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了西贝这几天的“连续剧”,从罗永浩怒怼到贾国龙“补刀”,再到如今官方道歉,本以为能等来一句真诚的“对不起”,结果看完道歉信,只想替消费者问一句:贾国龙,你是真不懂道歉,还是压根没打算好好认错?
追了西贝这几天的“连续剧”,从罗永浩怒怼到贾国龙“补刀”,再到如今官方道歉,本以为能等来一句真诚的“对不起”,结果看完道歉信,只想替消费者问一句:贾国龙,你是真不懂道歉,还是压根没打算好好认错?
先捋捋这事儿的“魔幻走向”。一开始,罗永浩连着两天炮轰西贝,从“虚假宣传无预制菜”到“海鲈鱼科技狠活儿味太重”,炮火密集又精准。眼看舆论要烧起来,老罗本打算“鸣金收兵”,身边朋友也劝他见好就收,结果9月14号晚上,贾国龙在行业群里的发言截图一出来,直接把老罗的火又撩了起来——当晚直播,老罗撂下狠话:“西贝这事儿,没完!”
网友当时就乐了,在评论区调侃:“贾总这是生怕西贝凉得不够快啊,人家都要收手了,他非得凑上去递刀”“这波操作,堪比考试快交卷了,自己非要在答题卡上画个叉”。更有意思的是,道歉信出来前,有消息说西贝公关急得找罗永浩“求饶”,说“再这么下去,我工作都保不住了”。这时候才想起服软,早干嘛去了?
果不其然,西贝的道歉信一发布,罗永浩直接转发微博“开怼”,字字扎心:“说什么‘顾客虐你’?明明是你们把提意见的顾客当‘网络黑社会’,到底谁虐谁?”“之前承诺‘100%无预制菜’,现在怎么不吭声了?拿预制菜冒充现做,中间差的税率,敢不敢给大家算清楚?”“说10月1号开始换食材,意思是这之前,那股腥气扑鼻的海鲈鱼,还要接着卖给消费者?”
这还不算完,西贝这边还有“猪队友”神助攻。有合伙人居然把罗永浩的行为,比作“在海底捞火锅里撒尿的男孩”,还阴阳怪气地说:“17岁男孩是幼稚,老罗就是故意坏”。这话一出来,连我这个“吃瓜路人”都忍不住上火——且不说罗永浩是为消费者发声,单说这比喻,简直离谱到没边。就像网友说的:“西贝这合伙人怕不是来给对手送人头的,一句话把老罗、消费者全得罪了,脑回路也是没谁了。”
再看那封道歉信,槽点更是多到让人眼花缭乱。最让人膈应的,还是那句被反复引用的“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这次倒是给“虐”字加了个引号,可本质问题半点没解决。作为消费者,我们真金白银充值、花钱吃饭,提几句合理意见,怎么就成“虐”西贝了?做餐饮,把食材做好、把服务做到位,本就是本分,啥时候成了“受委屈”?
更可笑的是,道歉信里对核心问题避重就轻:预制菜的事儿,只说“让上游供应商改进”,绝口不提自己“虚假宣传”的错;服务问题,不说自己该主动优化,反倒像在说“顾客提了才会改”;之前给罗永浩扣“网络黑社会”的帽子,连句“抱歉”都没有。有网友吐槽:“西贝是没有法务部吗?不知道‘网络黑社会’这话可能构成诽谤?怕不是觉得消费者都好糊弄吧。”
最后西贝还说“诚邀广大顾客监督”,可看完这一系列操作,谁还敢监督?就像评论区里有人说的:“我们可不敢监督,毕竟在西贝眼里,提意见就是‘虐’它,较真就是‘黑社会’,我们哪配啊?”
在我看来,西贝这道歉,根本不是真心认错,更像“知道再不表态就要凉了”的应急公关。从头到尾,没看到半点对消费者的敬畏,反而透着一股“你们爱咋咋地,我就走个流程”的敷衍。要是贾国龙真能听听身边人的真话,真能看看评论区里消费者的愤怒,也不至于把道歉搞得这么“翻车”。这么折腾下去,西贝失去的恐怕不只是几个顾客,而是多年积累的口碑——毕竟,谁也不想当被糊弄的“冤种”消费者。
来源:小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