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复读9年后跳崖,父亲整理遗物时才知抽屉有7张985录取通知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6 09:49 2

摘要:林国栋双腿发软地跪在悬崖边,颤抖的手抚摸着儿子冰冷的脸庞,泪水滴在血泊中:

2019年6月25日,湖北省安陆县。

林国栋双腿发软地跪在悬崖边,颤抖的手抚摸着儿子冰冷的脸庞,泪水滴在血泊中:

“志强,你怎么这么傻啊...”

民警轻拍着他的肩膀,小心翼翼地递过那张皱巴巴的遗书:

“林老师,您节哀顺变,这是志强留下的,您看看。”

林国栋展开纸条,上面只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字:

“爸,我对不起你的期望,我真的尽力了。”

围观的邻居们窃窃私语着,“复读了9年啊,这孩子压力太大了。”

“到头来还是没考上大学,这不是把孩子给逼死了吗?”

林国栋猛地抬起头,愤怒地瞪着说话的人:

“你们懂什么?我儿子就是...就是运气不好!他很努力的!”

可话说出口,连他自己都觉得苍白无力。

27岁的儿子,复读了整整9年,连个像样的大学都没考上,最后还选择了这样惨烈的方式结束生命。

作为父亲,作为一个教了30年书的老师,他真的失败得彻底。

01

6月的安陆县闷热难耐,知了在梧桐树上聒噪地叫着,空气中弥漫着即将到来的暴雨的味道。

林国栋呆坐在县医院的走廊里,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

他手中那张薄薄的遗书已经被汗水和泪水浸湿得模糊不清。

妻子王素梅红着眼眶坐到他身边,声音哽咽得说不清楚:

“国栋,孩子已经走了,我们要坚强起来。”

“志强在天之灵也不希望看到我们这样。”

林国栋木然地摇摇头,眼泪又一次涌了出来:“都怪我,都怪我对他要求太严了。”

“可是素梅,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他就是考不上一个好大学?”

“我教了这么多年书,什么样的学生没见过?”

“志强智商不低啊,小时候还挺聪明的,为什么就是...”

话说到一半,他停住了,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这些年来,他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可是从来没有找到答案。

“你还说!”王素梅突然爆发,狠狠拍了一下他的胳膊,眼中的泪水止不住地流。

“你知道志强这些年过得多痛苦吗?27岁的人了,还跟一群十八九岁的孩子坐在教室里。”

“你知道他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吗?那些孩子都叫他'大叔',你知道不知道?”

林国栋被妻子的话刺痛了,他想反驳,想说自己也是为了孩子好,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这些年来,他确实对志强很严厉,但那都是为了孩子好啊。

他不想儿子将来过平庸的日子,不想志强长大后责怪他没有严格要求。

“我只是希望他能有出息...”林国栋低声嘟囔着,声音小得连自己都听不清楚。

王素梅眼泪止不住地流,声音变得尖锐:“有出息?你看看现在的结果!”

“我们的儿子死了,国栋!他死了!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了!”

这句话彻底击垮了林国栋,这个在学校里威严的老师,顿时卸下了所有的防备痛哭出声。

哭声在医院走廊里回荡,引来了路人同情的目光和窃窃私语。

“老林家的孩子跳崖了。”

“唉,复读了9年,压力太大了。”

“这父亲也是,对孩子要求太严了。”

这些议论声传到林国栋耳朵里,让他更加痛苦。

他抱着头,身体止不住地颤抖。

此刻,他觉得仿佛全世界都在指责他,仿佛所有人都在说他害死了自己的儿子。

也许,他们说得对。

志强的葬礼办得很简单,按照当地的习俗,在村里的小礼堂里摆了几桌酒席。

来的人不多,大多是林国栋的同事和一些邻居。

让人心酸的是,志强几乎没有什么同龄的朋友。

这些年来,他把自己封闭起来,除了去学校复读,就是待在家里埋头学习。

校长拍了拍林国栋的肩膀,声音低沉:“老林,节哀顺变。”

“志强这孩子我也看着长大的,小时候多聪明一孩子,真是可惜了。”

林国栋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声音嘶哑:“谢谢,谢谢大家了。”

“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

老同事们纷纷安慰着,但林国栋知道,没有什么困难比失去儿子更大了。

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家里显得格外冷清,那些熟悉的声音都消失了:

志强翻书的沙沙声,他走路时轻微的脚步声,偶尔传来的咳嗽声...

