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多动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尤其在学习方面,许多多动症孩子表现出学习缺乏灵活性以及存在认知障碍等问题,而早干预对改善这些状况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多动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尤其在学习方面,许多多动症孩子表现出学习缺乏灵活性以及存在认知障碍等问题,而早干预对改善这些状况起着决定性作用。
多动症孩子学习灵活性欠缺的表现
1. 难以适应学习方法的转变
多动症孩子往往在学习方法的调整上困难重重。例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习内容相对简单,通过死记硬背或许能取得一定成绩。但随着年级升高,知识复杂度增加,需要孩子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理解记忆、归纳总结等。多动症孩子却常常难以从单纯的死记硬背模式中转换出来。以背诵课文为例,他们可能一直沿用逐字逐句重复记忆的方式,而不会尝试先理解课文逻辑,再进行记忆,这使得学习效率极为低下,即便花费大量时间,学习效果仍不理想。
2. 课堂应变能力差
课堂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和提问方式多变。多动症孩子在面对突发问题或教学节奏的改变时,常常表现得力不从心。当老师提出一个需要快速思考、灵活作答的问题时,他们可能因为注意力分散,还未完全理解题意,就匆忙作答,导致回答错误。又或者在课堂讨论环节,其他同学提出新观点,需要孩子迅速做出回应并参与讨论,多动症孩子却可能还沉浸在自己之前的思路中,无法及时跟上讨论节奏,表现出课堂应变能力的严重不足。
3. 知识迁移困难
学习灵活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是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不同情境中,实现知识迁移。然而,多动症孩子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在数学学习中,他们可能熟练掌握了某一类型数学题的解法,但当题目条件稍有变化,或者将知识点融入到一个新的应用场景中时,孩子就无法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题。比如,学习了简单的行程问题公式后,在面对稍复杂的涉及多段路程、不同速度变化的行程问题时,多动症孩子往往感到无从下手,难以将基础公式迁移应用到新问题中。
多动症引发的认知障碍表现
1. 注意力难以集中
注意力缺陷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之一,也是导致认知障碍的重要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多动症孩子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任务上。他们可能在课堂上频繁走神,被窗外的小鸟、教室里的轻微声响等无关刺激吸引,导致无法完整地听完老师的讲解。做作业时,也常常心不在焉,写一会儿作业就开始玩铅笔、橡皮,或者被周围环境中的其他事物吸引,导致作业完成时间长,错误率高。这种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孩子对知识的接收和理解,是认知障碍的直观表现。
2. 工作记忆受损
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能力,对于学习新知识、解决问题至关重要。多动症孩子的工作记忆往往存在缺陷。例如,在听老师讲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时,他们可能在老师讲到中间步骤时,就已经忘记了开头的条件,无法在脑海中同时保持和处理整个解题过程中的信息。在背诵课文或单词时,由于工作记忆的不足,他们难以记住较长的内容,或者记住后很快遗忘,这极大地阻碍了学习效果的提升。
3. 执行功能障碍
执行功能包括计划、组织、自我监控等一系列高级认知能力。多动症孩子在执行功能方面存在明显障碍。在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时,他们可能缺乏明确的计划和步骤,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比如写作文时,没有提前构思文章结构、拟定提纲的习惯,而是想到什么写什么,导致作文条理混乱。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也缺乏自我监控能力,意识不到自己学习方法的不当或者出现的错误,难以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调整和优化。
早干预的重要性及方式
1. 提升学习能力
早期干预能够显著提升多动症孩子的学习能力。通过专业的认知训练,如注意力训练、工作记忆训练等,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孩子的认知缺陷。例如,采用注意力训练软件,让孩子进行一些专注度练习,像在规定时间内找出特定图案、追踪移动目标等,随着训练的持续,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会逐渐延长,在学习时能够更专注地听讲和完成作业。通过训练工作记忆,如进行数字广度、图形记忆等练习,帮助孩子提高对信息的存储和加工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上更具灵活性。
2. 促进大脑发育
在孩子成长的早期阶段,大脑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早干预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通过科学的训练和治疗手段,促进大脑相关区域的发育和功能完善。研究表明,经过早期干预的多动症孩子,大脑中与注意力、执行功能等相关的脑区,其神经连接和活跃度会得到改善。例如,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干预,包括行为治疗、认知训练等,多动症孩子大脑额叶的发育状况会有所提升,而额叶与注意力、计划、组织等高级认知功能密切相关,这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的认知障碍,提高学习灵活性。
3. 改善心理状态
多动症孩子由于学习困难、在学校表现不佳等原因,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早干预能够及时帮助孩子改善学习状况,提升学习成绩和自信心。当孩子通过干预在学习上取得进步,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时,他们的心理状态也会得到极大改善。例如,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支持,让多动症孩子在学习上获得更多成功体验,他们会逐渐克服自卑心理,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又会进一步促进学习灵活性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4. 干预方式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专业评估和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是干预多动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些药物能够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改善孩子的注意力、多动和冲动等症状。例如,常用的专注达等药物,可以有效延长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减少多动行为,为孩子的学习和认知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但药物治疗必须严格遵循医嘱,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包括家长培训、学校干预等方面。家长培训旨在教导家长如何运用有效的行为管理策略,如制定明确的规则、建立奖励机制、正确处理孩子的问题行为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学校干预则是通过与老师沟通合作,为多动症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如调整座位、安排合适的学习任务、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等,改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果。
认知训练:如前文所述,针对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工作记忆、执行功能等方面进行专门的认知训练。可以通过专业的认知训练机构,利用一系列科学设计的训练任务和方法,如注意力集中训练游戏、记忆策略训练、执行功能训练课程等,有针对性地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灵活性欠缺和认知障碍等问题。
多动症孩子在学习灵活性和认知方面面临诸多挑战,而早干预对于改善这些状况、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家长和社会应高度重视多动症孩子的早发现、早干预,通过综合运用药物治疗、行为治疗、认知训练等多种方式,为多动症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来源:宝华谈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