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印度新大使才38岁,说出印度加入金砖真相:一直站美国这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6 13:41 1

摘要:这几天,特朗普提名的美国驻印度新任大使戈尔接受美国国会问询,38岁的年龄引发广泛关注。

这几天,特朗普提名的美国驻印度新任大使戈尔接受美国国会问询,38岁的年龄引发广泛关注。

然而更震撼的是,这位年轻大使在听证会上的一句话:印度在金砖国家里只是"权宜之计",一直站在美国这边。

印度究竟在金砖中扮演什么角色?这种双重身份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编辑:AJY

戈尔这个人不简单。

他从乌兹别克斯坦出生,马耳他长大,一路爬到白宫总统人事办公室主任的位置。

手里掌握着4000多个政府职位的任命权,这可不是什么小官。能让马斯克在公开场合骂他"毒蛇"还安然无恙,说明在特朗普那里分量不轻。

这事儿得从马斯克担任"政府效率部"负责人说起。

马斯克推荐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人选,被戈尔一票否决。

气得马斯克当场发飙,公开骂戈尔是"毒蛇",可戈尔照样稳如泰山。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年轻的政治新星还跟小特朗普合伙开出版社,专门出版特朗普及其盟友的著作。在"国会山骚乱"事件后,这家出版社还成了特朗普的重要收入来源。

美国《政治报》说得很明白:"通过任命一名亲信担任驻印大使"

特朗普意在告诉莫迪政府,需要严肃对待双方的谈判。

戈尔上任后释放的所有信息都将来自特朗普本人,这权力可不小。

美国驻印度大使职位从今年1月就空着了,特朗普硬是等了大半年才提名戈尔。

还给他加上"南亚及中亚事务特使"的头衔,管辖范围大得很。

就在戈尔提名前一个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刚访问印度。

跟莫迪政府敲定了一大堆合作:从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机到半导体供应链,甚至还有生物科技领域的合作。

最关键的是双方声明里那句话:调整技术保护工具包,防止敏感技术泄露给"相关国家"

这"相关国家"指的是谁,大家心里都有数。

说起印度和金砖国家的关系,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一个事实。

印度其实是金砖的开国元老之一。

早在2006年,金砖国家刚成型的时候,印度就跟中国、俄罗斯、巴西一起成了创始成员国。

后来南非加入才变成金砖五国,这些年印度在金砖峰会上可是相当活跃。

从2012年推动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到2016年在果阿主办峰会,再到2021年发表《新德里宣言》。

表面上看,印度似乎是新兴国家阵营的重要力量。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印度在金砖框架下玩的是一套"双面游戏"

一方面,它享受着金砖国家带来的好处。

通过新开发银行获得低息贷款,利用金砖平台扩大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

还能跟俄罗斯保持传统友好关系,继续买便宜的俄罗斯石油。

印度从俄罗斯买的石油占比从2022年的4%涨到了22%,而且还用人民币或卢比结账。

另一方面,它又在悄悄向美国靠拢,把金砖当成了跟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

最明显的就是今年7月,印度外长参加了在华盛顿举行的第十次QUAD外长会议。

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一起推出了"关键矿产倡议",要在印太地区打造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

9月初金砖开线上峰会,有个事儿特别有意思。

巴西总统卢拉带头说要对抗美国的关税,中俄领导人也强调要搞多边主义。

可印度总理莫迪压根没露面,只派了外长苏杰生去撑场面。

更让人意外的是,苏杰生在会上压根没提美国加关税的事儿。

反倒揪着金砖内部"贸易不平衡"不放,直截了当说中印之间有6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这种"故意不来"加"说话跑偏"的操作,刚好印证了戈尔说的"权宜之计"

莫迪政府心里门儿清:金砖的经济好处得拿,但不能因为这个得罪美国。

毕竟美国可是印度的"大金主"