这些曾经让林国栋觉得理所当然的声音,现在再也听不到了。

林国栋坐在客厅里,望着志强平时坐的那把椅子,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这9年来和志强的点点滴滴。

每一个细节都那么清晰,每一次争吵都那么刺痛。

02

2010年6月25日晚上11点,那是志强第一次高考查分的日子。

一家三口围坐在那台老式台式电脑前,空气紧张得让人窒息。

电脑风扇呼呼地转着,发出轻微的噪音,但这噪音在当时听来都那么刺耳。

志强的手在键盘上颤抖着,半天才输入准考证号,手心里全是汗:

“爸,我有点紧张,手都在抖。”

“紧张什么?平时模拟考试你不是能考600多分吗?”

林国栋在一旁催促着,语气中带着不耐烦:“快点查,磨磨蹭蹭的,网页一会儿该卡了。”

王素梅在旁边安慰着:“儿子,没事的,考多少都是你努力的结果。”

当555分这个数字出现在屏幕上时,整个房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林国栋盯着屏幕看了好几秒,确认自己没有看错,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就这点分?志强,你平时不是能考600多吗?这是怎么回事?”

志强低着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叫,手还在微微颤抖:

“爸,我...我考试时有点紧张,数学有几道题没做完,英语作文也写得不好,发挥失常了。”

林国栋猛地站起来,椅子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愤怒地拍着桌子:“紧张?高考能紧张?”

“这是你人生最重要的考试!你准备了十二年,紧张能当借口吗?”

王素梅看到儿子委屈的样子,赶紧劝说:

“国栋,孩子已经很难受了,555分也不错啊,能上一本呢,比去年的分数线高不少。”

林国栋转头瞪着妻子,语气变得更加激动:

“不错?你看看隔壁老王家的小军,人家考了628分,要去北航了!”

“我们志强呢?这个分数能上什么好学校?什么好专业?将来能找到什么好工作?”

志强眼中含着泪水,紧紧咬着嘴唇,手指紧紧地握在一起:

“爸,对不起,我让你失望了。我真的没想到会考成这样。”

看到儿子这样,林国栋心中也涌起一阵心疼。

但他强压下这种情绪,觉得这个时候不能心软:

“失望是次要的,关键是你要知道努力。”

“555分,能上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毕业了能找到什么工作?你想过没有?”

当天晚上,一家人都没有吃好饭。

志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王素梅在厨房里偷偷抹眼泪。

林国栋则坐在客厅里抽闷烟,一根接一根。

三天后,志强主动找到父亲,眼圈还有些红肿,显然哭过:

“爸,我想复读一年,我觉得我还能考得更好。”

“我不想就这样去一个普通的学校,我想再试一次。”

林国栋听后反而有些欣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这就对了,男子汉要有不服输的精神,爸爸支持你复读。”

“明年一定要考个好学校!记住,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

那时候的林国栋充满了希望,他觉得志强终于懂事了,知道上进了。

他甚至已经开始憧憬明年志强考上清华北大时,自己在同事面前的骄傲了。

可是第二年,林国栋等来的依然是失望。

2011年6月26日,又是查分的日子。

这一次,志强垂头丧气地从学校回到家,连书包都没放下就说:

“爸,我又没考好,只考了540分,比去年还差。”

林国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手中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

“什么?540分?复读一年,你竟然退步了?”

“志强,你这一年到底在干什么?我花那么多钱给你找最好的复读班,你就考出这个成绩?”

“我...我可能真的不是学习的料。”志强的声音越来越小,整个人缩在椅子里。

林国栋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几乎是吼出来的:“不是学习的料?”

“我教了这么多年书,什么样的学生我没见过?”

“你就是不够用功!肯定是贪玩了!是不是偷偷看小说?还是和同学出去玩了?”

“没有...我没有玩,我每天都在学习...”志强委屈地解释着。

林国栋指着志强的鼻子骂道:“学习?你管这叫学习?”

“学了一年,退步了15分!你让我怎么相信你在用功?”

王素梅看不下去了,挡在儿子面前:

“国栋,孩子已经很努力了,我看他每天都学到很晚。”

林国栋冷笑:“努力?这就是努力的结果?”

“明年怎么办?还要继续复读?我不是开银行的,复读一年要花多少钱你知道吗?”

