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压低声音,带着兴师问罪的意味,“是不是你干的?就因为我们对梦瑶更好,你就用这种下作手段报复?”
图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
“苏晓,我们谈谈。”他语气强硬,带着不容拒绝的味道。
“我认为我们没什么好谈的。”我绕开他,准备离开。
“沈氏集团的内部网络昨晚遭到黑客攻击,部分数据泄露!”
他压低声音,带着兴师问罪的意味,“是不是你干的?就因为我们对梦瑶更好,你就用这种下作手段报复?”
我停下脚步,简直被这逻辑气笑了。我转过身,冷冷地看着他:“沈先生,首先,我对你们沈家的内部事务毫无兴趣。其次,”
我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嘲讽,“以你们公司那套老旧的、满是漏洞的防火墙系统,需要我这种‘高手’亲自出手吗?随便一个脚本小子可能都能进去逛两圈。”
沈父的脸瞬间涨红:“你胡说八道什么!”
“是不是胡说,您心里没数吗?”我毫不退让,“攻击来源IP查了吗?日志分析了吗?攻击手法是什么?勒索邮件还是数据窃取?什么证据都没有,就凭您丰富的想象力来指控我?”
我拿出手机,快速点开一个加密的日志记录APP,屏幕朝他晃了晃:“看清楚,昨晚八点到今天凌晨,我的所有网络活动记录、代码提交时间戳都清晰可查。需要我提供给您作为不在场证明吗?或者,您更需要我帮您分析一下,贵公司系统到底有多少个Common Vulnerabilities and Exposures?”
我的语速很快,吐出的全是专业术语,沈父显然听得半懂不懂,但我的镇定和有恃无恐让他动摇了。他脸色变了几变,最终只是狠狠地瞪着我:“最好不是你!否则……”
“否则怎样?”我打断他,“报警吗?我很期待。正好让网警来鉴定一下,贵公司的系统到底有多脆弱,以及,”我意味深长地看着他,“到底是谁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污蔑诽谤一个守法公民。”
沈父被噎得说不出话,最终重重哼了一声,转身上车离开了。
看着他远去的车影,我眼神微冷。看来,沈家的麻烦开始了,但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找一个方便的替罪羊。
真可悲。
不过,他倒是提醒了我。我拿出手机,给Z先生发了条消息:“项目第一阶段完成。另,发现一些有趣的关联漏洞,疑似与近期某本地企业被袭事件手法相似,报告中将附加说明。”
既然水已经被搅浑了,我不介意让它更清晰一点。
---
“守护者”项目圆满结束,丰厚的尾款到账,我的银行账户数字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这笔钱带来的安全感,远不如项目本身带给我的成就感。
我的报告不仅得到了Z先生的高度认可,其中关于新型攻击模式的预警和防御方案,甚至被他所在的圈子(我猜测是某个安全联盟或大型企业)列为典型案例分享。
很快,我的匿名ID在顶级黑客和安全顾问的小圈子里声名鹊起,几个更具挑战性、报酬也更惊人的项目邀请悄然递了过来。
我没有被冲昏头脑。我知道,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我想做的,远不止于此。
我找到了张涛、赵倩,还有另外两个技术过硬、值得信赖的同学。
“有个想法,”我把他们聚在实验室,开门见山,“我接了个大项目,一个人做不完,风险也高。有没有兴趣一起干?报酬按市场价,项目成了,另有分红。”
我简单描述了项目需求和难度。张涛的眼睛瞬间亮了,赵倩则有些犹豫:“这……我们能行吗?”
