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血亏80亿欧元,到年入562亿!这家百年车企凭什么绝境翻盘?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0 08:51 2

摘要:愚人节过后的头一天,天窗供应商Webasto(伟巴斯特)就宣布,将于2025年在德国裁撤约650个职位,相当于每6个人中就有1人被动离职;

随着对等关税靴子落地,全球汽车产业再次沦为牺牲品。

愚人节过后的头一天,天窗供应商Webasto(伟巴斯特)就宣布,将于2025年在德国裁撤约650个职位,相当于每6个人中就有1人被动离职;

这也就意味着,本就陷入窘境的欧洲汽车工业,又双叒叕将掀起新一轮的裁员大潮。

事实上自今年年初,无论是保时捷、奥迪、奔驰、阿斯顿·马丁这些全球车企,还是西门子、博世、大陆、意法半导体这些汽车产业链的上下游,均已陆续宣布裁员。

3月份的《世界知识》杂志,更是直接将“德国工业衰落了吗”设为了封面主题。

但这不是最恐怖的:刚刚过去的2024,才是真正的裁员大年!

在这一年里,备受瞩目的大众汽车历经三个月的谈判,裁员近3.5万人;佛瑞亚、舍弗勒、采埃孚等零部件巨头持续跟进,欧洲超过10万人被裁员浪潮席卷。

但其实早在5年前,这场席卷欧洲汽车工业乃至欧洲制造业危机的风波,就已经被人预知:

深陷其中的,正是血统纯正的法国汽车工业明珠,是延续一百二十多年的全球汽车巨头——雷诺。

01. 变革?存亡!

2019年的最后一天,一个身材矮小的男人藏身乐器盒中越狱,差点掀起日、法、黎巴嫩三国战争。

这位前“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掌门人、“日产救世主”卡洛斯·戈恩,却因财务造假、逃税等问题被日产起诉,直接掀起了令汽车行业动荡的巨型风暴。

想进一步了解的小伙伴,戳这篇:《电影都不敢这么拍!别让戈恩跑了!从日本国民老公到阶下囚的20年

或许是因为这位领头人不再得势,雷诺日产联盟也随之崩盘。失去日产这个利润奶牛的雷诺,面临的已经不止是质疑、看衰,而是外界彻彻底底的抛弃。

2020年全年,市场给了雷诺一记80亿欧元亏空的重锤。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雷诺开启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救亡图存之战。

有意思的是,在这场生死战中,雷诺还邀请了法国一家电视台进行为期数年的全程跟拍,还把过程制成了纪录片。

成,是雷诺重返巅峰的历史记忆。

败,则是雷诺镌于欧洲汽车工业史的墓志铭。

这也让我们得以看到,任何一家企业,哪怕它已经历经百年,也无法保证基业长青。如果不做些什么,沉溺于历史的洪流中,已成必然。

哪怕对于雷诺这样的百年车企来说,早已是如同环法自行车赛一样的国家文化地标;哪怕雷诺4L、Espace、Clio这些车型开拓过一整个黄金汽车年代,也无济于事。

2020年7月1日,就在80亿欧元塌天窟窿戳破的第二天,卢卡·德·梅奥正式挂帅,就职雷诺联盟主席、CEO。

所有人都认为,在这个时间点上“49年入国军”,他一定是疯了。

尽管卢卡曾经用菲亚特500挽菲亚特于危难,也曾带领西雅特品牌重现辉煌……但依旧没人相信,这个干练的小老头可以挽大厦之将倾。

而急需一位力挽狂澜的领导者的雷诺,此时无暇犹豫、也别无选择。

正如那句话所说,“雷诺正处于欧洲汽车工业历史的转折点。”

卢卡在就职演讲上,就直接指出了欧洲工业亟需转型的未来。如果做不到,无论是雷诺还是整个欧洲汽车工业,等待他们的,就只剩下死亡。

那么,这位新官到底如何,才能力挽狂澜?

