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总理卡尼首迎波利耶夫质询!美关税+住房难,质询能破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6 13:50 1

摘要:提问环节开始前,两位领导人先在会场中央短暂会面。他们提前抵达下议院——这段质询时间本是固定安排——随后从指定侧门步入中央过道,握手致意,交流氛围显得十分平和。

皮埃尔・波利耶夫仿佛重回自己的舒适区,马克・卡尼则重返总理岗位。两人之间,396厘米的绿地毯铺展开来,也悄然承载着这个国家的未来走向。

“为何首相昨日的种种承诺,到了今天全成了泡影?”波利耶夫的提问直指核心。“我们得先认清当前危机的严重程度。”卡尼的回应则带着对局势的审慎

提问环节开始前,两位领导人先在会场中央短暂会面。他们提前抵达下议院——这段质询时间本是固定安排——随后从指定侧门步入中央过道,握手致意,交流氛围显得十分平和。

这场两人首次面对面的议会交锋,此前已推迟数月,原因是渥太华地区卡尔顿选区的多数选民并未选择波利耶夫作为代表。

而波利耶夫如今是艾伯塔省巴特尔河-克劳富特选区新当选的议员,周一下午,他站在众议院发言时,还半开玩笑地为自己“迟到”议会会议致歉

周一这天,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在众议院,首次回应了保守党领袖皮埃尔・波利耶夫的质询对比两位领导人的表现,差异颇为明显

波利耶夫在众议院议事厅里显得游刃有余,时而调侃,时而犀利发问,言辞间透着从容,仿佛从未离开过这个舞台。

卡尼担任国会议员才五个月,举手投足间仍带着几分“新鲜感”——会自嘲偶尔的失误,有时会被现场干扰分神,甚至来不及完整说完回应内容

质询过程中,会场里时而嘈杂、时而安静,不少对话或许转眼就被人遗忘。但只要卡尼还需定期参与这场“固定对话”,他就必须想办法充分利用每一次质询时间。随着议员们陆续重返下议院,加拿大议会秋季会期正式拉开帷幕,这场首秀也为后续的政治互动定下了基调。

不出所料,在这396厘米的距离间,两人首次交锋显得试探而零散——多数政治对抗的开局,大抵都是如此。

但初次过招的“核心议题”已清晰可见,波利耶夫紧扣“卡尼未能带来实质性改变”展开攻势,卡尼则着力强调自己正“果断应对当下极具挑战性的局面”

1867年加拿大联邦成立以来,已有49位反对党领袖和24位总理(反对党领袖的更替频率是总理的两倍)。每一位都曾是国家重大议题辩论的核心参与者,只是很少有人像当下这两位一样,在如此令人忧心的时刻接过“辩论话筒”。

每一届议会都会面临各自的危机,但加拿大联邦成立以来的第45届所遭遇的问题,无论形式还是规模,都堪称罕见。

加拿大南部的邻国美国正愈发陷入治理困境,其推出的关税政策持续拖累加拿大经济,国内住房问题依旧严峻,民众购房压力大到令人揪心,国际局势愈发紧张,冲突风险加剧,全球气候问题也持续恶化,极端天气频发。

所有这些关切,终将以某种形式呈现在众议院的议事中——可能是具体的发言与行动,也可能是明显的沉默与不作为。

每天下午除了周五议会都会有一项固定流程,45分钟的“口头质询”环节。这个质询环节,既是对政府的有效问责机制,也让反对党的立场得以充分展现,堪称一个“双面舞台”。

但它同时也像一个精心布置的“演播厅”,灯光充足,镜头聚焦,议员们的发言片段会被录制成视频,发到社交媒体上争取点赞和转发。有时,“提问”与“回应”背后的“务实性”,几乎快要撑不住表面的形式。

这样的形势下,人们难免期待下议院及其343名议员能挺身而出,以理性、谦和、善辩、开放且专业的姿态,应对当下的挑战。或许这样的期待有些过高,但第45届议会仍有机会找到路径,以某种务实的方式渡过难关

更重要的是,美国当下的状况,恰恰暴露了任何民主制度都存在的根本脆弱性——那些我们以为“理所当然”的稳定,其实脆弱得不堪一击。

这并非说民主制度容易被颠覆,而是它的巩固、维系与发展,始终需要参与者们主动付出努力。无论最终会采取何种行动,第45届议会的议员们,至少应当牢记这一点。

周一的质询环节结束后,卡尼在经过记者群时表示,当天的互动“富有实质内容”。对第45届议会秋季会期的第一天而言,这样的开局已然足够。

来源:社会观察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