那天晚上,志强又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林国栋听到里面传来轻微的抽泣声,但他硬着心肠没有进去安慰。

他觉得这个时候不能心软,要让志强知道后果的严重性。

接下来的几年,这样的场景年复一年地重演,而且一次比一次激烈。

2012年6月,志强告诉父母自己考了520分,比前一年又退步了。

林国栋气得一个星期没跟他说话,每天回家都是阴沉着脸,连饭都不愿意和志强一起吃。

“这孩子到底怎么了?”林国栋在床上对妻子抱怨:“越考越差,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王素梅偷偷塞给志强200块钱:“儿子,去买点喜欢吃的,你爸也是为你好,别太有压力。”

志强眼含泪水,声音哽咽:“妈,我是不是很没用?是不是让你们丢脸了?”

“傻孩子,妈妈不嫌弃你。”王素梅抱着儿子,心疼得直掉眼泪。

2013年6月,志强声称只考了500分,连一本线都没过。

这一次,林国栋彻底爆发了。

“500分?500分!”林国栋抓起志强最心爱的篮球,狠狠地摔在地上。

“三年了!整整三年!你越考越差!我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篮球摔漏气了,志强跪在地上,眼泪止不住地流。

“你看看你的同学,人家都大学毕业了,有的都开始工作了,你还在这里浪费时间!”

林国栋指着志强继续骂:“你还有脸哭?你对得起我和你妈这些年的付出吗?”

“对不起...对不起...”志强跪在地上,一边捡碎片一边道歉,声音都哭哑了。

王素梅实在看不下去了,挡在儿子面前:

“国栋,你差不多得了!孩子已经够苦了!你看看他,都瘦成什么样了?”

林国栋指着自己的胸口,声音颤抖:“我苦?我是为了谁苦?”

“我一个当老师的,连自己儿子都教不好,你知道我在同事面前多丢人吗?”

“人家问起志强,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2014年到2016年,同样的剧本一遍遍地上演。

志强说自己一年比一年考得差,林国栋的失望和愤怒也一年比一年深。

家里的气氛越来越压抑,连说话都变得小心翼翼。

2014年,志强说考了480分;2015年,说考了460分;2016年,说只考了450分。

每一次,林国栋都会暴跳如雷,而志强总是低着头承受父亲的指责,从来不敢反驳。

2015年那次,林国栋指着志强大骂:“你这是在浪费生命!”

“23岁了!人家这个年纪都要结婚了,你还在这里考高中生的试!你不觉得丢人吗?”

“我...我再试一年,我一定能考好。”志强哽咽着说。

“还试?试到什么时候?试到30岁吗?”

林国栋冷笑:“我看你就是没有学习的天赋,认命吧!”

这样的争吵在这个家里不知道上演了多少次。

志强变得越来越沉默,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连吃饭都不愿意上桌。

他开始变得消瘦,眼神也失去了光彩,整个人就像被抽空了一样。

03

这些年来,邻居们对林家的议论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而这些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刺痛着这个本就脆弱的家庭。

最开始的两年,大家都很同情和理解:

“老林家志强复读,挺上进的,这孩子有志气,不甘心随便上个学校。”

“是啊,现在找工作难,多读点书总是好的。”

“林老师教育有方,孩子知道努力。”

到了第三、四年,议论声开始带上了疑惑和不解:

“怎么又复读?这都第几年了?是不是压力太大了?”

“这孩子是不是心理有问题啊?怎么越考越差?”

“老林对孩子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到了后期,议论已经变成了鄙视和嘲笑:

“27岁还在复读,这是我见过的最奇葩的事情。”

“老林这是把孩子给逼疯了,这样下去迟早要出事。”

“这孩子估计这辈子都考不上大学了,已经成了我们这里的笑话。”

“你们看,又背着书包去学校了,跟那些小孩子一起上课,多尴尬啊。”

每次听到这些话,林国栋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在同事面前一向很有威望,经常被请去做家庭教育的讲座。

可是现在,连自己的儿子都教不好,还有什么脸面?

更要命的是那些亲戚聚会,每年春节,各种聚会最难熬。

2015年春节,在大伯家的聚会上,堂弟家的小李刚考上了公务员;

表妹刚研究生毕业进了大企业,只有志强还在“准备高考”。

“小强,你现在在哪上学啊?”七大姑八大姨总爱问这种明知故问的问题。

志强脸红得像个苹果,低着头小声说:“还在...还在准备高考。”

“准备高考?”表姑装作很惊讶的样子:“你今年多大了?”

