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东广播电视台的《今日关注》节目今年已经20岁了。几乎每一位进入栏目组实习或工作的00后小编面试的时候都会说:“我从小开始看《今日关注》,没想到今天见到(主持人)真人啦!”
广东广播电视台的《今日关注》节目今年已经20岁了。几乎每一位进入栏目组实习或工作的00后小编面试的时候都会说:“我从小开始看《今日关注》,没想到今天见到(主持人)真人啦!”
是的,这是一档“活了”并且“火了”20年的粤语新闻栏目,不止栏目本身,我们还有——广东全省第一的新媒体矩阵!
从2005年3月开播至今,它不仅自身活力满满、热度不减,还构建起广东全省第一的新媒体矩阵,实现了从传统电视大屏到电视和手机大小屏融合传播的华丽转身,成为广东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生动样本。
2021-2024年,今日关注融媒矩阵总播放量已超1400亿次。目前,《今日关注》各平台矩阵粉丝规模已超2864万,抖音号粉丝数量稳居广东省政务媒体号第一位。
2024年11月,今日关注抖音号、视频号在广东省委宣传部关于新媒体传播力的评价机制中均名列全省第一。
今年7月,今日关注视频号粉丝数量突破200万,是广东全省媒体中第一个粉丝数量超200万的视频号,开号不足3年,总阅读量超58亿。
2024年,《今日关注》针对广州市电动自行车无序暴增的乱象,推出重磅策划“十问广州电动自行车管理”。该组评论上榜中宣部三好作品“地方媒体好评论”。
《今日关注》还以“反诈版块”为主题参加第十二届广东省“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荣获全省一等奖(第一名)。栏目组也被命名为2025年度“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
这档刚刚过了20周岁生日的民生新闻栏目,到底是如何从“大屏端爆品”到“大小屏长红”的?
机制改革:轻装上阵,激活人才活力
“民生无小事,今日多关注”,这句深入人心的Slogan,见证了《今日关注》20年的坚守与成长。然而,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这档王牌栏目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大湾区著名地标为“今日关注二十周年”庆祝亮灯
2020年7月,广东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开启“采编分离”改革,为《今日关注》注入了新的生机。栏目组剥离了部分记者实现“瘦身”,借助“约单制”精准订制相关话题,这样可调度的记者和采访资源更加丰富了。
2020年11月,“今日关注融媒矩阵工作室”正式成立,打破了行政级别,大胆选拔年轻骨干担任负责人,赋予其选题审核、队伍管理等职责。通过项目化运作,重新分工、优化人力配置,以及特别津贴和奖励机制,这一系列举措让工作室轻装上阵,激发了优秀年轻人才进军新媒体的热情。不到半年,今日关注抖音号粉丝突破千万,成为全台首个千万级新媒体账号。
内容改革:创新思路,打造爆款传播
传统电视栏目向新媒体转型,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内容重构是关键。《今日关注》在选题、编辑、传播等方面大胆创新,并实现了从小屏反哺大屏的成功跨越。
《今日关注》虽以广东省内民生新闻为主,但在新媒体端,选题不再受地域限制,视野也更加开阔。例如,将外省交警公众号发布的车辆追尾视频制作成短视频新闻,引发网友对车辆预警功能的讨论,2天内观看量超1亿次,评论量达3.5万条。这种灵活的选题思维,让节目能够捕捉到更多热点,吸引了全国网友关注。
在短视频编辑方面,为增强感染力,团队打破常规,探索出“配乐优先”“双屏互动”等短视频剪辑经验。如《湖北恩施两小伙瞬间出手救下熊孩子》视频,采用先选配乐再精剪内容的方式,增强了视频的转折冲击力,累计观看量超2.4亿次,获485.7万网友点赞。
此外,抓人性共鸣,通过有感染力的细节,传播正能量,也是栏目的一大亮点。例如《东莞小伙瞒着妈妈带女友回家》视频,展现了广东人的包容好客,观看量达3.5亿次,超624万网友点赞。
除重大热点事件直播外,《今日关注》还对传统节假日、宠物展、动漫展等年轻受众感兴趣的活动第一时间进行小屏直播,平均每周3场以上。这种在地化、常态化直播,不仅丰富了新媒体内容,还提升了用户黏性和互动意愿,从而构建起稳定的粉丝增长机制。同时手机端的内容还反哺电视端,通过“从评论区找热点”这一选题改革思路,2025年7月,《今日关注》收视份额环比上升10.23%,8月环比升幅超过18.68%,实现收视逆势上扬。
技术应用:拥抱AI,提升生产效率
在AI应用方面,《今日关注》已将AI作为驱动生产变革的核心力量。2025年4月起,栏目开始推出AI主播说,成为矩阵号“随时待命”的主播。“AI主播搭子”们的加持,让融媒报道作品的产量迅速飙升,做到“分钟级”的内容产出。7月上旬,当基孔肯雅热“突袭”佛山,“AI评论员”第一时间启动——有疫情警示视频、有世卫专家警报,还有科普康复运动禁忌,几天之内,多条AI评论产品全网推送,触达全网超300万用户。
同时,AI主播也让真人主播更专注于高质量现场报道,如广交会“食在广州嘉年华”音乐美食节的特别报道,AI杨淇与记者杨淇的连线互动,生动有趣。通过“AI主播定速,真人定心”,目前,《AI主播说》合集更新至258集,总播放量达2亿,入选为2025年广电总局典型创新案例。
栏目还引入DeepSeek“AI审核”功能,在人工审核基础上,运用AI技术辅助识别错别字、争议点等,优化了内容生产的质控流程,进一步强化了融媒矩阵的可靠性、影响力和公信力。
语态改革:平等交流,增强亲和力
《今日关注》始终将观众视为“可对话的朋友”,栏目借鉴“带货主播”的“宠粉”概念,通过粤TV的米斗报料系统,通过报料有奖,吸引观众粉丝实时报料。
2025年7月,针对广东佛山等地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推出“举报蚊虫孳生点报料有奖”专题活动,累计收集报料信息300多条,推出电视和手机端作品40多条,阅读量超400万,推动问题的解决,彰显了主流媒体建设性舆论监督的力度。
团队每日还安排专人跟进网友评论,及时互动回复,并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进行二次创作。例如,2025年7月外省电梯坠落事件后,根据网友对应急处置方式的困惑,制作《电梯突发急坠或冲顶 我们该如何自救?》短视频,全网阅读量达1285万,体现了栏目对民生热点的快速回应和提供的专业指导。
坚守初心:监督底色不变,助力社会治理
《今日关注》收视率长期稳居广东城乡第一,关键在于坚持为民发声、建设性舆论监督。在小屏时代,这一底色依然鲜明。
2024年9月,针对广州电动自行车管理乱象,栏目推出年度策划《十问广州电动自行车管理》,连续10天推出26篇报道,深度剖析问题,引发社会共鸣,推动地方人大启动专项立法程序,最终出台了相关法规。该系列在抖音号播放量达3307万,评论《十问广州电动自行车管理 我们为什么一再“追问”?》获评中宣部2024年9月“地方媒体好评论”作品。
未来展望:全域赋能,共建生态
当前,广东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如火如荼,《今日关注》作为广东广播电视台千万级垂类大号矩阵,未来将持续加大向新媒体端的资源倾斜,通过内容创新、技术赋能、运营升级等多维度,从“媒体融合”迈向“全域赋能”,实现从传统媒体融合到系统性生态构建的跨越,继续为广东主流媒体融合发展增添新动能。
来源:传媒茶话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