卢卡在历经一个多月的整理调研后,开出了他长达20页的“病例备忘录”,以及一副新的药方:雷诺革新计划。

Resurrection(复兴)、Renovation(创新)、Revolution(变革)。这三个R预示着雷诺要彻底摆脱戈恩时代的阴影,要从追求销量,转航到追求价值的新赛道。

而这一切,要从回到法国本土生产研发开始,从造一款足够好的爆款车开始。

这对于贵为百年车企的雷诺来说何其容易,却又谈何容易。

02. 好车怎么造?

在法国密林深处,有一条长达60km的测试赛道,被严密的安保防卫着。

这里,几乎能够模拟全球大部分的道路状况;

这里,也曾经诞生过雷诺旗下几乎所有的新车。

2023年7月,卢卡手握方向盘,以超过130km/h的速度穿越赛道,感受着转向、悬架、车身……的每一处细节。

作为一个从童年时期就热爱汽车的发烧友,卢卡本身就有着对汽车细致入微的观察。

当他以产品经理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出现时,更称得上是吹毛求疵。

他会通过反复开关车门,调整不同的关门力度去评估、去倾听最细小的杂音,更会坐到车内,对车顶的纹理和方向盘的握姿,给出法国人对质感与美的要求。

在他眼中,雷诺的“秘密武器”就是雷诺5。

这款在雷诺历史上曾立下赫赫战功的经典车型,众望所归、万众期待、让雷诺重返巅峰……这些词语甚至都不足以形容,因为它还承载着法国汽车文化标杆的重任。

时间拉回到2020年7月。

卢卡就任CEO的第一件事,就闯进了布满黏土和油泥模型的雷诺设计中心。

在那里,藏着雷诺多年来设计的多款概念车型和量产车型。

而设计师们,将一款从前未曾被高层采纳的模型放到了卢卡可以看到的角落之中。

当这款车型出现在眼帘时,心跳加速的卢卡发出一声赞叹:

“这正是我们需要的破局之作!”

对这台新车来说,继承经典车的衣钵、重温曾经的辉煌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其实是要重塑雷诺对外的品牌形象,告诉大家“雷诺和以前究竟有什么不同”。

在宣传片里,雷诺5穿过迷雾,穿梭在法国的街道、碾过大革命时期的石板路,仿佛闯入了德拉克罗瓦的经典画作《自由引导人民》……

这一刻,法国独有的浪漫附身在雷诺5这台车上,仿佛革命精神再次重现。

03. 颠覆自我,方能重生

从车型历史来看,雷诺5早在1972年诞生之时,就承载着挽大厦之将倾的特殊使命。

当时的雷诺5,正是凭借着颠覆传统的小车造型和多姿多彩的设计,在石油危机的背景下大放异彩——

聚酯材料的保险杠替代了传统的镀铬饰件,风格彻底变得现代化;扩容90L的后备厢,也为这台小车带来了更出色的实用性。

在那一刻,雷诺5的车主们不分阶层,只是共同选择了一台时尚与实用并存的精品小车。

正因如此,雷诺5曾经霸榜销冠地位长达12年之久,巅峰时期甚至凭借一己之力,扛起了雷诺60%的营收,是当之无愧的小车之王!

诚然,当时的雷诺选择制造小车,主要是政策导向的原因。

1944年,法国工业部副司长彭斯发布了《彭斯法案》,规定法国不能继续生产豪华车,要大量生产“老百姓买得起”的家用车,甚至给每家车企都规划好了生产类目:

雪铁龙负责造大车,标致和雷诺负责中、小型车,更低端的交给panhard和simca两个后来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品牌来做。

