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米热古丽·麦麦提拿着刚刚出具的检验报告,脸上漾开笑意:“血糖正常了!”一个月前,她的血糖值逼近糖尿病临界线,情急之下来到卫生院向中医科主任努尔买买提·卡哈尔求诊。经过中药汤剂、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和科学饮食调整,不到一个月,她的血糖便恢复了正常。
9月11日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新疆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卫生院的国医馆里。
米热古丽·麦麦提拿着刚刚出具的检验报告,脸上漾开笑意:“血糖正常了!”一个月前,她的血糖值逼近糖尿病临界线,情急之下来到卫生院向中医科主任努尔买买提·卡哈尔求诊。经过中药汤剂、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和科学饮食调整,不到一个月,她的血糖便恢复了正常。
“在乡里就看好了病,花钱还少。”米热古丽对这次就医体验十分满意。
如今,新疆已基本建成覆盖“自治区—地(州)—县(市)—乡镇—村(社区)”五级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实现了地市级公立中医医院全覆盖,所有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均设立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基本实现全覆盖,超过9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中医药健康服务圈”悄然成形,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吃中药”的愿望正逐步成为现实。
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卫生院距市区仅20分钟车程,这里以中医药服务为突破口,在独立的两层国医馆内开展针灸、推拿、沙疗等32项适宜技术。步入诊区,古色古香的诊室里,中医养生口诀、药膳食谱、八段锦图解一应俱全,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艾草香。中医医师们或在诊台前诊脉,或在理疗床边施针行灸;中药房里,药师正将当归、黄芪等药材称量分装,煎药机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药香氤氲,沁人心脾。
在众多中医适宜技术中,最受欢迎的当数维吾尔医的贴敷疗法。该疗法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将药材粉碎研磨成药散,用于治疗骨科、妇科甚至皮肤科的相关疾病。
来自玉奇吾斯塘乡阿热吾斯塘村的吐拉甫·依米提,腰椎问题反复发作已有两年。以往疼痛时他自行贴膏药缓解,但这一次剧痛让他不得不卧床4天。CT检查显示,他患有腰椎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
卫生院中医科主任努尔买买提·卡哈尔给吐拉甫开具了十几种草药。每天,护士将草药细细研磨成粉,调成糊状,均匀涂抹在纱布上,再敷于他的腰部。“这药敷上热乎乎的,腰立马松快不少!”吐拉甫曾被腰椎间盘突出折磨得直不起腰,经过一周的治疗,腰疼明显缓解。
在推进分级诊疗的实践中,库车市医疗集团搭建起立体化培养体系:一方面选派基层医生赴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进修,助力基层医疗人才能力提升,推动专科医生向中西医结合的全科人才转型;另一方面,由库车市人民医院专家团队定期下沉,通过“以科包院”模式开展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全面提升基层医护人员能力水平。
随着中医药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效果的增强,卫生院人气日益旺盛。今年国医馆接诊量较去年翻了两番,农闲时日均接诊60人次,即便在农忙时节,日均接诊量也能达到30余人次。8月8日,新和县患者赵鸿天因脑梗死后遗症慕名而来。努尔买买提团队为他制定了集推拿、针刺以及其他传统疗法于一体的综合治疗方案。经过半个月治疗,效果明显。“现在手不麻了,腿脚也利索多了。”赵鸿天说。
在这里,中医药不仅用于治疗,还深度融入慢病管理。“我们要区分患者是已确诊还是亚健康人群。”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阿孜姑介绍道,对于即将发展为高血压或糖尿病的人群,卫生院通过中西医结合,依托32种中医适宜技术及TDP(电磁波理疗仪)、熏蒸治疗仪等设备,能避免患者进一步发展为慢性病。对已确诊的患者,采用耳穴压豆、穴位贴敷、中药泡脚等中医疗法辅助治疗,也有不错疗效。
在卫生院中医药文化展示厅,从道地药材分布到采摘、碾压、熬煮的全过程,都以实物、图文形式生动呈现,“药食同源”的理念变得可触可感。馆内还设有互动体验区,参观者可通过假人模型体验针灸,小朋友也可以尝试碾压药材,在趣味活动中接触中医药文化。卫生院还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五进”活动,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黄昏悄然降临,国医馆内的患者渐渐减少,但医务人员仍在忙碌——整理药材、消毒器械,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门外,几个孩子正嬉笑着模仿中医号脉的动作,稚嫩举止间,流淌着中医药文化绵延不绝的生机与活力。(苏璐萍)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