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推介|品味经典——孙绍振教授赠书专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6 09:43 1

摘要: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近期荣幸收到文学院孙绍振教授捐赠的一批个人学术著作,涵盖文学解读、幽默理论、散文研究等多个领域。孙绍振教授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文艺理论领域的杰出学者,其著作以独特的视角、犀利的洞察和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引领读者深入文本,感受文学之美。本次捐赠的

阳光明媚 春日正好

THE WIND OF SPRING

spring·我喜欢春天

✦ 一起去春天旅行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近期荣幸收到文学院孙绍振教授捐赠的一批个人学术著作,涵盖文学解读、幽默理论、散文研究等多个领域。孙绍振教授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文艺理论领域的杰出学者,其著作以独特的视角、犀利的洞察和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引领读者深入文本,感受文学之美。本次捐赠的书籍既是孙教授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理解中国古典与现代文学的重要桥梁。

01《演说经典之美》

著者:孙绍振

出版社: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25

索书号:I217.62/SS23/1:2

馆藏地:福师文库(旗山)

内容推荐:

本书是孙绍振教授在东南大学的学术演讲实录。全书以“另眼看经典”为核心理念,通过多元视角对多种文类、多位著名作家的作品做了独到细致的分析,如“另眼看曹操”,“亲眼看宋江”,“法眼看武松”,“复眼看鲁迅”,“冷眼看钱钟书”,“正眼看徐秋雨”。作者演讲睿智风趣,妙语连珠,课堂讲演风格与学术思辨融合,形成独特的“口语化学术表达”,兼具很高的学术深度与可读性。

02《古典散文解读全编》

著者:孙绍振

出版社: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25

索书号:I217.62/SS23/1:4

馆藏地:福师文库(旗山)

内容推荐:

本书是孙绍振教授对60多篇古典散文的深度解读,结合宏观与微观分析方法,探讨散文的立意、论证、文体特征等核心要素。书中指出,传统散文教学常聚焦句法、修辞等细节,但这些特点与文章体裁密切相关,需从整体结构入手。例如,《陋室铭》:以“陋”为美,展现简朴生活的诗意,书中孙绍振教授以深邃的目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古典散文世界的门窗,对解读经典和写作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03《文学创作论》

著者:孙绍振

出版社: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25

索书号:I217.62/SS23/1:18

馆藏地:福师文库(旗山)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国当代文艺理论领域的重要著作,全书以形象构成与生活的矛盾为切入点,通过辩证方法论揭示审美形象中感觉、语言、逻辑的错位关系,构建涵盖表层意象、中层意脉、深层文学形式的三维立体结构体系,并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析方法。书中对百位作家和中外百部经典文本进行微观分析,提出“创作无理论”的破局观点,强调艺术积累、灵感思维、形象思维等核心议题。

04《经典小说微观分析》

著者:孙绍振

出版社: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25

索书号:I217.62/SS23/1:6

馆藏地:福师文库(旗山)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四辑,以经典小说为研究对象,运用还原法、关键词分析法等工具,从情感逻辑、心理错位等维度剖析文本深层审美逻辑。书中通过经典小说个案分析、人物解析和艺术技巧探究三个维度,揭示小说创作规律,涵盖《社戏》《祝福》《项链》等中外小说作品,并延伸至《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的审美特征诠释。

05《当代散文理论的基础:审美、审丑、审智》

著者:孙绍振

出版社: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25

索书号:I217.62/SS23/1:16

馆藏地:福师文库(旗山)

内容推荐:

本书由孙绍振文集中的部分内容整合而成,涵盖当代散文理论建构的观念和方法、余秋雨现象: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西部生命》和文化人格的荐购等,聚焦当代散文的审美、审丑、审智三个维度。作者御用哲学方法论,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理论建构,详细解析了现当代散文的叙事策略与抒情技法,构建了系统的散文解读理论体系。

06《从月迷津渡到月迷竞渡:古典诗歌微观分析谱系》

著者:孙绍振

出版社: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25

索书号:I217.62/SS23/1:8

馆藏地:福师文库(旗山)

内容推荐:

本书延续了孙绍振教授经典作品的解读方法,进一步深化了对近百篇经典诗词的微观分析,全书分为七辑内容:古典诗歌欣赏基础;经典诗词个案研究;古典诗词常见主题分析;古典诗词传统意象分析等,书中通过个案研究,系统梳理了古典诗词的创作规律与艺术特征,尤其注重对《诗经》《楚辞》等经典作品的深度。

07《聚讼诗话评论》

著者:孙绍振

出版社: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25

索书号:I217.62/SS23/1:19

馆藏地:福师文库(旗山)

内容推荐:

本书是有关诗歌审美特征的争论选辑,全书分三编,约八十题:上编侧重于理论上的争辩,聚焦诗文文体差异、诗教功能等理论命题;中编是诸多案例的歧解,解析咏史、咏物等创作案例的阐释分歧;下编为若干问题的讨论,探讨诗歌批评方法论及经典评价争议。孙绍振教授的评注贯穿全书,他以现代理论视角重新审视古典诗话词话中的争议,既保留了文献原貌,又揭示了中国诗学的独特性。

08《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著者:孙绍振

出版社: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25

索书号:I217.62/SS23/1:17

馆藏地:福师文库(旗山)

内容推荐:

本书是孙绍振教授关于新时期诗歌创作理论的系统性总结,主要收录了作者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对新诗发展的评论。本书共分为五辑,内容包括:崛起论;“崛起前”诗论;新诗评说;新诗序;经典文本微观分析,书中系统梳理了朦胧诗的美学突破与历史价值,该著作被视作中国当代诗学理论转型的标志性成果,孙绍振教授在书中提出的“探险式诗风”等理论,至今仍影响着中国当代诗歌创作与批评领域。

孙绍振教授的捐赠丰富了福建师大图书馆文学理论的馆藏,也为我校师生提供了更优质的学术资源与阅读选择,现这批赠书已被福建师大图书馆旗山校区的福师文库收藏,在此衷心感谢孙绍振教授对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事业的大力支持。

以上仅为孙绍振教授所赠著作的部分掠影,文末附上孙绍振教授此次捐赠的完整书单,我们诚挚推荐读者深入品味,感受经典文学的深邃与魅力。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