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抓了不敢杀,日军不敢惹,彭德怀对他无可奈何,他是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6 11:30 1

摘要:这位当时中共中央特科的重要负责人陈赓,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被囚禁在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管辖的龙华看守所。

在民国时期的政治军事舞台上,有这样一位特殊人物。

他曾被蒋介石关进监狱却未遭处决

他让日军闻风丧胆,据记载日军曾在装甲车上刷"专打386旅"的标语

他让彭德怀元帅又爱又"恼",见面时常要提防他的幽默调侃。

这位牛人究竟是谁?

1933年3月,上海龙华监狱关进了一位特殊的"囚犯"。

这位当时中共中央特科的重要负责人陈赓,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被囚禁在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管辖的龙华看守所。

得知这一消息后,蒋介石表现出异常的态度。

他不仅没有立即下令处决这位"共党要犯",反而亲自前来监狱会见陈赓。

根据《陈赓日记》和多位历史学家的考证,蒋介石在会见时表现出复杂的态度,特别提及1925年第二次东征期间陈赓救他一命的往事。

1925年10月,时任东征军总指挥的蒋介石在广东华阳地区指挥讨伐陈炯明的战斗中陷入重围。

时任连长的陈赓冒着生命危险,在枪林弹雨中背负蒋介石脱离险境,挽救了他的性命。

在狱中面对昔日的"救命恩人",蒋介石提出优厚条件:只要陈赓愿意声明脱离共产党,即可立即释放并委以要职。

然而陈赓坚定地拒绝了这些诱惑,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

最终,由于多方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宋庆龄等民主人士的营救、国际舆论压力以及蒋介石对往事的顾虑,陈赓得以幸免于难。

加上中共地下组织的全力营救,陈赓最终成功脱险。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赓担任八路军第386旅旅长,率部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参与创建太行山抗日根据地。

在这里,他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被日军称为"瘸腿战神"。

1938年3月,陈赓指挥了著名的神头岭伏击战。

他精心布置埋伏圈,指挥部队以劣势装备重创日军第16师团辎重部队等部。

据八路军战报记载,此战歼灭日军15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日军战史后来将这场战斗称为"典型的游击战例"

同年4月,陈赓又指挥了长乐村战斗。

在这次战斗中,386旅协同兄弟部队乘胜追击日军第108师团,取得重大战果。

接连的失利让日军异常恼怒,据多方史料记载,日军部队确实曾在装甲车上刷写"专打386旅"的标语。

陈赓得知这一情况后,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战士们说:"这是敌人给我们的最好宣传!"

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陈赓领导的386旅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重要贡献。

除了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陈赓将军在生活中以幽默风趣、平易近人而著称。

他的这种独特个性,让许多高级将领都对他无可奈何。

根据《陈赓传》和多位老同志的回忆录记载,陈赓生性乐观开朗,善于用幽默调节紧张的战斗气氛。

在延安时期,他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领导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有一次庆功宴上,陈赓用白开水冒充白酒向彭德怀"敬酒"的轶事,在多部回忆录中都有记载。

这类体现陈赓性格特点的轶事还有很多。

他曾在开会时喝过毛泽东的茶,也曾在拜访朱德时"顺走"过苹果,并笑称"打完胜仗再还"。

正是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他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也感染和鼓舞着身边的同志们。

隐蔽战线

陈赓将军的才能不仅体现在正面战场上,还表现在隐蔽战线的工作中。

1931年,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导致党的地下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在这个危急关头,陈赓临危受命,参与重建特科工作。

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历史资料显示,陈赓在上海工作期间化名"王庸",以商人身份为掩护,活跃于上海各界。

他巧妙地与国民党特务周旋,搜集了大量重要情报,为保护党组织作出了重大贡献。

历史资料表明,他确实能够出入一些国民党驻上海机关,与特务人员周旋而不暴露身份。

这段经历展现了陈赓将军多方面的才能:他既是一位能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军事家,也是一位能够在隐蔽战线巧妙周旋的地下工作者。

这种多面手的能力,在我军高级将领中确实少见。

鞠躬尽瘁的一生

新中国成立后,陈赓将军继续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自点将陈赓,让他负责筹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

这所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学府。

1955年,陈赓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

据档案记载,周恩来总理在授衔时曾说过:"你这个瘸腿将军,跑得比谁都快。"

这句话既肯定了陈赓在战争年代的赫赫战功,也暗指他曾经救蒋介石的那段往事。

遗憾的是,长年的戎马生涯损害了陈赓的健康。

1961年3月16日,陈赓大将因心脏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8岁。

来源:史料布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