自此,原本年产能超过20万台、是德国两倍还多的法国汽车工业,从百花齐放沦落到到群芳失色。

上百家以奢侈品为荣、专注于高端小众市场的车企惨遭兼并,大型汽车集团也只能被迫转型。

再叠加后期戴高乐推出的排量超过2.0就加税的方案,更是让法国大排量车型全军覆没(所以真的别问为什么法国没有大排量也没有顶级豪车了)。

某种程度上,斯特兰蒂斯集团的兼并手段,或许真是祖传的。

虽说时至今日,法系车都没能在高端市场形成有效竞争力,这一度成了法国汽车工业的遗憾。

但这一系列举措,也催生出了雷诺在内的法系车,在小车上独树一帜的辉煌。

只不过这些年的雷诺,还需要再来一场颠覆自我的全新变革。

04. 顺势而为,方得始终

2024年2月,日内瓦车展上,雷诺5以纯电小车的姿态全新重生。

堪称雷诺标志性的分体式大灯,被设计师匠心独运地添加了“瞳孔”,利用微光学技术雕刻在玻璃上,让眼神变得更加深邃。

虽说雷诺5保留了经典车型倾斜的尾门,但也采用了悬浮式车顶来修饰车身造型。这种复古未来主义风格,很可能会引领接下来几年的欧洲设计潮流。

2027年,复活后的雷诺5将开启首批交付,静待欧洲乃至全球市场的检验。

除此之外,雷诺也并非将宝都押给了电气化,还有一个更加疯狂的举动:

雷诺要成立一家高端法系运动品牌,同样面向全球销售。而且,要以在蒙特卡洛拉力赛上力压保时捷911、蓝旗亚的Alpine之名,借助F1赛事重出江湖。

在构想中,他们要在五到七年间走完保时捷三十年的路;不仅在赛事上大放异彩,还要推出保时捷Macan这类跨界车型,“今天赢比赛,明天车大卖”。

重燃赛车梦,并非一时兴起或一段执念。

一方面,如今的F1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独特爱好,而是一场赛事涉及全球20多个国家、每年有24场比赛的盛大表演,关注度远超当年。

另一方面,既然大家都觉得法系车底盘调校优秀,在全球也有不少忠实拥趸。为了满足用户需求,推出适合的车型,也是顺利成章。

一切准备已经就绪。接下来,就看雷诺的新车能否顺利经过市场的检验了。

05. 联手中国,合作共赢

纵观全球汽车制造产业历史,几乎所有人都会承认欧洲车企曾经的辉煌。

但在过去的30年里,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却都在大肆关闭工厂。

从1997年雷诺关闭维尔福德工厂开始,欧洲制造业为了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广阔的市场,纷纷选择出走中国、进军东南亚。

在成本更低的地方进行生产组装,在资源原产地、在中美等大市场进行分销……表面来看,挣钱成了主要任务。造一台大家都认可的好车,反倒成了次要。

但这一次,雷诺的操作似乎有些不同——

在巴黎车展上,卢卡直接对外宣称:“欧洲企业和中国企业之间,应当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这样才能推动行业发展。”

而雷诺的7款首发车型中,已经有4款需要依赖中国,其中不乏动力总成和智能座舱技术。2026年上市的Twingo电动车,甚至要由雷诺中国团队进行研发。

在他看来,中国车企凭借着新能源行业的先发优势、供应链成本优势和工程师红利,产品和技术已经领先欧洲整整一代。

“唯有和中国汽车产业链密切合作,并向优秀企业学习,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换言之,现在的中国汽车产业早已今非昔比,欧洲汽车产业必须赶紧从睡梦中醒来。唯有资源置换的相互合作,才能保护欧洲汽车产业不被蚕食。

正因如此,雷诺早在2017年就在积极布局,和中国企业展开深度合作。

无论是借助东风集团的生产资源,制造超20万台Dacia Spring出口欧洲,还是和吉利集团在韩国推出“大科雷傲”(吉利星越)、成立动力总成技术公司,又或者和宁德时代联合研发电池,和文远知行探索无人出行的可能性……

2024年,雷诺集团全年营收562亿欧元,同比增长7.4%;净收入28亿欧元,同比增长21%。

在中国这片新能源的沃土上,名为合作共赢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欧洲品牌会携手中国,共同创造未来;来自中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制造能力也会和欧洲企业一起走向世界,把奇迹般的中国速度带到全球。

来源:锂电百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