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关闭边境义乌贸易吃紧:“一带一路”西线大动脉被切断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6 10:03 1

摘要:9月11日的早些时候,一批俄罗斯无人机,通过白俄罗斯领空,攻击了波兰。外电都加以了迅速报道。

钥匙

世界大战的钥匙,握在波兰总统手中。

9月11日的早些时候,一批俄罗斯无人机,通过白俄罗斯领空,攻击了波兰。外电都加以了迅速报道。

这是再明显不过的武装侵扰。说好听是“侵扰”,本质是武装入侵。半点都不来虚的。

俄罗斯一再玩火,在战争和入侵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离止损点那是越来越不靠谱。

普大帝幻想通过一次小规模、充满小孩子气的试探,摸出欧洲是否会真实的对其动武的底牌。

他打了波兰,据说同步也炸了克罗地亚。

他判断,北约的联合防卫条款只是说说的。毕竟从北约成立至今,都没有启动过该条款。再说欧洲各国不齐心,经济也不景气。

波兰现任总统卡罗尔·纳夫罗茨基(Karol Nawrocki)迅速做出反应。据外电信息,他在遭受袭击的4小时内判断完毕,迅速通知北约总部及各主要成员国,要求启动第四条款,即“联合防卫”条款。

波兰是名正言顺的北约成员国,要求执行第四条,合情合理。

此刻的这个国家,正值“主少国疑”。

卡罗尔·纳夫罗茨基今年8月6日刚宣誓就职,接替前总统安杰伊·杜达,开启为期五年的总统任期。

他的政策体现出强烈的民族保守主义、主权优先与反自由主义倾向,其强硬执政风格正重塑波兰。

普京认为这个新总统尚未熟悉政权,应该对他屈服。

可出于历史上对苏俄的恐惧,化为波兰强烈的抵抗意识,绝不妥协。波兰不做第二个乌克兰。

除了“激活北约”以外,这位总统第二项相关政令是陈兵四万,关闭波兰-白俄罗斯边境。

如此一来,中国“一带一路”危矣。

义乌

由于客户邀请存在天然的随机性,我每个月的出差形成随机数。

9月11日,我随机出现在了浙江义乌。得到波兰关闭边境的信息,我在惊愕之余,得出推论:中欧班列将受到极大影响。

波兰一个举动,蝴蝶效应传导到中国,就是贸易战的重压,一再重压。

义乌是最受打击的区域。

关闭边境的12小时之内,约90%途经该线路的中欧班列被迫中断,1/3从义乌发车。

中欧班列分为西线、中线和南线:

西线从中国义乌、西安等地发车,走西北走廊,西出经白俄罗斯,入欧洲首站波兰;

中线经里海,进入高加索地区;

南线过土耳其,入伊朗。

其中西线为主要线路。

中线和南线要么尚未完全打通,运力不足、成本更高、时效更长,要么是地缘政治情况恶劣,有战争隐患,都无法有效替代主通道。

波兰因军事紧张局势关闭边境后,西线“一带一路”这一陆路大动脉被直接切断,造成大量班列停运。

截止发稿日,大约有2000多列中欧班列停运,滞留白俄罗斯境内。后续班列依次滞留,影响多达8000多列。

不仅是中国出口到欧洲的货物受阻,欧洲输往中国的商品也面临延误。中欧班列每年运输货物价值超过567亿美元,中断对中欧贸易构成重大冲击,造成两大经济板块进一步脱钩,令中国浙江本土制造业更加雪上加霜。

俄罗斯虽然战术冒险不成,但成功把中国贸易路线拖下了水。

“一带一路”全线投资巨大,中国投入包括外交在内大量精力和资源。

《孙子兵法》云:“攻敌之所爱,攻敌之所必救”。龙尾破龙头,波兰四万兵马,就掐住了义乌的喉咙,令中欧贸易痛苦不堪。

中国还无法替代美国,人民币尚无法取代美元。

“一带一路”推崇的陆权统治,必须依托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目前它的弱点很明显,中国货通天下的黄金时代并未真正到来。