“为什么不行?”我反问,“A大计院最强战力都在这里了。技术问题我可以牵头,我们需要的是信任和协作。”
最终,我们五人小组成立了。我们给小组起了个中二的名字——“深空引擎”。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几乎泡在了实验室。争吵、调试、通宵、灵感迸发、再次争吵……汗水与咖啡因交织。我们利用这个项目练手,不断磨合。
最终,我们不仅提前交付了项目,获得远超预期的好评和报酬,更在这个过程中,碰撞出了一个绝妙的创意——一款基于新型算法和隐私计算技术的即时协作工具原型。
它的潜力,让我们都感到兴奋。
期末结束时,我不仅拿着顶尖的成绩单,还收到了来自硅谷某顶尖科技公司的暑期交流邀请函。而“深空引擎”小组的雏形和那个闪闪发光的创意,则为我们铺开了另一条更广阔的道路。
--
硅谷的三个月像一场高强度、高浓度的未来科技浸入式体验。
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最前沿的知识,接触着最顶尖的头脑和项目。
我的视野被极大拓宽,手中的技术也变得更具洞察力和创造力。
交流期间,我甚至机缘巧合下,用一个小巧思帮交流的公司解决了一个棘手的安全隐患,对方的首席技术官直接向我抛出了橄榄枝:“苏,毕业后直接来我这里,职位和薪水随你开。”
我微笑着婉拒:“谢谢,但我想,我或许更想自己搭建舞台。”
回国时,我的背包里除了纪念品,更多的是沉淀后的自信和清晰的蓝图。
“深空引擎”小组的核心成员到机场接我。一见面,张涛就激动地告诉我:“晓晓,你不在的时候,我们没闲着!基于那个原型,我们拿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金奖!还有天使投资人来找我们谈了!”
赵倩补充道:“而且,我们听说沈氏集团的情况很不好,之前的安全漏洞好像引发了连锁反应,丢了几个大单子,资金链好像都出问题了。”
我点点头,并不意外。一个依靠陈旧模式和人情关系、却不重视核心技术与系统安全的企业,在当下的时代浪潮中,被淘汰是迟早的事。
我没有回学校宿舍,而是直接让出租车开往高新区一栋崭新的写字楼。
“我们来这里干嘛?”赵倩好奇地问。
我拿出钥匙,刷开了一间小型办公室的门。里面宽敞明亮,基础办公设施齐全,窗外视野开阔。
“欢迎来到‘深空引擎’科技有限公司的临时办公室。”
我转过身,对目瞪口呆的伙伴们宣布,“硅谷的经历告诉我,时机稍纵即逝。我们的产品很有潜力,必须尽快成立公司,把它做出来。”
我用项目赚来的钱和一部分奖学金,支付了这里半年的租金和基础运营费用。
“现在,我们是真正的合伙人了。”我看着他们,眼神灼灼,“愿意一起,把这个‘引擎’真正点燃,冲向深空吗?”
回应我的,是几双同样燃烧着梦想和斗志的眼睛。
属于苏晓和“深空引擎”的时代,正式开始了。
而彼时的沈家,正焦头烂额地试图扑灭一场又一场因管理不善和技术落后而燃起的大火。
沈梦瑶依旧在她的社交平台上晒着限量款包包,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那份奢华,已渐渐透出一种强撑的虚浮。
我们的世界,正在飞速拉开距离。
“深空引擎”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我们核心五人组,我担任CEO兼CTO,张涛是技术总监,赵倩负责运营,另外两位同学分别负责市场和财务。
虽然初创艰难,但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眼里有光。
我们基于之前那个原型,开发出了一款名为“星链”的企业级安全协同平台。
它不仅解决了远程协作的效率和安全性痛点,其独特的隐私计算算法甚至能让合作方在数据不离开本地的情况下进行联合计算分析,这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几乎是颠覆性的。
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大学生创业的光环,我们很快拿到了第一笔不小的天使投资。产品内测版一经发布,就在小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几家之前接触过的投资机构纷纷主动找上门来。
然而,就在我们准备进行A轮融资路演的关键时刻,麻烦来了。
先是公司官网遭到密集的DDoS攻击,导致短暂无法访问。接着,我发现有人在试图渗透我们的测试服务器。
“手法很熟悉,”张涛熬夜分析着日志,眉头紧锁,“有点像之前搞垮沈氏集团的那波人,但更狡猾。”
沈氏?我立刻警觉起来。沈家如今江河日下,听说正在四处寻找救命稻草。难道他们狗急跳墙,想把我们的技术据为己有,或者干脆搞垮我们?
