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4年3月27日,跟往常一样,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但在默默的期待中,这一天显得格外漫长。傍晚时分,喜讯终于自遥远的大西南传来——在成都召开的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四届二次会议上,滨州师专改建为滨州学院获全票通过!消息就像一股春风吹遍了校园,人们脸上笑容荡
2023年,教育部发函同意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
2004年3月27日,跟往常一样,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但在默默的期待中,这一天显得格外漫长。傍晚时分,喜讯终于自遥远的大西南传来——在成都召开的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四届二次会议上,滨州师专改建为滨州学院获全票通过!消息就像一股春风吹遍了校园,人们脸上笑容荡漾。学校门口很快挂出了“热烈庆祝滨州学院申办成功”的大红横幅,校园内响起了喜悦的鞭炮声……
>>>筹建滨州学院是滨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在时间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布局的调整,中国的高等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对于1958年建校,有着较丰富办学经验和较强办学实力但同时又受到诸多因素限制的滨州师专来说,这既是大好机遇,又是严峻挑战。滨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2000年将滨州师范专科学校、滨州教育学院、滨州广播电视大学实质性合并,整合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但学校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首先,学校三点办学的格局和校园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不足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学校的发展。二是由于长期从事师范教育,服务面狭窄,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办学层次低,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因此,滨州师专改建为滨州学院,是滨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基础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全市人民多年来的迫切愿望。
2001年9月,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新世纪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申请改建滨州师专为滨州学院。鉴于滨州师专校园面积小,市委、市政府决定,按照国家规定的万人大学标准,在新城区划拨土地1365亩,筹建滨州学院。一场拼干劲、抢时间的大会战开始了。
>>>建设新校园的每个日子,都凝结着艰辛和汗水
2001年深秋,滨州学院筹建领导小组全面展开工作。2002年8月8日,滨州学院建设工程奠基典礼在新城区隆重举行。
根据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确立了这样的办学定位:立足滨州,面向黄河三角洲,辐射山东及周边地区,主要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持师范教育特色,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举,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并举;实现从单一的师范类教育向多科性教育转变,从文、理为主向文、理、工、经、管五大学科为主转变,把学校逐步建设成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
建设万人规模的多科性大学的目标确定了,全体教职员工迸发出极大的热情和干劲。大家积极参与学院建设,首批集资3000多万元,解决了新校园建设启动资金的燃眉之急;学校建设一线工作人员从2002年春进驻工地,一直到2003年8月一期工程完工。
2003年8月23日,学校实现整体搬迁,掀开了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学院申办成功只是一个起点
2003年,全国有160余所高校申请升格或更名,是往年的两倍还多。最后,有87所高校获得参加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审的资格,竞争十分激烈。
为迎接全省和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考察评审,学校成立了“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大家分工负责,投入了紧张的迎评工作中……2003年6月14日至15日,山东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来到滨州,对滨州师专改建为滨州学院进行考察评审,认为滨州学院的建设已经取得关键性的进展,各方面条件已基本达到教育部关于设置本科院校的标准。评审结果使全校师生乃至全市人民倍受鼓舞。根据省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市领导的指示精神,该校师生再次以高昂的热情掀起了又一轮“迎评”热潮……
2004年,注定是滨州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2004年2月14日至15日,全国高校设置委员会专家组莅临滨州,对滨州师专改建滨州学院进行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3月27日,全国高校设置委员会在成都进行投票表决,滨州师专改建滨州学院获全票通过;5月17日,教育部发文通知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将滨州师专改建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滨州学院
>>>更新办学理念,注重顶层设计
2006年,学校率先组建了全国地方高校第一家飞行学院,先后设立了飞行驾驶、飞行安全、民航机务工程、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机场运行与管理、飞行器动力工程、空中乘务等专业(方向)。作为全国第一家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本科院校,滨州学院致力于做大做强航空特色,抓住特色促转型、求提升、增优势。
2015年4月,学校召开了校企合作培养航空人才研讨会,来自国家教育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山东省教育厅和全国十余家航空企业以及全省有关地市教育局和招生办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围绕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航空人才的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为学校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应用型大学注入了活力,提供了理论依据。2015年7月学院进行了院系调整,这是建校以来的一个重大飞跃,对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应用型大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2023年11月6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其中拟同意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11月21日,教育部发函同意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12月2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出通知: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12月27日,“山东航空学院”校牌启用。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与航空航天类企业联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140余个,与30家企业“订单式”联合培养航空航天人才;与60余所中国国(境)外大学、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办飞行器制造工程、交通运输2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每年选派百余名师生赴中国国(境)外交流学习。
截至2025年5月,山东航空学院占地1912亩;设有19个二级学院,开办59个本科专业;有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专任教师近1100余人,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0300余人。
(注:1亩=666.67平方米)
(鲁北晚报整理)
来源:滨州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