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服务精度 托举民生幸福高度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6 16:20 1

摘要:“在浙江电子厂干4年,回来能找到月薪近5000元还能照顾父母的工作,以前想都不敢想。”近日,在南充首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33岁的员工郑凯正调试烘干设备,指尖划过的操作面板上,贴着他自己手绘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 这是他参加企业“老带新”培训时的学习

“在浙江电子厂干4年,回来能找到月薪近5000元还能照顾父母的工作,以前想都不敢想。”近日,在南充首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33岁的员工郑凯正调试烘干设备,指尖划过的操作面板上,贴着他自己手绘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 这是他参加企业“老带新”培训时的学习成果。今年初,郑凯从外地返乡,一度因“缺乏技能”陷入求职困境,直到高坪区就业服务管理局通过大数据匹配,将他推荐至首创科技的线上招聘通道,最终他成功就业。

今年以来,高坪区通过扩容岗位供给、密集开展招聘活动、强化技能培训、精准跟踪帮扶等有效举措,让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的愿景照进现实。

破局:直面就业“用工难题”

“不是没岗位,是求职者与岗位‘对不上话’。”南充首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周正坦言,有时招聘会存在 “信息不对称” 问题:劳动者不知企业何时有需求,企业特定时间难寻熟练技工。为此,高坪区构建 “三维服务体系”,横向联动区总工会、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各乡镇(街道);纵向打通 “区-乡-村” 三级信息网络,联合企业在每个村(社区)配备就业信息员,深度对接企业需求,建立“一企一档”用工台账,动态更新岗位技能要求。

首创科技的“用工突围”正是这一体系的缩影。今年初,企业因研发新型农产品烘干设备,急需多名机械操作技工,通过区就业服务管理局的 “用工需求快速响应通道”,3天内就收到近百份简历,最终筛选出人才,“政府还为我们补贴了50%的新员工培训费用,降低了企业成本。”周正说。

创新:让就业服务 “精准到指尖”

“各位求职者好,现在带大家看我们的福利待遇,月薪4500元及以上,包吃住,缴纳五险……”近日,高坪区“工会送岗”直播专场中,南充市龙运鞋业有限公司人事部专员刘丽,化身“带岗主播”,为广大求职者详细介绍岗位要求、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等。这场直播累计吸引1万余人次观看,龙运鞋业收到简历100余份。

为避免 “直播热闹、后续冷清”,区总工会建立 “直播-筛选-培训-入职” 全链条服务:直播前,联合企业梳理岗位 “技能门槛” 与 “薪资结构”;直播后,安排专人对接求职者,对符合条件的开展“1对1”职业指导;对技能不足的,推荐至对应的免费培训课程。

在位于高坪区白塔路的南充远途职业培训学校,32岁的李红梅正在学习电商直播运营。“以前在镇上卖柑橘,一年赚不到2万元,现在学了直播,今年已多卖了1万元的果子。” 李红梅说,她参加的是区总工会开设的 “柑橘产业+电商” 专项培训,课程不仅教直播技巧,还对接了辖区内的合作社,实现“培训即就业”。截至目前,区总工会举办柑橘栽培技术、保育员、电商,抖音直播等促就业培训10余场,开展线上线下招聘10余场,培训学员500余人,像李红梅这样实现“培训后就业”的学员占比达60%以上。

长效:就业与产业 “同频共振”

就业不是“一送了之”,要跟产业发展绑在一起,才能稳得住、有提升。在高坪区,就业服务已深度融入产业发展、企业需求。针对农产品加工产业,开展“机械操作 + 食品安全”培训;针对鞋业制造产业,开设“针车技术+品质管理”课程;针对电商产业,打造“直播运营+供应链管理”培训体系,目前已基本实现 “产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

与此同时,高坪区还积极实施制造业产业人才集聚行动,根据企业需求实际提出年度需求人才引进计划,着力引进电子元件、光通信、新材料等方面人才。积极打造高端人才服务中心,依托区社工总站、乡镇(街道)社工服务站等构建起“1+1+N”人才服务矩阵。据了解,前七月该区促进城镇新增就业5000余人,就业形势持续稳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眼下,高坪区正努力将就业服务打造成“民生保障的基石”与“产业发展的引擎”,让更多人在家乡找到“稳稳的幸福”。

全媒体记者 侯鹏程

来源:云上高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