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以为熬过手术、化疗,癌症的磨难算是翻篇了。可真相让人心头一紧——真正危险的,并不是治疗阶段,而是康复期的松懈。不少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没敌过日常的“致命小动作”,最后前功尽弃。
很多人以为熬过手术、化疗,癌症的磨难算是翻篇了。可真相让人心头一紧——真正危险的,并不是治疗阶段,而是康复期的松懈。不少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没敌过日常的“致命小动作”,最后前功尽弃。
总有人觉得治疗结束了,就能彻底甩掉紧箍咒,想干啥干啥。但身体经历过一番折腾,本就元气大伤,还需要慢慢修复。康复期就像盖房子的地基,地基没打牢,房子迟早塌。
医学上有个数字耐人寻味:部分癌种在治疗后五年内的复发率可高达30%–40%。而这几年的日常习惯,往往决定了是保稳还是走下坡路。医生最担心的,就是在康复关键期迈错一步。
有人康复后开始放飞自我:大鱼大肉加上烟酒,觉得身体既然抗过治疗,就能撑得住。其实这才是把火苗重新点燃。
研究数据显示,癌症患者康复期如果长期高盐饮食,胃癌复发风险会增加约35%。偏爱红肉和加工肉制品的人,大肠癌的风险也高得吓人。
饮食的门道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一个老医生的“土话”记下来就够用:“桌子上颜色越乱越好,锅里油盐越淡越长寿。”这不是养生噱头,而是营养均衡和清淡饮食的朴素总结。
康复期病人,常常怕麻烦,嫌复查多,干脆拖延。有人甚至直言:“身上没事,干嘛老去医院晃?”
但肿瘤细胞最狡猾的一点,就是它能在你不知不觉间卷土重来。医生们早就总结过:过半的复发是靠定期复查提前发现的。发现得早,小问题就能压下去;拖到症状明显,再出手就晚了。
一句老理:“小水漏屋,大水冲屋。”康复期复查就是堵小水的,要是嫌麻烦,就等着给大水冲吧。
有些病人身体恢复不错,但心里过不去坎,天天担心复发,整个人陷在焦虑里。长期下去,不仅睡眠受损,免疫力也跟着下降。
研究显示,长期抑郁患者的免疫细胞活性,比正常人低20%–30%。对于癌症康复者来说,这差距足以左右身体对抗异常细胞的能力。
一句接地气的话:“心宽一寸,病退一丈。”心态调整,不是装糊涂,而是学会和身体的新节奏和平相处。散步、写字、和朋友聊聊,都比闷在心里强。
治疗结束后,有人焦躁地四处打听“秘方”,草根泡水、奇药乱试。结果身体还没好利索,先把肝肾累垮了。
现实摆在那:不少偏方里含有重金属或未知成分,对免疫和脏器损伤远比人们想象的凶猛。有些甚至会和癌症治疗遗留药物产生反应,雪上加霜。
一句忠告:“凡是吹得天花乱坠的药,多半不靠谱。”康复期比拼的不是土方灵药,而是耐心和规范。
医生们常挂在嘴边的提醒,看似重复,其实句句都是被一次次复发教训换来的。康复期就像走独木桥,不怕慢,就怕拐弯抄近路。
把该吃的好好吃,把复查老老实实做,把心态安稳下来,别乱折腾,这几条看似朴素,却是康复者真正的“护身符”。
到头来,癌症康复不是拼谁走得快,而是拼谁走得稳。老话说得透彻:“不怕走得慢,只怕站着乱。”这是康复期最好的座右铭。
走到这里,你觉得身边哪些康复期的“坑”,最容易被人忽略?欢迎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文献:
[1]马飞. 中国癌症患者康复期管理现状与对策[J]. 中国肿瘤·综合,2023,22(4):356-360.
[2]王瑜,刘晓红. 癌症康复期饮食管理与复发预防的关系[J]. 医学与健康,2022,14(9):1123-1126.
声明: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非诊疗建议。内容部分基于医学研究与经验总结,如有身体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若涉及版权或引用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修正。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作健康传播,无不当引导。
来源:岐黄张大夫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