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经人见人爱的“小兵张嘎”,如今却因一身警服成了全网热议的焦点。谢孟伟在直播中穿着警服卖货骂人,被网友报警后紧急道歉,称是“剧组戏服”。但警服岂能成为带货工具?童年英雄形象崩塌,只剩一句“对不起”收场。
曾经人见人爱的“小兵张嘎”,如今却因一身警服成了全网热议的焦点。谢孟伟在直播中穿着警服卖货骂人,被网友报警后紧急道歉,称是“剧组戏服”。但警服岂能成为带货工具?童年英雄形象崩塌,只剩一句“对不起”收场。
9月10日,嘎子哥在云南直播基地穿着警服推销电子产品,肩章臂章一应俱全,唯独少了警号和胸徽。当观众质疑其资格时,他竟情绪失控爆粗口回怼,甚至声称产品是“公安部特供”。这种将警服与商业利益捆绑的行为,不仅涉嫌违反《人民警察制式服装管理规定》,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事件发酵三天后,嘎子哥才发布道歉声明,强调服装是“剧组戏服”,却只字未提是否经过公安机关审批。网友发现其直播地点并非拍摄现场,所谓的“剧组道具”一说根本站不住脚。更讽刺的是,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因带货翻车——从“潘嘎之交”卖贴牌酒到如今穿警服骂人,童年滤镜早已碎成渣。
警服是国家执法权力的象征,绝非直播带货的“流量工具”。根据规定,即便影视剧组使用警服也需经省级公安机关批准,且严禁非拍摄场景使用。嘎子哥的行为不仅涉嫌非法使用警用标志,更透支了公众对“童星”角色的最后一丝信任。
从人见人爱的“小兵张嘎”到穿警服骂人的带货主播,谢孟伟的转型之路可谓一地鸡毛。警服事件背后,既是法律意识的淡薄,更是流量至上逻辑的畸形体现。若再不珍惜羽毛,童年英雄的滤镜终将彻底消失。
来源:星耀说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