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女陷入早恋:一场班会+三次谈话+两通电话,竟让学生主动收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0 09:43 1

摘要: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迅速,情感问题开始逐渐浮现。小欣是班级里一个非常安静的女孩,她文静且不张扬,做事认真负责。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她的行为表现出了明显的异常。青春期是一个人心理和生理迅速发展的阶段,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所述,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形式


一、案例背景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迅速,情感问题开始逐渐浮现。小欣是班级里一个非常安静的女孩,她文静且不张扬,做事认真负责。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她的行为表现出了明显的异常。青春期是一个人心理和生理迅速发展的阶段,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所述,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逐渐成熟,开始关注自我和他人的情感需求。因此,面对小欣的变化,我意识到需要以一种更加细腻和包容的方式去了解她,引导她。

二、问题表现

1. 课堂分心:原本上课认真听讲的她,开始频繁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时常发呆,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得也不如以前准确迅速。这种现象可能与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有关,学生在这一阶段容易受到情感因素的干扰,影响学习专注度。

2. 情绪起伏:我观察到原本爱笑的她,现在情绪不稳定,有时候盯着物体傻笑,有时候会眼眶红红,明显哭过。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的阶段,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更加敏感,容易出现情绪波动。

3. 行为亲密:课间休息时,她总是和一个瘦瘦的男生形影不离,一起在校园的角落散步聊天,甚至会有一些拉手这样亲密的小动作。这种行为反映了青春期学生对异性的好奇和渴望,如弗洛伊德所言,青春期是一个人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异性的关注和渴望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三、原因分析

1. 青春期情感萌动: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使他们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好感,渴望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这种情感萌动是早恋的重要原因。根据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的情感需求逐渐增强,这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2. 家庭关爱缺失:小欣的爸爸长期在外打工,对她的关心较少,同时爸爸对她要求较高,经常对她表现出失望的情绪,她渴望从他人那里得到温暖关爱和认同;小欣觉得自己的家庭氛围较为压抑,父母偶尔会吵架,她觉得爸爸对妈妈也并不太好,在家庭中感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支持,于是将情感寄托在了男生身上。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小欣在家庭中得不到的情感需求,促使她试图从其他地方获得满足。

3. 自卑性格因素:小欣觉得自己并不漂亮,性格又太过内向,身边没有很多好朋友,这种自卑的性格在遇到男孩对自己一点点不一样时就陷入了恋爱的幻想,于是将情感转移。根据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个体的自我概念和自尊水平对其行为和情感有重要影响,小欣的自卑感可能阻碍了她正确处理情感关系。

4. 学校环境影响:中职学校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小,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校园里有恋爱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欣,使她更容易陷入早恋。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学生的行为和态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和榜样的影响,校园文化中的恋爱现象可能对小欣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教育过程

1. 观察了解,建立信任:发现小欣的早恋问题后,我并没有急于批评指责,而是通过观察和与其他同学交流,进一步了解了她的情况。晚自习后,我找小欣谈心,以朋友的身份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让她感受到我的真诚,对我产生信任,逐渐打开心扉,向我倾诉她的情感困惑。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通过建立信任关系,我为后续的教育引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组织班会,引导讨论:我组织了一场以“校园里的小爱恋?”为主题的班会,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讲述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们讨论早恋的利弊。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让小欣认识到早恋不仅会影响学习,还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通过这种启发式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领悟,效果远比单纯的说教要好。同时,这也符合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通过集体讨论,学生在社会互动中获得了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3. 个别辅导,深入沟通:在班会上,我没有直接点出小欣的名字,但她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班会课结束后,我再次与她单独谈话,帮助她分析当前的学习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让她明白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只有努力提升自己,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同时,我也向她传授了一些与异性交往的正确方法,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友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艺术在于引导学生走向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通过个别辅导,我帮助小欣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 家校合作,共同关注:我及时与小欣的妈妈取得联系,向她反馈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让家长了解早恋对孩子的影响。同时,也建议家长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加强与小欣的沟通交流。小欣妈妈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表示会多和爸爸沟通,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正如杜威所说:“教育不是一种孤立的活动,而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通过家校合作,我们为小欣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五、教育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引导,小欣的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变。她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注意力也更加集中;课间休息时,她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去别班教室门口等那个男孩,而是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参与班级活动;现在她有了明确的目标大学,学习状态也越来越好,纯净的笑容又回到了她的脸上。同时,她也明白了早恋的危害,知道了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处理与异性的关系。正如卢梭所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通过这次教育引导,小欣不仅在行为上有了改变,更在思想上有了成长。

六、教育反思

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刻认识到中职生早恋问题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关注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以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去引导他们,而不是简单地批评指责;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变化,掌握与异性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避免早恋问题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作者:赵彩云(松滋市职业教育中心)

来源:教师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