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的“圣果”,俗称“喉痛果”,如今采摘正当时,遇见别错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6 09:09 2

摘要:说起野果,很多人都喜欢吃,尤其是对农村娃来说更是喜爱。虽说现在的水果种类多到不计其数,但它们都并不是自然成熟的,吃起来甜而腻人。而野果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果实,口味独特,营养也更丰富,最重要的是吃起来放心。

说起野果,很多人都喜欢吃,尤其是对农村娃来说更是喜爱。虽说现在的水果种类多到不计其数,但它们都并不是自然成熟的,吃起来甜而腻人。而野果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果实,口味独特,营养也更丰富,最重要的是吃起来放心。

野果的种类有很多,笔者小时候也吃过不少,比如时下的当梨、金樱子、五味子、龙葵、野板栗、火棘果、南酸枣等。在众多的野果当中,有一种野果至今让人回味无穷。

这种野果在唐朝时期就被称为的“圣果”,自古以来在民间就广受欢迎,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余甘子”。因其果实初尝时感觉是酸涩的,但余味时却是甘,故而得名“余甘子”,有些地方又叫“油甘子”。

余甘子是大戟科叶下珠属的一种灌木植物,别名有油甘子、牛甘子、喉甘子、回甘子、余甘果、望果、木波果、庵罗果、庵摩勒等。因其果实形似橄榄,于是又有滇橄榄、土橄榄的别称。

余甘子这个名字是以味道而被命名的,在农村长大的朋友很多人都吃过它的果实,酸甜又酥脆,吃起来嘎嘎响,真的是非常脆爽。笔者特别喜欢它那回甘的味道,还有点微甜,特别好吃。

大家都知道,橄榄果有清肺利咽的功效。余甘子不仅长得像橄榄,其功效也大致相同。余甘子有生津利咽、消痰止咳的功效,对喉痛、牙痛、咳嗽都有作用,尤其是对喉痛效果显著,于是又有“喉痛果”的别称。

余甘子除了果实有药用价值以外,其叶、根均可以入药,叶具有祛湿利尿的功效,对痢疾、水肿、皮肤湿疹、毒蛇咬伤等有作用;根具有解郁定痛、清湿火的功效,对哮喘、高血压、胃痛、骨痛等均有作用。

可以说余甘子全株都是宝,正因为它作用这么多,一直以来在民间广受欢迎,尤其是果实更为珍贵。每年的秋季正是余甘子果实成熟的季节,这时很多人都会到山上去采摘,除了当野果吃,还可以煲汤喝,对我们的喉咙有很好的作用。

每年的秋季,我们也经常在路边看到许多老人在出售余甘子,成熟的果实外表皮肉质,绿白色或淡黄色,看起来就是非常诱人,总会吸引路人过来买,每斤可卖10元,可以洗净直接生吃,刚入口酸得直哆嗦,之后变得甘甜,犹如生活一样先苦后甜。

余甘子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江西、福建等这些省区,多生长在山坡上,有时在山地疏林、灌丛、荒地、山沟向阳处也有生长,如今并不多见了。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这种余甘子吗?它是唐朝时的“圣果”,民间俗称“喉痛果”,对喉痛有奇效。余甘子在山坡上就有,如今采摘正当时,家乡遇见,大家千万别错过,它的价值非常大。

备注:

1、本文属于科普文章,不构成用药建议,请遵医嘱!

2、如果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记得给我一个免费的赞和在看吧,感谢大家的支持!

来源:营养师何海珍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