印度这种两面派的做法,从时间线上一捋就特别清楚。

8月中旬的时候,中印外长刚谈好10件合作的事儿,比如互相支持办金砖峰会、恢复直飞航班。

结果还没到一个月,印度就派兵去美国参加针对性的军演。

这次阿拉斯加军演可不是走过场,400个印度兵在靠近北极圈的高原山地练模拟实战。

阿拉斯加的高原山地,跟中印边境的地形简直太像了。

而且印度紧接着就说要请美军去印度北部山区练,这种"你去我地盘演、我去你地盘练"的机制。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美印的军事合作早不是走个过场了。

可这距离特朗普说要给印度商品加50%关税,才过去不到两周。

这种"一边吵得脸红脖子粗,一边又抱在一起干事"的情况,就是美印关系的常态。

特朗普一边在社交平台上骂印度"占美国便宜",还翻旧账说印度还在从俄罗斯买石油。

另一边却没拦着军演照常搞,印度这边也一样。

莫迪刚在天津上合峰会上跟中国说要好好合作,转头就派军队去美国参加这种敏感演习。

说到四方安全对话,这个由美日印澳组成的机制可是戈尔重点推崇的。

他在听证会上说要大力推进这个框架下的合作,还透露特朗普可能会参加下一轮会议。

说不定11月就访印,但有意思的是,没过多久就有消息说特朗普可能取消访印计划。

因为他好几次想跟莫迪通话都被冷落了,这背后其实是美印之间的信任危机

美国2024年的四方峰会上,拜登那番"中国咄咄逼人"的闭门讲话意外流出。

把针对中国的心思暴露无遗,可印度心里清楚,真要跟中国彻底撕破脸,自己的经济损失可不小。

印度去年对美出口增长21%,但对中贸易额也没少多少。

真要选边站,莫迪可没那么傻。

能源合作才是这俩国家博弈的关键。

戈尔在听证会上许诺,只要印度停买俄罗斯石油,美国就增加能源出口。

其实今年2月特朗普和莫迪已经谈过石油协议,但到了8月,美国因为印度没断俄油,直接把关税提到50%

还取消了贸易谈判,这下可把印度纺织业和珠宝行业急坏了。

这些行业占印度出口的14%,数百万工人吃饭全靠这个。

50%的关税意味着美国市场基本丢了,莫迪心里有本账。

俄油不仅便宜一成多,还不用美元结算,停购的话国内油价肯定暴涨。

老百姓不骂街才怪,但美国那边又不能彻底得罪,毕竟军事科技合作还指着人家。

所以现在就这么耗着,戈尔说"几周内解决问题",可谁都知道没那么容易。

说到底,戈尔这38岁大使的任命,本身就透着美印关系的尴尬。

美国想让印度当金砖里的"卧底",阻止去美元化,可印度该拿的好处一点没少拿。

美国想通过四方机制围堵中国,可印度在经济上根本离不开中国市场。

美国想用石油出口绑住印度,可印度舍不得俄油的便宜和本币结算的便利。

这就像两个朋友吵架,互相撂狠话,但真要断绝来往又舍不得。

美国需要印度在亚太制衡中国,印度需要美国的市场和技术。

至于金砖还是四方,不过是用来讨价还价的筹码。

戈尔在听证会上说美印伙伴关系将"定义21世纪",这话听着豪情万丈。

但现实是两国连关税问题都谈不拢,印度在金砖国家里的那些操作,表面看好像站在美国这边。

实际上全是为自己盘算,莫迪取消联合国行程,就是明着告诉美国:别想指挥我做事。

美国加关税、放狠话,其实也是怕印度真跟金砖国家一条心搞去美元化

这场博弈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戈尔年纪轻轻就要处理这么复杂的关系,怕是有的头疼了。

但有一点很清楚,印度绝不会像美国希望的那样选边站。

它会继续在大国之间游走,谁给的好处多就跟谁走近点,这才是金砖国家里印度的真实面目。

印度的"战略平衡术"看似精明,实则是把双刃剑。在大国博弈的棋局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随着美中竞争的加剧,印度的平衡空间会越来越小。选边站队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继续"骑墙"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面对这样的国际局势,印度的选择会给其他中等强国什么启示?你认为印度最终会倒向哪一边?

来源:安珈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