“24了...”志强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现场立刻陷入了尴尬的沉默,所有人都在偷偷打量着志强。

大家的眼神中有同情,有疑惑,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其他东西。

表姑尴尬地笑了笑,然后话题立刻转向了其他人:“哦...那加油啊。”

“小李,听说你在县政府工作,待遇怎么样啊?”

从那以后,志强再也不愿意参加任何家庭聚会。

每次有亲戚聚会,他都会找借口说要学习,躲在房间里不出来。

老同学聚会更是痛苦,志强的初中同学、高中同学,有的当了医生,有的做了工程师;

有的开了公司,甚至有人的孩子都上小学了。

而志强,还在为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而努力。

志强在同学微信群里从来不发言,即使同学们聊得再热闹,他也只是默默看着,从不参与。

偶尔有同学问起他的近况,他也只是简单地回复一个“还在学习”,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渐渐地,连同学们都不好意思再问了。

有一次聚会,同学们商量着要不要叫志强,最后还是算了。

“算了吧,叫他来也尴尬,大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是啊,他现在的处境挺尴尬的。”

“唉,当初他成绩挺好的,怎么就成了这样呢?”

志强成了彻底的“隐形人”,不仅在同学中,在整个社会中都是如此。

04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国栋和志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

曾经那个会撒娇的小男孩,那个会主动和父亲聊天的儿子,现在变得沉默寡言。

虽然同处一个屋檐下,可父子俩甚至可以几天不说一句话。

日常生活中的互动变得极其冷漠。

吃饭的时候,餐桌上经常是死一般的寂静。

志强不敢主动说话,怕说错什么又被父亲训斥;

林国栋也不知道该说什么,看到儿子就想到那些令人失望的分数。

“吃饭。”王素梅每次都要催好几遍,志强才会从房间里出来。

三个人围坐在餐桌前,只有碗筷碰撞的声音。

偶尔林国栋会咳嗽一声,或者王素梅会说句“多吃点菜”,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声音。

志强吃饭的速度越来越快,几乎是狼吞虎咽。

他吃完就立刻回房间,生怕在餐桌上多待一分钟。

林国栋看着儿子这样,心里也不好受,但他不知道该怎么修复这种关系。

每次想要主动说点什么,一想到那些考试成绩,话就堵在嗓子眼里说不出来。

父亲的冷嘲热讽变得越来越频繁:

“27岁的人了,还跟18岁的孩子一起上课,你不觉得丢人吗?”

“人家叫你大叔的时候,你心里怎么想的?”

“人家的孩子都结婚生子了,你还在这里啃老,你好意思吗?”

“我真是上辈子欠了你的,生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儿子。”

“你看看隔壁家的小王,人家大学毕业都工作三年了,每个月给家里寄钱。”

“你呢?还要我们养着你。”

每句话都像刀子一样刺在志强心上,但他只能默默承受,从来不敢反驳。

2017年春天,积累了多年的矛盾终于爆发了。

那天志强从学校回来,神情特别沮丧。

他坐在客厅里,鼓起勇气对父亲说:“爸,我不想复读了,我想去找个工作。”

“我真的累了,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

林国栋正在看电视,听到这话立刻关掉电视,勃然大怒:

“放弃?复读了7年就这么放弃?那前面的时间都白费了?钱都白花了?”

志强第一次对父亲大声说话,眼中满含泪水:“白费就白费吧!钱也不要了!”

“我真的考不上了!我不行!我就是个废物!我不想再给你们丢脸了!”

你知道就好!”林国栋冷笑着站起来:“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走到底!”

“你现在放弃了,以后怎么办?去工地搬砖吗?去餐厅刷盘子吗?一个高中生能干什么?”

志强绝望地哭喊:“那也比现在强!”

“至少我不用每天活在别人的嘲笑声中!至少我不用每天看到你失望的眼神!”

“你还有脸说我失望?”林国栋指着志强:“我怎么能不失望?”

“7年了!7年!你考出什么成绩了?你让我在同事面前怎么抬头?”

志强彻底崩溃了,跪在地上嚎啕大哭:“那你就当没有我这个儿子!”

