:

速腾覆盖全球90%头部企业

Y

目前全球RoboTaxi公司都在升级激光雷达方案,补盲雷达切换为固态激光雷达,主雷达切换为高线数激光雷达的。在此背景下,速腾聚创已与全球超90% 的L4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速腾聚创的EM4与E1组成的核心产品组合已占据全球Robotaxi市场重要份额。公司与滴滴自动驾驶、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Nuro等8家头部企业达成量产合作,预计年底实现“EM4+E1”组合量产落地,全年Robotaxi领域出货量达万台级。

禾赛科技虽然此前是8家全球前十大Robotaxi公司的供应商,但其供应的128线激光雷达性能已落后,RoboTaxi公司都切换到速腾聚创提供的千线级EM4主雷达,在Robotaxi量产市场的增长潜力已被速腾聚创锁定。

补盲激光雷达方面速腾聚创更是早在2024年量产交付E1,而禾赛科技FTX还处于研发阶段,距离量产还有一段时间。

车载ADAS市场:

技术路线决定长期潜力

Y

在车载ADAS领域,两家公司采取了不同策略。禾赛科技采取降价策略,将激光雷达价格减半再减半,以获取低价车型的市场。其ATX系列售价压至数百元级别,成功打入10万元级车型平台。

速腾聚创则坚持高端路线,不低价跟随。公司聚焦高性能、高线数领域,意图用领先半年到一年的技术优势,打破价格战内卷的局面。

这种差异化策略反映在财务表现上:2025年上半年速腾聚创雷达单价为2936元/台较禾赛科技的2248元/台,高出30%。

在汽车供应链市场,今年的定点车型决定明年销量。禾赛科技在去年通过ATX的低价竞争获得更多的车型定点,目前销量取得领先,但是今年速腾聚创凭借高性能产品重新夺得优势,目前禾赛累计定点车型数量为120款,速腾聚创则达到133款。

值得注意的是,速腾近期斩获比亚迪32款车型独家定点订单,再次印证,速腾聚创的产品竞争力优于禾赛,比亚迪、吉利等集团车企引入禾赛给少量车型供应,只是用以丰富供应商库,速腾聚创才是定点和供货的主力军。

禾赛在去年凭借ATX获得的订单优势已在目前股价中兑现,未来的增长潜力已被速腾聚创切走。

增长预期:

速腾多领域增长潜力强劲

Y

从未来增长预期看,速腾聚创在多个领域展现出更强潜力。

公司机器人业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在2025年第一季度至2026年第一季度迎来交付高峰。数字化激光雷达平台产品下半年将开始规模量产交付。

在海外市场方面,速腾聚创已获得8个海外及中外合资整车厂定点,覆盖日本、北美及欧洲核心市场。预计海外市场在未来1-3年将逐步贡献收入、形成多区域放量。

禾赛科技虽然短期在整体出货量上领先,但单价极速下降,且在高端市场和技术创新方面面临挑战。

技术路线选择决定了长期竞争力。速腾聚创的SPAD-SoC芯片已实现量产搭载,而禾赛的SiPM技术面临物理极限挑战。数字化激光雷达正如摄像头从胶片走向数字化一样不可逆转,在这个转型过程中,速腾聚创凭借全栈芯片自研能力,在高性能激光雷达领域构建了坚实壁垒。

随着智能辅助驾驶对安全性要求增加、L3级自动驾驶上路和机器人市场爆发,掌握数字芯片技术和高线数产品的速腾聚创,有望在行业发展中获得更大收益。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用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也不构成任何法律承诺。公司既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收益受公司业绩、市场等影响可能会有波动风险,敬请投资者注意。本材料中的观点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实际投资结果,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和担保。投资者盈亏自负。

来源:愉见财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