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 河北省深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相关情况。发布会上,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 唐建新致发布词。
9月1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 河北省深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相关情况。发布会上,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 唐建新致发布词。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会同有关部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推进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提升了农村物流网络运行效率,实现了农村物流降本增效,释放了农村地区发展潜力,为加快建设交通强省、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撑。下面,我向大家发布我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有关情况。
01
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成效
我们着力强统筹、抓布局。去年,省交通运输厅、省邮政管理局、省邮政分公司等10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年省政府又把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列入20项民生工程。目前,全省开通客货邮业务的县(市、区)达到134个,基本实现有需求的县全覆盖,发展框架全面拉开。
我们着力扩线路、增站点。既支持建站,也支持运营,每年投入农村客运车辆、场站运营补助资金2.3亿元,对建设集客运、物流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乡镇运输服务站增加10万元补助。目前,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线路达到653条、站点达到6340个,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90.4%、60.5%,客货邮网络持续织密。
我们着力推典型、引资源。今年7月12日,省政府在邢台威县召开全省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现场会,推广威县在客货邮设施融合、运力融合、业态融合等方面的经验做法。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省邮政管理局与8家邮快企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打通了邮快企业参与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合作链路。
我们着力拓模式、提质效。积极探索“客货邮+”融合路径,与农产品流通、电商服务、旅游商品的融合逐步深入,农村客运车辆代运小件逐渐普及,“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畅通直达,既方便了群众生活,又促进了乡村振兴,初步构建了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农村运输服务体系。
目前,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呈现出多点开花、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概括说就是 “四联四强”:
一是设施联建强基础。推动交通、邮政、快递等基础设施一体规划建设,县、乡、村服务站点共用共享,实现资源集约利用。比如,枣强县、丰南区等地在新建客运站的同时,同步建设寄递物流中心;行唐县、新乐市等地升级改造客运或公交场站,拓展快递分拣功能。目前,全省入驻邮快企业的客运及公交场站达到51个。
二是运力联合强网络。发挥农村客运网络覆盖广、通达深的优势,统筹调配客运、货运、邮政、快递等车辆,优化配送线路布局,共同开展分拣配送业务,实现运力资源互补互用。比如,信都区推进交邮运力融合,既提高了城乡公交利用率,也降低了快递运输成本,打通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结束了山村居民最远往返30公里到乡镇取快递的历史,2.4万余名山区群众受益。
三是信息联通强融合。着力整合客运、邮政等信息数据资源,提供邮寄下单、物流跟踪等一站式服务,让客货联运过程可观、可知、可控。比如,涉县推进“信息平台+客货同网”,开发物流信息智能综合指挥平台,所有客运车辆安装物流跟踪“小飞卡”,实时调取物流信息和车辆运行状态。
四是产业联动强效益。推广“客货邮+农产品流通”“客货邮+电商服务”“客货邮+旅游商品”等模式,服务消费品下乡,促进农产品进城,助力旅游业发展。比如,博野县与农特产品企业和农户对接,合作开展鸭梨、麻山药等外销业务,年订单量达50万单。
02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下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以客运通达之便、提货邮送达之效、走融合发展之路,在“扩面增量”与“提质增效”上同步发力,重点做好以下 四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三统一”,一体化统筹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加快构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运输服务新模式。一是空间上统一落图。指导各地全面摸排农村客运线路网、邮政服务网、快递配送网、电商服务点等资源,评估当前融合线路、站点的覆盖范围,绘制“十五五”期客货邮融合发展路线图。二是功能上统一布局。充分考虑地域差异、交通条件、发展基础,坚持多种模式并行发展,在偏远山区重点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在旅游乡村重点发展特产寄递、行李托运等服务,在电商强镇重点推动业态融合、降本增效。三是机制上统一设置。推动各地建立由政府牵头,交通运输、文旅、邮政等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研究解决融合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融合发展格局。
第二,坚持“三优化”,集约化联建设施。坚持“一站多能、资源共享”,持续推进县、乡、村三级站点建设,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一是优化县级中心功能。着力盘活场站资源,挖掘县级客运站、公交站等闲置空间,嵌入快递分拣、电商服务等功能。新建场站同步规划建设快递处理场所,实现客货同网。加快建设县域快递物流中心,推动实现统一分拣、统一配送。二是优化乡镇站点服务。全面推行乡镇站点“3+X”服务模式,改造现有乡镇客运站、邮政支局所等设施,实现快递收发、邮件代转、信息查询3项基本功能,鼓励拓展农资代销、电商发货、便民缴费等服务,增强上接县、下联村的集散中转服务能力。三是优化村级站点网络。着眼构建村级“15分钟服务圈”,依托农村客运线路,加密布设村级站点,科学设置县到乡、乡到村“客车带货”区间,实现“上行件当日出县、下行件当日进村”。
