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编者按:这篇店访是2025年六月初去的。时隔两个多月的2025年8月6日,FOCAL Powered by Naim北京朝阳品牌体验店正式亮相北京艺术商圈。作为音频界的知名品牌,Focal与Naim联手构建的全球体验网络由此再添重要一环。这是该品牌在北京的第二
原创 陈建华 新音响New Audiophile 2025年09月15日
编者按:这篇店访是2025年六月初去的。时隔两个多月的2025年8月6日,FOCAL Powered by Naim北京朝阳品牌体验店正式亮相北京艺术商圈。作为音频界的知名品牌,Focal与Naim联手构建的全球体验网络由此再添重要一环。这是该品牌在北京的第二家门店,也是继上海、广州等地之后,Focal/Naim在中国市场深化布局的又一沉浸式声学艺术空间,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顶尖的高保真音频享受。开业当天,Focal/Naim集团总裁Cédrick Boutonet、北京时尚家影音科技有限公司的郑非、广州域丰音响总经理高松盛以及《新音响》杂志总编赖英智等嘉宾亲临现场,共同参与剪彩仪式,见证新店启幕。
初夏的北京朝阳区,漫步设计街,阳光透过梧桐叶隙洒在青石板路上颇有艺术光影感。这里毗邻798艺术区,有一栋并不醒目的黄褐色楼宇内藏玄机,这里以时尚设计、工业设计和文创产业为核心,定时举办国际设计周、艺术展览等活动。如果要找比较独特的标志性建筑,就是门口天桥上的“设计街”三个醒目大字。这栋楼宇墙外也没有什么音响类的醒目招牌,北京最大的FOCAL与Naim旗舰体验店便藏在这栋楼的二层。它不止是北京最大,更是全球最漂亮的FOCAL体验店,Vervent Audio集团总裁、FOCAL全球CEO Cédrick Boutonet先生亲临时,忍不住惊叹:“这是全世界最大最漂亮的FOCAL专卖店。”
这家店的店名叫“时尚家”,外面没有璀璨夺目的霓虹招牌,临街商铺的楼上只挂了一个不大的白底天蓝字“时尚家”看板。上得二楼,入店只有一扇玻璃橱窗陈列的音箱产品能看出是音响店,从玻璃橱窗右侧的玻璃门推门而入,仿佛一步跨入了静谧空间。这种闹中取静的“静音结界”,成了高端音响试听的绝佳环境。客户不必扯着嗓子交谈,也无需在车流声中分辨乐器的细节,沙发上一坐就能与音乐的节奏相融。
350平米的空间,只为声音服务
“时尚家”整店350平米的空间,进入“时尚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很大的门厅,红色特别版FOCAL DIVA UTOPIA有源高保真扬声器显得特别时尚,这里仿家庭客厅环境陈列和摆位,墙面的液晶电视上滚动播放的FOCAL与Naim的海报,藏着这两个分别是四十多年与五十多年老品牌的技术秘籍。门厅的陈列室与内间半开放式的综合听音室几乎连成一体,更像一座“音响美术馆”,展示架错落有致,FOCAL与 Naim的全系列产品如同艺术品般陈列:有的音箱覆着哑光黑钢琴漆,或木纹饰面里透着的温润,金属网罩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有的功放泛发着亮黑的金属质感,Naim的大多功放或数播产品体积都不大,却如同它们的声音一样透着坚实的温润。很多客户一进门就被这些富有先进数码音频技术的“老家伙”吸引,它们不只是产品,更是发烧圈的集体记忆。
往里走,那间5.6米×8米的“发烧房”最是特别。四十多多平米的空间尽管不算非常大,但能在北京寸土寸金的地方有这么一个黄金比例的听音室,是百分之九十九发烧友的目标。尽管这个发烧房里没有多余装饰,但墙面的哑光漆,地面铺着的地板,连天花板的吊灯都刻意为声学或者听音心理学而设置。橙红色的真皮影音沙发,除了为人体工学声音设计,可长时间坐下来欣赏音乐而不累外,也有调声的作用。在这个发烧房,房间底噪非常小,很安静,全套FOCAL与Naim旗舰器材表现出来的空间感与声场都非常不错,乐器有实体感,连铜管乐器的金属质感都带着“重量”。
主理人郑先生站在房间中央,指着四周以及吊顶说:“这空间没做复杂声学处理,反而让声音更‘诚实’。主要是声学空间高度3.2米,宽度5.6米,深度8米。长宽高比例为1:1.75:2.67(长:宽:高),接近黄金比例,可减少驻波和共振问题,提升声音传播的清晰度和空间感。坐在皇帝位上,5.6米宽刚好让左右声道形成最佳夹角,8米深又给低频留足了‘呼吸空间’,播放大编制音乐声压大而没有压迫感,客户听到的就是喇叭本身的实力。”