“我死了你就不用丢脸了!我死了你就解脱了!”

听到“死”这个字,王素梅吓坏了,赶紧跑过来抱住儿子:

“志强,别说傻话!妈妈不要求你什么,你好好活着就行!”

但林国栋依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冷冷地说:

“死?你有那个胆子吗?你连高考都考不好,还敢死?”

2018年夏天,志强又一次“考砸了”,这一次,林国栋下了最后通牒。

林国栋看着儿子,语气前所未有的严厉:“志强,这是最后一年了。”

“你要是再考不上,就别回这个家了。”

“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再不行,你就自己出去混,别在这里浪费大家的时间。”

志强颤抖着问:“爸,如果我真的考不上呢?”

林国栋毫不犹豫地回答:“那就证明我林国栋没有儿子。”

这句话彻底击碎了志强心中最后一点希望。

从那以后,他变得更加沉默,整个人就像行尸走肉一样。

他开始出现一些奇怪的行为:半夜起来在房间里踱步,对着镜子自言自语;

有时候会突然大笑,有时候又会莫名其妙地哭泣。

王素梅发现了这些异常,多次劝丈夫:“国栋,志强的状态不对,我们带他去看看医生吧。”

但林国栋固执地认为:“他就是装的,想博取同情。等考上大学就好了。”

05

2019年1月到6月,是志强人生中最黑暗的几个月。

复读的第9年,连他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行,是不是真的没有读书的天分。

这一年,志强的状态特别差,他经常失眠,有时候一整夜都睡不着,就坐在床上发呆。

他的食欲也越来越差,本来就瘦的身体变得更加消瘦,颧骨都突出来了。

更严重的是,他开始出现一些自残行为。

有一次,王素梅发现他的手臂上有几道细细的伤痕。

王素梅问他怎么回事,他只是淡淡地说:“被猫抓的。”

但家里根本没有猫啊!

王素梅越来越担心,几次想和丈夫商量,但林国栋总是说:

“快高考了,别分他的心,考完再说。”

5月的某个晚上,志强做了一个噩梦。

他梦见自己考试的时候,所有的题目都不会做,试卷上的字都在扭动,变成了各种奇怪的符号。

他想要大声呼救,但发不出声音。

醒来时,他发现自己浑身都被汗水浸透了,被子都湿了一大片。

从那以后,这样的噩梦几乎每晚都会出现。

志强变得越来越恐惧入睡,经常到深夜还坐在书桌前装作在学习,实际上什么都看不进去。

6月7日、8日,高考的日子,这是志强的第9次高考,也是最后一次。

第一天考语文和数学,志强走出考场的时候,脸色苍白得吓人。

他整个人摇摇晃晃的,差点摔倒。

“志强,怎么样?”王素梅紧张地问。

“妈...”志强看着母亲,眼中满含泪水:“我可能真的不行了。”

第二天考英语和综合,志强进考场的时候,林国栋特意赶来送他:

“好好考,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志强点点头,但他的眼神已经没有了任何希望,就像一个赴死的人一样。

考试结束后,志强一个人慢慢地走回家,没有等父母。

他知道,这一次真的完了。

数学有好几道大题他根本没有思路,英语作文也只写了一半,综合更是一塌糊涂。

6月23日,成绩公布的日子。

志强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停留了很久,迟迟不敢点击查询按钮。

他知道,这个成绩将决定他的命运。

林国栋站在他身后,不耐烦地催促:“快点查!还磨蹭什么?该来的总要来的。”

王素梅在一旁紧张地搓着手:“儿子,没关系的,考多少都没关系。”

志强深吸一口气,颤抖着点击了查询按钮。

当505分这个数字出现在屏幕上时,整个房间陷入了死寂。

林国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凑近屏幕看了又看:

“505分?连二本线都没过?志强,你这9年都干什么了?你是在考试还是在睡觉?”

志强瘫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眼神空洞:“爸,我真的尽力了...我真的尽力了...”

林国栋彻底失控了,声音变得尖锐:“尽力?这就是你尽力的结果?”

“9年!整整9年!你知道我为你花了多少钱吗?”

“光复读费就十几万!你知道我在人前多丢脸吗?”

“国栋,别说了...”王素梅想要阻止丈夫。

林国栋指着志强,眼中满含失望和愤怒:“别说了?我为什么不能说?”

“你看看他现在的样子,27岁了,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是!”