第三,坚持“三联接”,信息化赋能融合。着力打通信息壁垒,加快完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神经系统”。一是运输链数据联接。推动构建“一平台三可观”体系,指导各地整合客运、邮政等信息平台资源,实现人、车、路、货、站等要素精准配套,让客货邮联运“过程可观、位置可观、时效可观”。二是产业链信息联接。引导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经营主体,对接家庭农场、集贸市场、电商产业园、景区景点及旅游商品企业,加强产、运、销信息互通,全力推动客货邮与产业的深度结合。三是价值链效益联接。用足用好客货邮数据,及时掌握群众出行、寄递需求变化,动态优化班次线路和运力投放,破解运力供给与需求脱节问题,推动客货邮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
第四,坚持“三提升”,标准化运营管理。推动落实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指南要求,按照标准布设站点、线路,精心服务、保证品质。一是提升规范运营水平。以县域为单位,制定统一标志,选用适配车型,规范站点名称及车辆外观标识,结合当地交通、产业、民俗、文化等特色,打造标识性强、易于推广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服务品牌。二是提升试点示范效应。在全省选取15个县(市、区),作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加快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典型样板。三是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督促企业健全邮件快件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常态化排查整治安全隐患,鼓励引导运营车辆加装视频监控,推动农村客货邮运营管理更加安全、规范、便民。
在发布会上,河北省邮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巡视员金达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副总经理米伟,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赵江飞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
河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记者顾少卿: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邮政快递是重要组成部分,请问省邮政管理局在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上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将采取什么具体推进措施?
河北省邮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巡视员 金达旺
河北作为业务量全国第四的快递大省,地貌复杂多样,县域产业发达、特色农产品众多,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对于畅通城乡经济循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局会同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政企联动,深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取得积极实效。
一是加快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今年8月,省政府召开全省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部署推进会,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行动计划》,强调因地制宜推广复制典型模式,健全农村寄递邮体系,基本实现“县县有中心”。县域快递物流中心是客货邮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即在推动县级客运站在保留客运基本服务功能基础上的同时,转型为功能集约、资源整合、客货同网、统仓共配的快递物流中心,利用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
二是深入推进快递进村。依托农村客运网络线路多、覆盖广、通达深的“村村通”优势,组织邮政快递企业积极融入、主动对接,开通交邮快合作线路和乡村合作站点,实现运力资源互补互用。特别是在相对偏远地区,充分发挥农村客运网络优势,以及农村末端邮政服务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实现农村邮件快件收寄在村、投递到村。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4.08万个,1-7月全省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和投递量分别达到14.3亿件和12.3亿件,同比分别增长47.7%和23.3%,进一步畅通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既让农民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服务、提高生活便利度,也带动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发展,繁荣乡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拓展“客货邮+”融合发展路径。结合县域特色产业优势,强化多种模式的“客货邮+”建设。发展“农村客货邮+农产品流通”,开通农副产品定制化、季节性运输专线等特色线路,促进农产品上行,提高流通效率。发展“农村客货邮+电商服务”,提供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网上下单、一键送达”服务,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推动农村消费升级。发展“农村客货邮+旅游商品”,为特色景区产品、传统手工艺品外销提供经济、高效、便捷的“一站式”运输寄递服务。
下一步,我局将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协调相关单位和有关专家,加快编制《河北省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指南》。二是联合快递行业协会协调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框架协议具体实施,积极探索“客货邮+电商+农业+旅游+供销”合作模式。三是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深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广度和深度,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应有贡献。