旁边的家庭影院房则藏着更多“声学小心机”。推开厚重的隔音门,一股淡淡的橡木香气扑面而来——原来墙面的软包用的是进口吸音棉,外面裹着意大利真皮,既隔音又防潮。郑先生用手指叩击墙面,发出沉闷的“咚咚”声:“原本40多平米的空间,为了隔绝外界杂音,特意在墙面与原墙体间留出30公分的空隙,填充了三层声学处理材料:最里层是减震隔音层,中间是吸声、扩散材料,外层是框架透声布,连门缝都贴了硅胶密封条。”经过这番隔音处理,如今只升剩下约30平米的空间里,六个深灰色真皮沙发像云朵般柔软,坐上去时能感受到恰到好处的支撑,这种弧度与柔软度是根据人体工学设计的,能让人在两小时观影中保持放松。
墙内的FOCAL高端定制喇叭像“隐形的演奏家”,藏在两侧墙以及后墙内、天花板上以及投影幕后方,以折实后30平米的空间,142英寸的投影幕无论是巨星演唱会还是电影大片,加上隐藏在投影幕后面、侧墙后墙墙内、天花板上的全景声系统,播放电影大片,无论是飞船穿越黑洞的轰鸣瞬间灌满房间,还是炮弹在“身边”爆炸,震得沙发扶手都在微微发麻,而女主角的低语又非常清晰柔和。“很多人追求大尺寸,但142英寸投影幕在这空间里,视角刚好覆盖人眼舒适区,再大就成了‘脖子累’,”郑先生的手指比划着,“高端系统,从来不是堆参数,而是让每一寸空间都为体验服务。”
让声音“有灵魂”的黄金搭档
FOCAL与Naim致力于让到店顾客置身于他们打造的高保真音乐世界,沉浸于纯净声音之美。为此,每一家Focal Powered by Naim旗舰店的陈设都根据环境条件设计过。“设计家”店里的主角,始终是FOCAL音箱与Naim功放的组合。这对跨越英吉利海峡的“搭档”,一个带着法式浪漫的精准,一个藏着英式绅士的沉稳,在安静的试听室里碰撞出令人沉醉的火花。而店里的组合不限定用FOCAL音箱与Naim什么功放的组合,无论预算如何,FOCAL与Naim的产品都能满足您的听觉需求,FOCAL乌托邦全系列的音箱与Naim全系列的数播和功放来说,“时尚家”都有。
比如Naim新经典 NAP 300系列数播与功放功放推动着FOCAL Scala EVO III这种顶级系列当中又有高性价比的组合是很多发烧友喜欢的。“时尚家”主理人郑先生特意给我播放了一段流行人声,歌手里的颗粒感瞬间浮现在眼前:唇齿相碰的细微摩擦、声带振动的温暖质感,甚至仿佛能听出录音时麦克风的位置——这种“穿透性”源于FOCAL独家纯铍膜高音、“W锥”振膜技术,既能承受大动态的冲击,又能捕捉敏锐的瞬态响应的变化。
“你再听听这套。”FOCAL Grande Utopia EM EVO + Naim Statement+的至尊组合相信近年很多发烧友都在展会上聆听过,但在安静的“设计家”旗舰店体验声音效果又比展会的声学空间或者说观众很多的嘈杂空间好上很多,当莱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的《狂想曲》响起,低频像有只无形的手轻轻按压胸口,却不闷不燥;高频的小号声亮得像刺破乌云的阳光,却不刺耳。
郑先生解释说:“Naim的厉害之处在于‘控制力’,它的推力不是蛮力,而是像太极拳——该发力时能掀起惊涛骇浪,该收力时能轻如鸿毛。你看这功放的散热片,是整块铝合金铣出来的,能在连续工作八小时后保持稳定温度,这就是为什么老烧友说‘Naim推FOCAL,像骑士配名驹’。”
这种“天作之合”在古典乐中尤为明显。FOCAL的中高频把钢琴的晶莹剔透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个音符都像水滴落在平静的湖面,泛开层层涟漪;而Naim Statement+这套巨无霸功放的低频处理让踏板的共鸣带着恰到好处的混响,仿佛置身于音乐厅第七排的最好位置。郑先生说:“FOCAL的‘鲜活感’和Naim的‘温润感’是互补的。法国人追求‘还原现场’,英国人讲究‘耐听舒适’,两者结合,既能让你听到指挥家抬手的细微动作,又能让你安安稳稳听完一整场音乐会。”
在北京高端圈的“隐形口碑”
在北京,高端影音系统的口碑往往藏在“圈子里”。不同于大众品牌靠广告刷屏,FOCAL与Naim是靠企业家、艺术家、资深媒体人这些“挑剔耳朵”口口相传攒起来的。口碑自然很好,但如今的音响系统可挑选的品牌很多,因此现在的音响店基本是做服务的。郑先生的手机里存着不少客户的反馈:一位客户说,他在店里听了半小时《柴可夫斯基交响曲》,当场就订了一套乌托邦系统,“比我在音响展上听的还对味”;一位导演朋友专门把剪辑好的电影片段拿到家庭影院房试听,“这里的声场比后期工作室还准,能听出混音时没注意的杂音”;甚至有位建筑师带了卷尺来,把发烧房的尺寸、角度、层高全量了一遍,说要在自家别墅复刻一个“迷你版”。