美国则继续渔利,推动北约各国出兵、出装备,武装乌克兰。

欧洲和俄罗斯越对立,也就意味着更加猜忌和疏远中国。

中国搭上一个深陷泥潭的猪队友俄罗斯,趋势总体对美国有利。

成本

影响贸易效果最大的变动要素,是成本。

历来是成本,始终是成本。

战争背后是经济,经济实质是贸易权、发币权和定价权。

中美两个大国,都想称霸,围绕着海权和陆权两种统治思想,展开激烈斗争。

五百年来谁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英国靠强大的海军称霸200多年,美国靠11个航母战斗群,维持着全球霸权。

但技术革命正在改变游戏规则。高铁网络改变了贸易物流的性价比,是中国和人民币的大杀器。

高铁网络使得陆运速度提升三倍,成本下降一半。

中欧班列,对中国制造业擅长的小商品、小五金、电气尤其友好。其运输成本约为空运的1/5,海运时间的1/3,惠及浙江、福建和两广各地轻工业,影响就业岗位多达18万人。

更关键的是时间价值。

重庆到杜伊斯堡海运要45天,铁路只需12天。

对高附加值商品来说,铁路已经比海运更有优势。2003年中欧班列全年只有80列,2023年增加到了1.7万列,十年增长200多倍。这不是补贴的结果,是市场的选择。

中国盼望一个陆权时代:

一旦西部铁路网建成,新疆向西连接中亚、欧洲,向南通过巴基斯坦到达印度洋,还有西藏向南连接南亚各国,整个欧亚大陆约45亿人口将被连成一体。

这个大陆经济圈一旦形成,海权的重要性就会大大下降。美国的航母再厉害也开不到陆地上,霸权基础就会被釜底抽薪。

陆基打法的弱点是地缘政治——遭到任何一个中间国家卡断,都能中止贸易流程。

原本通过铁路运输,每个标准集装箱从中国到欧洲的运费约为4000美元。

波兰边境关闭后,12小时之内,大量货物被迫转道海运。而后者费用应声翻了一番,约8000美元/箱。同时,运输时间也从原来的15天左右延长至一个月以上,进一步推高库存和资金占用成本。

宁波吉盛电器是浙江省生产洗碗机的头部企业,公司原计划通过中欧班列运送3000台洗碗机到德国和卢森堡。班列中断后只能选择海运,不仅运费翻倍,还面临交货延期风险。

应急

货物滞留白俄边境的生产商更惨。

班列滞留边境期间,每天产生滞留费、箱使费、仓储费等附加成本,都由生产方负责。

有欧洲零售商估算,货物每滞留一天,库存成本增加15%。若持续两周,部分中国制造企业将承受违约罚款,面临倒闭。

部分企业为赶交期,挤不上海运,只能选择空运应急,而空运成本是铁路的5倍以上,一单赔十单。

义乌业内人士对欧洲区今年业绩比较悲观,至少短期内恢复通行存在已不太可能,要取决于地缘政治局势是否缓和。

目前波兰的态度是拒绝了俄罗斯要求谈判的提议,看来是抓住这次战机,执意要打了。

中国已启动应急分流方案,如通过芬兰、拉脱维亚、土耳其等南线或北线绕行。

虽然能部分缓解运输中断,但这些替代线路运距更长、通关更复杂、运力有限,导致整体运输成本上升20%-30%。

例如,跨里海通道(经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耳其)虽可通行,但路程增加约1000公里,且需多次换装,也是比较麻烦,造成货损率较高。

义乌业内哀叹,如果一两个月内货物无法正常发出,中国货物将会集体缺席欧洲2025年的圣诞节,塑料松树、玩具、灯具、礼品等产业饱受重创。

截止发稿日,义乌到欧洲的小商品运输成本至少上涨了3倍以上,部分圣诞用品商户反映,定制的袜子、小饰品的利润被运费“吃掉”一半以上。

在义乌车站,我录制了一条中欧专列的视频。火车开得很慢,带有壮烈的气质,缓缓西去。前后26节编组,开出车站要一分多钟。

这条毫无特效的视频,在抖音播出,收到很多人的关注。

义乌你还好吗?小商品业还能扛多久?

贸易关联越少,和平希望就越小。

来源:互联网产经价值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