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持续深入推动“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提升患者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独山县人民医院通过系统化、个性化、全程化的多形式健康宣教,将健康知识转化为患者手中切实可行的健康行动指南。
为持续深入推动“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提升患者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独山县人民医院通过系统化、个性化、全程化的多形式健康宣教,将健康知识转化为患者手中切实可行的健康行动指南。
“健康宣教树”结出“健康果”。在医院的各个病区走廊上,都能看到一棵特别的“健康宣教树”。这棵树上挂满印有二维码的卡片,通过二维码链接丰富的健康宣教内容。通过扫码,患者和家属便能够观看健康宣教视频、阅读到各种资料。护士们会定期评估宣教效果,并解答患者家属疑问。许多患者表示,这种宣教方式非常方便,既节省时间,又提高了健康知识的获取效率。
电视变身“健康导师” 让宣教内容触手可及。各病区通过电视播放一系列健康科普视频,将复杂的医疗知识转化为直观易懂的画面。这些视频每天在患者休息时间循环播放,并根据季节变化及病区特定病种的需求进行动态更新。许多患者在医院病区观看这些科普视频后,纷纷表示:“没想到在病房看电视,还能学到这么多实用的疾病知识!”
空药盒变身“3D课堂” 解口服药难题。护理人员利用废弃药盒创新制作“3D口服药宣教墙”,既环保又实用,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理解用药知识,减少用药错误。
健康宣教栏上线 健康科普零距离。踏入医院各个病区,走廊的墙壁和护士站旁的健康宣教栏总是能吸引患者及其家属驻足观看。各病区精心设计一系列宣教栏,所有内容都紧密围绕患者的需求,辅以清晰的示意图和温馨提示,确保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都能轻松理解,成为病区内的“无声向导”,帮助患者在住院期间随时学习健康知识,为康复过程提供额外的支持。
病区“交流会”秒变健康“龙门阵”。各科室依据自身特色及患者需求,每月定期举办患者教育会议和工休座谈会。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患者不仅提升了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增强了预防疾病的意识,还促进了医患关系的融洽。
微信群宣教,架起医患“连心桥”。“我家距离这里有三四十里的路程,每次下来一趟需要一两个小时。现在有了微信群,我可以随时向医生咨询,心里更加踏实。”肾内内分泌科的王叔叔分享道。通过建立医患微信交流群,医务人员不仅能够解答患者的疑问,还通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向患者及其家属分享科普知识和日常护理技巧。患者们能够随时在微信群中与医务人员沟通,实现医患沟通从院内到院外的延伸,效地提升群众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出院随访 “健康顾问”一对一。出院并非医疗服务的终止,而是持续护理的开端。医院实施了“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对关键患者进行定期电话随访,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
“六进”服务 健康科普进万家。在社区和乡镇,专家们亲临现场提供免费的义诊服务,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检测血糖,并详细解答关于常见病防治的疑问;在机关单位,针对职场人群的特定需求,举办心理健康、慢性病预防等主题讲座,并分发健康手册。通过将专业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知识直接送到群众身边,惠及超过千人,有效地解决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下步,该院将充分发挥医护人员在健康科普和促进全民健康中的核心作用,持续深化“医患共参与”的健康促进模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活动,以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技术和人文关怀服务于广大民众。
来源 独山县人民医院
编辑 莫宇
二审 卢泰铭
三审 张发扬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