“北京人认‘实在’,”郑先生泡了壶龙井,茶香与音响的铜管乐的金属味在空气中交融,“高端客户不看广告多响,就看‘听着爽不爽’‘用着稳不稳’。”还有用户反应说听惯了FOCAL与Naim是声音,换别的总觉得少点什么。还有位做餐饮的老板,“连我儿子听的流行歌,用它推都比耳机好听十倍。”这种信任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客户为了挑一套合适的系统,每个周末都来店里泡半天,从黑胶听到数字,从古典听到摇滚,郑先生从不催促,只是默默陪着换碟、调音量,直到三个月后客户拍板:“就它了,听你的准没错。”
这种“耳朵传耳朵”的口碑,在高端圈子里像涟漪般扩散。有位上市公司高管带朋友来试听,朋友当场订了套系统;朋友又带同事来,同事成了新客户。郑先生说:“去年有个客户,光是介绍朋友来买系统就成了‘VIP’,我们给他的保养服务都是终身免费的。”客户这里的目的都一样:找一套能“听懂自己”的音响。
不只是卖产品,更是懂生活
店里的细节,处处透着对高端客户的理解。试听区的沙发旁,永远放着一个胡桃木小几,上面摆着三样东西:一瓶常温矿泉水、一块擦汗的纯棉方巾、一个静音计时器。郑先生说:“听音乐时口渴会分心,所以水要随时备好;大动态音乐可能让人出汗,方巾能避免尴尬;计时器是给‘较真’的客户用的,他们想知道同一首歌在不同系统里的表现差异。”连灯光都暗藏心思:白天用自然光,傍晚开暖光,夜晚调暗至“影院模式”,确保客户的视觉不会干扰听觉判断。
郑先生自己也是个“老发烧”,从1995年在卖JM lab(FOCAL前身)算起,三十年的经历让他不仅懂产品,更懂人。“以前卖音响,拼的是‘谁牌子硬’;现在卖高端系统,拼的是服务,懂客户想听什么。”郑先生的手指划过陈列架上的唱片,“你看这张《邓丽君金曲》,是特意为年长客户准备的;那张《电子音乐合集》,是给年轻人试音用的,连试音碟都得‘对味’才行。”
“设计家”这350平方的空间是郑先生自己买的,买下这空间的决策,也藏着对“长期主义”的坚持。郑先生说:“租房总担心房东涨租或收回,自己的房子就不一样了——想改隔音就改,想换陈列就换,连墙面粉刷都能选环保漆,不用担心甲醛影响音质。”去年重新装修时,他特意在天花板加了一层减震龙骨,连空调都换成了静音款,“现在即使外机在工作,室内也听不到一点杂音”。
店里的铺货更是舍得投入,光FOCAL的乌托邦系列就摆了多套不同配置,从入门级到旗舰款一应俱全,客户可以直接对比,不用凭空想象。这些投入看似“不划算”,却让客户感受到了诚意——有位客户说:“在这儿试听,比在自己家还舒服。”
这或许就是高端音响的终极意义:它不只是一个播放工具,更是生活态度的延伸。有人喜欢FOCAL的精准,因为他们追求极致;有人偏爱Naim的温润,因为他们享受松弛;而郑先生和他的店,就是帮每个人找到“与自己合拍”的那套系统。
喧嚣里的声音秘境
离开时“设计家”的时候,夕阳正透过楼上的窗户,在FOCAL喇叭的金属网罩上投下暖金色的光芒。楼下的设计街渐渐热闹起来,车流声、叫卖声、谈笑声交织成都市的交响曲,而店里的安静依旧。郑先生站在门口挥手告别,他身后的音响里,正播放着一首舒缓的钢琴曲,音符像泉水般在房间里流淌。
这栋藏在设计街楼上的350平米空间,早已超越了“音响店”的定义。它是高端影音爱好者的“秘密基地”,是新旧客户交流的“声音沙龙”,更是一个关于“热爱”的故事——从1995年的JM lab到如今的FOCAL,从巴可三管投影时代到智能家居浪潮,郑先生和他的店见证了中国高端影音行业的变迁,却始终守着一个初心:让懂声音的人,在喧嚣都市里找到一处能与音乐好好对话的角落。
或许,这就是高端的真谛:它不追求浮夸的标签,只在意“恰到好处”的体验;它不依赖广告的轰炸,只相信“耳朵传耳朵”的信任。而FOCAL与Naim的声音,便是这场对话里最动人的注脚,在设计街的楼上,继续诉说着属于声音的传奇。
正如FOCAL全球CEO Cedrik先生那句由衷的赞叹,这里不仅是全球最大最漂亮的FOCAL与Naim的专卖店,更是一个“音响艺术馆”。
来源:新音响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