“加强防御,所有核心代码和数据库进行二次加密隔离。另外,”我冷笑一声,“给他们留个‘惊喜大礼包’。”
我在测试服务器里故意放置了几个看似是核心代码和用户数据的加密文件,里面却植入了特殊的追踪程序和逻辑炸弹,一旦被异常窃取和试图破解,不仅会反向锁定攻击源,还会释放无害但极具侮辱性的嘲讽代码——一只跳舞的像素小猪,并附言:“技术太菜,回炉重造吧亲!”
果然,两天后,攻击停止了。根据追踪程序反馈的IP和信息,源头直指沈氏集团旗下一个空壳科技公司。
同时,我接到一个中间人电话,语气傲慢地提出要“收购”我们公司,开价低得可怜,几乎是羞辱。
“不必了。”我直接拒绝,“告诉沈总,‘星链’不是沈氏那艘破船能装下的。有这功夫,不如想想怎么补补自己船底的洞。”
第二天,沈氏集团试图窃取初创公司技术未果反被嘲讽的消息,就在小范围的科技圈里流传开来,成了圈内一笑谈。
沈氏本就岌岌可危的声誉再受重创。
我们的A轮融资路演大获成功,估值远超预期。‘深空引擎’正式起航,而沈家,连我们的尾灯都别想再看到。
--
沈氏集团的崩溃比想象中更快。
技术落后、管理混乱、投资失利,加上这次窃取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合作伙伴纷纷解约,银行拒绝续贷。
大厦将倾。
就在沈氏宣布破产重组的前夕,一场激烈的争吵在沈家别墅爆发。
沈浩宇和沈梦瑶为了各自还能捞到的一点剩余财产撕破了脸。
沈父众叛亲离,面对即将到来的破产和家庭破碎,一夜白头。
这一切腥风血雨,我是在新闻上和通过赵倩咋咋呼呼的转述中得知的。
记者们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将沈家围得水泄不通。“豪门秘辛”、“真假千金”、“恶意调换”……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占据了八卦头条。
我看着屏幕上沈父憔悴狼狈的特写,沈梦瑶被狗仔围堵的惊慌失措,内心平静无波。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天道好轮回。
---
沈氏集团正式破产清算,资不抵债。
沈父因涉及多年前的一起商业欺诈和挪用公款案,证据确凿,锒铛入狱。
沈母出院后与他离婚,带着所剩无几的私房钱去了国外疗养,再无音讯。
沈浩宇试图卷款跑路,被警方在机场拦截,同样面临多项指控。
沈梦瑶则在一个雨夜彻底消失,有人说她去了南方一个小城,试图隐姓埋名重新开始,但那段众星捧月又骤然跌落云端的经历,注定成为她一生无法摆脱的梦魇。
曾经风光无限的沈家,就这样彻底烟消云散,成了人们茶余饭后一阵唏嘘的谈资。
而与此同时,城市最高的商业中心巨幅广告屏上,正循环播放着“深空引擎”公司的最新宣传片。
“星链”平台已成为行业新标杆,公司成功B轮融资,估值数十亿。 画面最后,是我们核心团队的合影,我站在中间,身后是璀璨的城市夜景,眼神自信而坚定。
屏幕下方,滚动着新闻标题:“科技新贵‘深空引擎’:从大学走出的独角兽”、“90后美女CEO苏晓的传奇逆袭”。
我站在楼下广场,抬头望着屏幕上那个光芒万丈的自己。
没有快意恩仇的狂喜,只有一种淡淡的、尘埃落定的平静。 我依靠的不是血缘,不是算计,不是掠夺,而是我自己双手敲出的代码、头脑中的智慧、和伙伴们的信任支持。 这条路我走得堂堂正正,无比坚实。
手机响起,是张涛催我回公司开会,讨论新产品的研发方向。
“来了。”我应了一声,最后看了一眼屏幕上的影像,转身汇入人流。
阳光正好,洒在前方“深空引擎”所在办公楼的外墙上,熠熠生辉。
来源:小蔚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