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研究证实:染发或会致癌?专家提醒:黑色染发剂更加危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6 10:35 1

摘要:隔壁王阿姨最近有些郁闷。每逢换季,她总爱去小区理发店换个发色,用黑色染发剂把满头白发悄悄遮住,整个人看起来都精神了不少。可没想到,这次染发回家后,王阿姨头皮开始发红刺痒,过了两天还起了些疹子,她忍不住向家人抱怨:“怎么现在染发,反而不舒服了?电视说,染发还可能

隔壁王阿姨最近有些郁闷。每逢换季,她总爱去小区理发店换个发色,用黑色染发剂把满头白发悄悄遮住,整个人看起来都精神了不少。可没想到,这次染发回家后,王阿姨头皮开始发红刺痒,过了两天还起了些疹子,她忍不住向家人抱怨:“怎么现在染发,反而不舒服了?电视说,染发还可能致癌,这是真的假的?”女儿听了也担心,赶忙查起资料。这种“小事”,真的可能引发大麻烦吗?染发剂到底安不安全?尤其是黑色染发剂,真的有更高的健康风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貌似“美丽”的谜团。

不少人以为染发只是变漂亮,其实背后隐藏着健康隐患。染发成了越老越流行的“美丽工程”,可是大量研究逐步发现,染发剂中某些成分可能会引发皮肤炎症、增加过敏反应,甚至和肿瘤风险挂钩。有人说,黑色染发剂最危险,这到底是不是“杞人忧天”?维持形象的代价究竟有多高?尤其是第3个细节,很多人至今未重视——你知道每次染发与癌症之间,有无看不见的“化学反应”吗?

持续往下看,本文将通过真实案例和硬核数据,带你解开染发剂的秘密。到底染发与致癌有没有直接关联?黑色染发剂为何频频被点名为“高危”?科学防护有哪些可行做法?我们用最真实的答案,帮你守护每一寸健康。

染发剂的健康隐患:现象与科学分解

染发,几乎成了现代人“逆龄”的标准动作。数据显示,有近62%的中老年人每年至少染发一次,40岁以上女性群体染发率高达48%。不仅老年人,90后、00后也逐渐加入这场“发色革命”。

直观来看,染发本身并不等于危害,但染发剂的成分却让科学家和医生们倍感担忧。

染发剂常规分为暂时性、半永久性和永久性三种。永久性染发剂是风险最高的主角,据相关研究,这类产品中包含5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的中间体和偶联剂成分被美国国家毒理学项目(NTP)列为潜在致癌物。最常见的危险成分包括苯二胺、苯二酚、对苯二胺等,特别是黑色染发剂往往含上述物质的浓度更高。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曾把永久性染发剂列为“2A类可能对人体致癌”的物质。尽管如此,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证明染发剂直接导致癌症发生。但,风险的蛛丝马迹已在多项大型研究中陆续被捕捉到。

一项发表于《英国医学期刊》(BMJ)的历时36年、覆盖12.7万名女性的大型队列研究发现,常规使用永久性染发剂的人,在多种常见癌症(如肠癌、肺癌、血癌、肾癌等)的总体发病率并没有显著增加,但被证实,染发剂会导致皮肤基底细胞癌及乳腺癌、卵巢癌的患病风险有小幅增高

尤其是黑色染发剂,危害为何“更胜一筹”?

黑色染发剂致癌隐患:数据和细节,你不可不知

为什么黑色染发剂更加危险?这绝非危言耸听。

生物化学专家和皮肤科医生早已多次指出,黑色等深色染发剂中“苯胺类”有害物质含量远高于其他色系。其中,以对苯二胺(PPD)、间苯二胺、对苯二酚、重金属盐等最为棘手。这些物质不仅易致敏,还可能在皮肤吸收后增加遗传物质损伤的风险

北京武警总医院血液科主任李昕权曾公开表示,黑色染发剂中苯二胺含量往往是浅色染发剂的2-3倍以上,长期接触易引发慢性中毒、过敏性皮炎,甚至DNA突变。而研究显示,自然发色越深的人,使用深色染发剂的量就越大,风险叠加效应更明显

结合国外数据,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相关队列研究也发现:

自然发色为黑色的女性,霍奇金淋巴瘤的患病率高出非染发者21.3%;常用永久性深色染发剂的妇女,其乳腺癌发病率较未使用者高出9.2%;皮肤出现红肿、头皮反复瘙痒的染发用户,患慢性接触性皮炎的概率约为25.7%,而普通未染发人群约为8.9%。

近年来,国内外质检部门还查出多家品牌染发剂存在违规添加、超标事件,部分产品未标注成分、掺杂禁用原料,市场监管频亮红灯。

科学染发:降风险的五大措施,医生这样建议

既然风险无法完全忽视,是否意味着“不能再染发”?其实,只要科学选择方法、注重细节,完全可以把染发的危害降到最低:

优先选用相对安全的产品。皮肤科医生提醒,标记为“纯植物成分”的染发剂通常更安全,但仍需警惕标签成分。凡出现“酚”、“苯”、“胺”字样,基本可判断为添加了化学染料。不要盲信“无害纯植物”的包装承诺,一定要查验成分表

染发前做皮肤敏感测试。建议每次染发前,在耳后或前臂内侧小面积涂抹染发剂,观察24小时有无红肿、刺痒、皮疹,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

染发时皮肤找“保护膜”。在发际线、耳后等部位涂上凡士林、保湿乳液,可有效减少染色剂直接接触皮肤。

染发频次千万别过高。多项医学共识认为,健康成年人每年染发不宜超过2次,距离至少间隔半年,尤其中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女性应尽量避免或延长间隔。

染发后头皮护理不能少。避免日晒及清洗过度,选择温和洗护用品,减少头皮额外刺激。

此外,如有慢性皮肤病史、过敏体质、免疫力低下、或家族有肿瘤高风险人群,建议全面排查、谨慎使用染发产品。

务必警惕市场违规染发剂。选择正规品牌,通过权威渠道,主动查验国家相关检测信息和卫批号。

染发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但“美丽工程”不应以健康为代价。权威研究已证实,染发剂中的化学成分,尤其是黑色染发剂,确实存在增加某些癌症及皮肤病的风险。日常染发时,我们应优先选择安全、合规产品,做好防护措施,严格控制染发频率,避免长期、高频使用。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不要再用有高致癌染发剂,终于等到折扣,Herbatint纯植物有机染发剂介绍》 3.《两项研究证实:染发或会致癌?专家提醒:黑色染发剂更加危险》 4.《两项研究证实:染发或会致癌?专家提醒:黑色染发剂或许更加危险》 5.《长期染发会致癌吗?专家提醒:黑色染发剂最危险,有2点需注意》

来源:吴所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