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国化”最彻底的4个国家,有一个已经完全西方化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6 16:30 1

摘要:在东亚范围圈子里,基本上中国周边的国家都有受到中国影响,在文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大多都是在中国古文明的协助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风格。

在东亚范围圈子里,基本上中国周边的国家都有受到中国影响,在文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大多都是在中国古文明的协助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风格。

其实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大国发展带动周边小国家,小国家依附于大国的过程当中逐渐受大国影响,形成了带有大国文化色彩的新的文化体系。

但到近现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百年耻辱的历史,与此同时,在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曾经靠中国发家,却开始翻脸不认人,走上了一条所谓去中国化的路线。

在众多受中国古文明影响的国家中,有哪些国家正在走所谓去中国化路线?这些国家中哪个国家是去中国化最彻底的呢?

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被迫独立之后,被称为新加坡之父的李光耀,为了稳住新加坡的局面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彻底去中国化。

当时的新加坡已经独立,是一个自由化的国家,李光耀最起初做这个决定是认为当时的中国发展落后于美国,新加坡内部虽然有超过七成都是华人,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被殖民的状态。

与其继续留存中国文化,倒不如选择彻底去中国化。于是,李光耀开始在新加坡推行全面去汉语教育,将英语作为新加坡第一官方语言。

甚至当时出动了警方,全面严厉监督新加坡内部民众,在任何公开场所交流都要求用英语。这种激进的方式对新加坡的发展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但也确实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彻底西方化。

到了70年代左右,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发展起来了,而在过去三四十年的时间里,新加坡基本上没有得到西方太多帮助

李光耀也开始意识到彻底去中国化这条道路显然是一条错误的道路,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到了70年代末,李光耀又开始重新捡起中国化路线,连续推行了30年的汉语教学。

甚至当时新加坡电视台还联合内地拍摄了一部影视作品,《雾锁南洋》,这在上个世纪也是非常有名的一部作品,它讲述的就是新加坡华人先辈离开祖国到新加坡创业生根的故事。

文化输出虽然不断,也有意向中国讨好,但这个时候为时已晚,新加坡内部其实很多人是不会汉语的,甚至受到此前李光耀去中国化政策影响对中国有非常敏感厌恶的情绪。

尽管李光耀晚年时也承认当年去中国化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但如今这样的局面已经无法改变。

相比较于新加坡,当年去中国化后又后悔,至少现在还在推行一些基本的汉语教学,蒙古这个国家则是属于和早年新加坡一样,非常坚决地实行去中国化路线的国家。

甚至时至今日,蒙古国内部都还在奉行着去中国化道路。现在蒙古国官方语言文字也都是使用的蒙文,这个国家对华态度也一直都非常的极端激进。

而这种局面主要是当年受到苏联的影响,老大哥苏联早年虽然是中国的引路人,等发展到后期开始干涉其他国家内政。

中苏交恶的情况之下,苏联开始扶持蒙古,蒙古自以为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就能发展壮大却没料到苏联最终是解体了。

而苏联解体以后,蒙古和中国的关系仍然没有完全恢复。甚至因为曾经是中国的领土,而始终患得患失,近些年因为俄罗斯的原因,蒙古与中国有一些管道合作项目,相对过去关系倒也缓和了一些

越南和韩国这两个国家同样也在实行去中国化,但是和蒙古与新加坡不同的是,这两个国家去中国化的路线,不是完全不使用中文,而是试图偷窃历史,把中文说成是他们创造发明的语言。

这些说辞看似荒唐,但在互联网上却并不少见。这其中尤其要数韩国这个国家最为恶劣,这些年更是多次在联合国申请各项非遗文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偷窃篡改为韩国文化

韩国虽然也有自己的官方语言,但在过去其实使用汉字频率还是很频繁的。到了70年代,韩国开始实行全面去汉字化。

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韩国大街上的各种汉字标语标识慢慢开始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全面的韩语。

不过和新加坡一样,韩国内部的这种去汉字化道路到了21世纪以后,其实出现了很多分裂的局面。

时至今日,韩国依然在叫嚣着要完全去汉字化,但是韩国每一个人的身份证上都标注着韩文名字和汉字名字,然而很多韩国年轻人看得懂韩语,却不认识汉字,去汉字去中国化的这种争吵还在继续。

而至于同样是中国周边靠中国文化发展起来的越南,去中国化的原因则更加的复杂。一方面是被法国殖民多年后来战争胜利了,又遭遇了美国的殖民战争。

仗打了很多年,后来在中方帮助之下,短暂的有了一段和平的日子,却又始终不安分,不断的骚扰中国,在此情形下又和中国打了很多年仗。

这些年虽然是太平盛世,两国关系逐渐恢复正常。越南也靠着中国慢慢的有了一些改善,但去中国化的道路却没有停止,到现在也还在推行着

结语

其实一个国家真的想要长远的发展,要有自己的文化底蕴,这本身没有问题。但如果否认自己过去发展的历史,甚至走上一条完全否认历史的道路,最终只会出现文化不自洽,让本国民众反而陷入到一种割裂矛盾的局面中,这对国家治理反而不利。

所以有部分国家与其想着如何完完全全去中国化,不如坦然地承认历史文化,有更和平的文化交流,才是真正助推国家文化发展的方式

[1]韩国汉字教育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分析 人民日报

[2]新加坡华语使用率持续下降的社会调查 中央广播电视台

来源:康复科医师安恒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