“我死了以后,他怎么办?靠你养活他吗?”

志强慢慢站起来,声音平静得可怕:“爸,我知道我让你失望了。我知道我是个废物。”

“你知道就好!”林国栋冷笑:“但是知道有什么用?”

“你现在能干什么?高中都没毕业,连大专都考不上,你能干什么?”

志强看着父亲,眼中的光彩彻底消失了:“爸,对不起。”

说完,他走向自己的房间,关上了门。

那天晚上,一家人谁都没有吃饭。

志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林国栋坐在客厅里抽闷烟,一根接一根,整个客厅都被烟雾笼罩。

王素梅在厨房里收拾着根本没人吃的饭菜,眼泪止不住地流。

6月24日晚上,志强在房间里写下了那张遗书。

他坐在书桌前,拿着笔在纸上写写擦擦,写了很多内容,又都划掉了。

他想写自己这些年的痛苦,想写对父母的歉意,想写对生活的绝望。

但最后,他只留下了一句话:“爸,我对不起你的期望,我真的尽力了。”

写完遗书,志强把它压在台灯下,然后开始收拾房间。

他把书桌整理得干干净净,把床铺也收拾好,就像要出远门一样。

最后,他打开抽屉,看了一眼里面那些厚厚的信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那里面装着他这些年来最大的秘密,也是他内心最深的痛苦。

“也许,这样对大家都好。”志强轻声自语。

6月25日清晨5点,天还没有完全亮,志强悄悄离开了家。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轻手轻脚地打开房门,最后看了一眼这个生活了27年的家。

客厅里还有昨晚父亲抽烟留下的味道,厨房里还有母亲没有收拾完的碗筷。

这些平常的生活痕迹,现在看来都那么珍贵。

“爸,妈,再见了。”志强轻声说道,然后轻轻关上了门。

他走到县城后山的悬崖边,这里是他小时候经常和父母来春游的地方。

那时候的父亲多么慈祥,总是耐心地回答他的各种问题。

会蹲下来给他拍照,会和他一起放风筝,就像世界上所有的好父亲一样。

“爸,我走了。”志强对着远方轻声说道,眼中的泪水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希望我走了以后,你不会再为我感到丢脸了。”

太阳刚刚升起,远山如黛,一切都那么美好。

志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想起了小时候在这里的快乐时光,然后纵身跳下了悬崖。

06

志强的葬礼过后一个星期,林国栋才有勇气走进儿子的房间。

这一个星期里,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他每天晚上都会被噩梦惊醒,梦里全是志强的身影。

推开门的那一刻,他的心狠狠地抽搐了一下。

房间里整理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就像志强还在一样。

书桌上摆放得整整齐齐,被子叠得方方正正,连地板都拖得很干净。

这不像是一个要去死的人整理的房间,反而像是一个要出远门的人留下的。

房间里到处都是复习资料和试卷,数学辅导书、英语词汇本、物理习题集...

这些书有些已经翻得破烂不堪,有些还是崭新的。

书桌上堆满了各种辅导书,墙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英语单词,有些纸张都已经黄了。

林国栋慢慢地翻看着这些资料,每一本书都让他想起志强埋头苦读的身影。

这孩子真的很努力啊,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学习,从来不出去玩,连电视都很少看。

即使是过年过节,他也很少放松,总是在学习。

林国栋抱着一摞试卷,眼泪又一次涌了出来:“志强,爸爸对不起你...”

“你这么努力,为什么就是考不好呢?”

他发现志强做过的试卷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笔记。

有些错题被反复做了好几遍,有些知识点被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

这些都说明志强真的在用心学习,真的在努力。

收拾到书桌的时候,林国栋发现最下面的抽屉锁着。

他记得这个抽屉从小就是志强的“宝贝箱”,里面放着他收集的各种小玩意儿。

林国栋找来钥匙打开抽屉,期望能找到一些志强小时候的回忆。

但出现在他眼前的,却是厚厚的一叠信件。

这些信件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上面的邮戳显示着不同的年份。

林国栋好奇地拿起最上面的一封,发现是一个厚实的信封。

而奇怪的是,上面竟然印着“北京理工大学”几个大字。

心脏突然剧烈跳动起来,林国栋的手开始颤抖。

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又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测。

他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手指都在发抖,而随着里面的东西露出来,他更是浑身失力!

来源: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