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清明假期,重庆地区的市民或许能够看到一辆身披涂装的黑色SUV带着这些字样招摇过市。当然,如果恰巧人在位于江北区的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附近,则目睹的几率就更要大上许多。
“东风+?+华为”,“领先不止一代”,“四年磨一剑”,“华为最强智驾”。
这个清明假期,重庆地区的市民或许能够看到一辆身披涂装的黑色SUV带着这些字样招摇过市。当然,如果恰巧人在位于江北区的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附近,则目睹的几率就更要大上许多。
新车谍照被拍并不稀奇,但车身上印着这么多“核心机密”的谍照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东风与华为合作新车的一次未上市先热身的创意营销行动,这些写在车上的线索全部都是希望外界关注的焦点,但更多信息则在车身涂装之外,留给大家的是更多的想象空间。
东风长安加速融合,华为成最强“粘合剂”?
虽然没有直接给出“?”所指代的车企名称,但停在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门前的新车几乎已经把答案送到了我们面前,东风+长安+华为,将是这一新车所属的最合理答案。
这样一来,东风与长安之间的战略重组问题又一次摆上了台面。自今年2月两大央企公开披露重组初步方案并完成一系列人事变动后,外界对东风与长安的重组动态始终给予特别关注。
在3月28日的2024年业绩沟通会上,东风集团披露重组工作已推进至技术共享与产能协同阶段。双方联合投资360亿元建设固态电池超级产线,单位产能成本下降41%,并计划2026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全系标配。
一天后,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正式宣布,对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三家整车央企实施战略性重组,目标直指“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掌握自主核心技术、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级汽车集团”。
至此,双方在重组上的进展还聚焦在组织和供应链层面,由于此前曾有声明称彼此将保存品牌独立性,因此外界对其重组现阶段落实到终端产品抱有的期待并不高,但如今东风方面释放出的信息却让外界对二者在技术协同领域的深层合作形式有了更多遐想。
一言以蔽之,东风与长安之间的融合,或许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更快、更深入。
岚图还是“第六界”?新车身世扑朔迷离
除了背后所暗示的两大集团融合进展之外,这款新车本身还有诸多疑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便是它究竟属于哪个品牌。从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岚图或是传说中的“第六界”都有一定可能。
首先来看新车属于岚图品牌的可能性,从外观来看,这一SUV无论是前脸层次感、贯穿式大灯组及修长的车身线条,与岚图Free的设计风格都有颇多相似之处。
根据岚图的规划,2025年的确有一款代号为H77的旗舰大型SUV上市,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4.0)+鸿蒙座舱”,与新车尺寸及标语都能对上。
此外,新车虽然释放出了东风与长安协作的暗示信息,但东风显然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明牌,这样的安排放在东风自主品牌岚图的宣传上更加合理,长安作为辅助提供部分新能源方面的技术支持,符合该款车型设置的悬念。
不过,对于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来说,自然希望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对于东风与长安来说,与华为的合作都不涉足智选车项目,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错失了爆款时机。
如今,随着上汽入局智选车业务,华为解除“四界”封锁,长安与东风是否会寻求更深层次的合作机会,尤其是二者合体形式下的全新品牌,将是外界所关注的重点。
从这一点来看,新车既然已经打上了三方合作的标签,又有“华为最强智驾”等buff的加持,作为三方合作的新形式也未尝没有可能。
就在不久前,引望刚刚完成了重要人事调整与股权变更,徐直军(华为轮值董事长)任董事长,余承东(原车BU负责人)与朱华荣(长安汽车董事长)任副董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阿维塔与赛力斯均持有10%股份,但副董事长一职却只有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兼任,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的名字并未出现,这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长安汽车将在引望占据核心位置的猜测。
因此,对于华为而言,关于汽车业务的战略调整也正处于关键阶段。在汽车领域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华为隐于幕后的设想还有较大差距,“含华量”的高低仍是市场号召力的主要判断标准。
未来,在完全独立于华为主体之外的新公司引望框架内,华为必须探索一条更加能够使其摆脱路径依赖的发展通道,借助与广汽、上汽以及东风长安可能的新形势合作或许会是重点之一。
整体来看,东风、长安与华为三大巨头之间的两两排列组合已足以令人兴奋,三者若能紧密联合,则有望形成“央企制造+智能化技术+生态协同”的超级组合,最终形成2+1>3的效果。
站在特朗普掀起的全球贸易巨震的风口上,加速融合,提升竞争力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任何国家最紧迫的任务,我们也期待能够尽快看到更多快速的行动和实际的成果。
来源:车壹条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