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四季里,她每天这样早出晚归的忙碌,却很少吐露什么心事,似乎顾不上歇息说话,能够记住挂在母亲嘴边的一句话——
文/曹利君
·
一年四季里,她每天这样早出晚归的忙碌,却很少吐露什么心事,似乎顾不上歇息说话,能够记住挂在母亲嘴边的一句话——
你们啥时候长大呢?
这时候母亲就伸手抚摸着你的头,好像你就是“你们”的代表。母亲的手总是那么厚重轻柔,把一种热度直接传导给你。这种温度和轻柔,带有某种魔力,叫你触电一般立即挺直了身子,并闪开来,叫母亲看到,你是不是在长?
有时候,树村姐姐跟你在门前小院子里疯闹,上来拍打你的脑袋瓜,若被母亲看见,立马提醒道:别拍了,那不是把弟弟拍矮了吗?
又说道:
弟弟比你小3岁呢,你说你一疯起来,不管不顾,没轻没重地,就爱挨拍弟弟的脑瓜。是不是手欠,老拍老拍,弟弟还能长个儿吗?
桂村姐姐一旁听了,就跑上来伸手捧住你的脸蛋儿,弄得你含不住口水。
感觉不是捧,是双手合力往起拔。
也不是拔,而是照着母亲喜欢的样子吧,叫你快点儿往上长,往高里长。
母亲那里看见了,又心疼起来,叫道:你当弟弟脑袋瓜,是土里埋着的大萝卜吗,这么使劲儿给薅!
你念书以后,学习到“拔苗助长”这个汉语成语,最先联系起来的是桂村姐姐捧你脸蛋儿。再过一万年,这倒是可以作为这条成语的一种出处。你想。
桂村姐姐听了母亲说话,急忙松开了手,揉了揉你的脸蛋,说道:我没把你拔疼吧?
母亲自言自语起来:你们两个姐姐,心疼弟弟也是没个好歹!
这位年长树村姐姐3岁,大你6岁的桂村姐姐,如今75岁了。世俗人生,总是相聚时短,分别日长。每次见了,她仍然会情不自禁地,上前来伸手摸摸你用剃刀刮得光光的脸。你也习惯桂村姐姐这样,只不过曲终人散,一个人那里沉思起来,就更加怀念过去的场景,在江边走过的那些日子了。
·
这一年夏天格外炎热。
母亲经常出现江边广场有树荫的地方,熟人们惊讶的不是天热,是母亲这时候鸟枪换炮,换了家什,不再用肩背挎笨重的木箱,而推着小车出来卖冰果了。
你也喜欢的不得了。
这个铁骨框架,刷着黄绿两色油漆的四轮手推车里,放上家里那口装米面的箱子,也重新涂过黄色油漆,用来装冰果。每天上货比先前多了一倍。再多一倍也装得下,可是,卖不出去,化掉了赔本,母亲还是不能上太多。
有了手推车,母亲精神也振作了许多。尽管车子不大。
轮子是铁的,车带是充气和实芯两种。母亲没要充气的那种,万一扎漏气也是麻烦。她说。
转过年来,到继父出现这个家庭时,实芯车带已经磨坏了一个,继父找来一根三角带替补,连接处用铁丝固定倒也能用。不过,不怎么好看。
毕竟不是原装。
这位从伊通河来到九站江边的母亲,倒是没嫌弃这车带变化,一口一个“中”啊,中用就行。
当初买这个没有轴承滚珠的小推车,若不是甲三楼里住的田大爷力挺,母亲还是下不了这样的决心。
来源:朋友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