问
中国交通广播记者王美一:
请问河北邮政分公司在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方面做了哪些亮点工作?成效如何?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副总经理 米伟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汇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形成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作为央企,积极践行职责使命,充分发挥邮政网络“点多、面广、覆盖乡村”的资源优势,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在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中取得了有益实践和发展成效。
截至目前,河北邮政分公司依托县域公交客运站、邮政处理中心、邮政营业网点、邮政便民服务站,建成的客货邮综合服务场站已达971处。其中:县级69处、乡镇367处、村级535处;全省交邮联运线路累计运营424条,交邮联运总里程达到1.8万公里;服务范围扩大至579个乡镇、9897个建制村。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探索实践,创新运营模式。近年来,河北邮政分公司打造了廊坊香河“县乡公交+邮件运输”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人民日报》《河北日报》等党报当日到村;保定“市县公交+快递”模式,实现了市县互寄邮件“当日递”,大幅提升县域物流服务能力。此外,还有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导、邮政公司主营、社会多方参与联动的“电商物流产业园+交邮联运”的青龙模式,助力电商农产品加快上行,石家庄行唐和高邑、邢台威县、衡水枣强政企联动“邮快合作+交邮联运”模式,邯郸武安“客货邮+文旅”等模式。这些多场景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实践,使广大农民群众实现了取件方便、购物方便、发货方便、读报方便,他们也享受到了与城市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二是强化科技赋能,实现信息管控。今年以来,河北邮政分公司在现有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合作模式基础上,加强信息技术创新。目前,自主开发“冀交邮”App小程序,这是一款客货邮应用管理系统,一期已上线运行,实现了人、车、货、站、线等信息全程可视及精准匹配,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物流组织效率,也提升了农村物流的信息化监管服务水平。
下一步,河北邮政分公司还将继续履行行业“国家队”职责,充分依托农村客运场站、线路,以覆盖城乡的邮政网络优势,整合快递资源,衔接客运班线。同时,我们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加快无人化场景应用,提升配送效率,成为客货邮融合发展的积极“践行者”、基础网络“提供者”,构建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上行的“双向快速通道”,实现“上行件当日出县、下行件当日进村”,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效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与多元化服务,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继续贡献河北邮政力量。
问
河北日报记者方素菊:
刚才提到,全省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现场会推广了威县经验,请介绍一下威县模式的核心创新点在哪里?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赵江飞
近年来,威县坚持以共享理念和改革思维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破解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与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难题,有效降低了全社会物流成本,畅通了城乡微循环。威县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核心创新点,集中体现为“三个突破性探索”:
一是顶层设计的机制探索。我们打破部门壁垒,明确“系统集成、协调联动”导向,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组长,交通、邮政牵头的工作专班,统筹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举措有机衔接、政策相互配套、要素相互支撑”的工作格局,实现从“各自为战”向“系统集成”的质变。
二是资源整合的模式探索。聚焦“县乡村三级联动”,构建起高效集约的服务体系:县级层面,建成标准化的客货邮分拣中心,实现6家快递企业联合分拣、集成配送;乡镇节点,对邮政系统成熟的站点和网络进行升级,建成16个融合公交、邮政、电商、快递等多元功能的分拣中心;村级站点,整合邮政代办服务、超市便民服务、电商服务等功能,布设522个“多点合一、一点多能”的客货邮服务站。在运力方面,充分用好城乡公交固定班次线路、边际成本低的优势,升级改造公交车18辆,开通融合线路16条,快递公司“打捆”支付运费,实现了一套设备分拣、一套体系配送,一套运力服务。
三是数字赋能的智慧探索。搭建客货邮数据中心,构建“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动态调配—全程监控”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创新打造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挥系统”和“智慧大脑”,实现快递包裹信息、客运车辆信息、快件跟踪信息、到站移交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智能匹配,推动管理端、客户端、快递端和驿站端高效链接。
威县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带来的“四方受益”成效显著:农村群众出行更加便捷,邮寄快件每单寄件费用降低40%;快递企业平均每件降低运营成本0.2元;公交公司经济效益提升,累计年增加收入180万元,自我造血功能增强,财政托底保障减少,预计到2027年公交公司可实现自负盈亏;地方发展方面,“客货邮”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链与交通网络深度融合,助销梨、葡萄、西红柿、食用菌等10余种农产品20余万件,销售额达1200余万元,有效带动5.5万农户、18万人就业创业、共享红利。
下一步,威县将进一步健全交邮快合作机制,完善农村物流寄递体系,促进“客货邮+电商”“客货邮+特色农业”等多业态融合,奋力书写新时代交通强省建设的威县篇章!
摄影 武家豪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