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康国光:医德永范 雅致生辉——读卢勇田老师《诤友书评集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0 05:40 1

摘要:与卢勇田老师的相识,实属机缘巧合。初次接触,我便被他的博学多才和文学积淀所打动,敬意油然而生。随着了解的深入,他那深厚的医学修养和严谨的从医之道,更是让我由衷地崇拜。以文化为桥梁,我们跨越了年龄的鸿沟,成为了忘年之交,正如他所说,是彼此的“诤友”。

文企融合 美美与共

医德永范 雅致生辉

——读卢勇田老师《诤友书评集锦》

与卢勇田老师的相识,实属机缘巧合。初次接触,我便被他的博学多才和文学积淀所打动,敬意油然而生。随着了解的深入,他那深厚的医学修养和严谨的从医之道,更是让我由衷地崇拜。以文化为桥梁,我们跨越了年龄的鸿沟,成为了忘年之交,正如他所说,是彼此的“诤友”。

说是诤友、好友、文友,可在我看来,我们二人之间似乎有着不小的差距。卢老师知识渊博,在医学领域造诣极高,医术精湛,成果斐然,兴趣广泛,且身形挺拔,气宇轩昂,浑身散发着儒雅的气质。而我,不过是个热爱文学的草根,闲暇时投身文学活动,偶得一些奖励,算是给自己的慰藉。我身材不高,长相普通,反应也不够敏捷,甚或有些木讷。这样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竟成了挚友,说起来着实令人难以置信。

起初,我和卢老师的交集并不多。在2024年的“我和兔博士的故事”征文活动中,他投送的系列口腔健康知识稿件,委实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也让我见识到他在医学领域扎实的理论功底。后来,因亲戚朋友有求医需求,我们的联系日益密切,渐渐成了无话不谈、有求必应的好友。

正如其他老师所说,卢老师就是我所认识的那般优秀。2025年3月以来,他发来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文稿图片,我在平台已编发7期。从配文、编图到设计版面、纠正错别字,每一个环节他都用心对待。记得上一次,文稿发布后,他第一时间发来消息,建议对段落之间留出空隙,方便浏览,避免视觉疲劳,效果也会更佳,我欣然采纳。还有一个字的不规范,他也发消息更正,可谓锱铢必较,严谨的文风让人感动。从这些便能看出,他对待事情十分认真。

在行医方面,他更是严谨细致。常有患者慕名而来,找他诊治,他总是耐心地为病人号脉,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书写处方和医嘱,专业地进行治疗,全程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对病人也没有任何嫌弃,他的敬业精神令人深感钦佩。

我带友人去就诊,他仔细叮咛注意事项,并在微信上逐一列出购置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和使用要领,我们再复诊时,当问起医嘱执行情况时,我疏忽了几个环节,他便毫不留情地指出:医嘱不是儿戏,必须严格执行。对此,我很是受教。

在他这里,我也见识到祖国医学的绝妙,他在临床上应用的经络穴封和耳穴压豆疗法更让我大开眼界。最惊喜的是,他把我写的《拼搏》读后感收录到《诤友书评集锦》一书,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鞭策。

《集锦》收录了18位好友的22篇书评文章诗词,同时,还录入卢老师原创诗词的33篇隶书作品和两篇文章,杠杠的书法临摹范本,难得的学习模板。

这里有众多的名人大咖,通读各位的留言评论,受益匪浅。其中大多数并不认识,留下深刻印象的有苏兆强老师,他是卢老师的学长,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会员,同时也是主任医师、教授、作家、诗人、书法家。他以长诗的形式娓娓道来,对卢老师的拼搏之路描述得淋漓尽致,刻画入微,令人叹为观止。临渭乡党师彦俊老师并不陌生,是未曾谋面的熟人,在这里相逢比较亲切。他的朋友杨明新(已故)老师是我平台的投稿文友,在我平台上有5篇写好友师彦俊的文章发表,师彦俊的榜书“中国龙”享誉海内外。而商子周老师,既是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又是业余文学作家,有数十万字散文、随笔和科普文章见诸报刊杂志,他与其兄著名杂文家商子雍、其弟著名诗人商子秦并称“商氏三杰”而蜚声长安文坛医苑。

在这里也能碰到熟人。我的平台名誉主编任朝辉兄长,是熟悉不过的好朋友,他有《最美东极行》《暖冬珠城》等系列文章刊发,是渭南市作家协会、渭南市诗词协会会员,2024年我们策划的“我和兔博士的故事”征文,影响广泛,收获27万多字的美文成果,并启动了2025年“福康杯”征文活动。闵荣波老师,是我加入临渭区作家协会的领路人,我们既是文友,也是挚朋,我们共同参加过送春联义写、家风家训义写义赠、采风和诗文分享诸多活动,他的书法作品堪称一绝。对,最近我平台《渭水之光》还专门刊发了他书写的大观楼长联,我也写了评语。看到陕西光华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亚利,我们也是熟悉的,之前和她的企业有过业务往来,工作中有过接触,我们是微信朋友。

翻看着各位高人的书评佳句,欣赏着卢老师的翰墨瑰宝,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文,慰藉心灵;人,谦逊可敬;道,绝技在身;德,和蔼友善;字,俊秀悦目。他,兴趣广泛,医学修养深厚,文学、书法、集邮、摄影等才艺众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是我仰慕所在。

卢老师发来他出版和收藏的各类书籍多达100余种,涉及文学、书法、医学等诸多领域,是图书馆、书屋首选的珍贵资料。他的书,要好好读、反复读、仔细品,像一壶浓茶,在沸水的翻滚中,幽香四散,沁人心脾,令人无法割舍。

莫道夕阳晚,为霞尚满天。年逾80的卢老师依然笔耕不辍,尚医崇文,为社会播洒余热,奉献爱心,是我学习的榜样。

2025.4.8

图片来自编辑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康国光,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出生于1970年3月,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向阳办人,文学爱好者,擅长通讯报道,2016年11月获全国“两学一做”有奖征文二等奖。渭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渭南市楹联学会会员、临渭区作家协会会员,《渭水之光》文学自媒体版主。

渭水之光

来源:汗滴化雨伴笔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