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时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淅川县迎来特色产业——丹江软籽石榴的丰收季。数万亩石榴基地里,硕果盈枝,农户忙碌,一派喜悦景象。这标志着依托优质丹江水发展起来的绿色生态产业,正成为库区群众增收致富、守护清水北送的“甜蜜”支柱。
获国家有机产品认证,获两届博览会“金奖第一名”
淅川软籽石榴丰收在望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灌溉成就其金字招牌
村民在果园采摘软籽石榴 全媒体记者 方旭 王书立 摄
金秋时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淅川县迎来特色产业——丹江软籽石榴的丰收季。数万亩石榴基地里,硕果盈枝,农户忙碌,一派喜悦景象。这标志着依托优质丹江水发展起来的绿色生态产业,正成为库区群众增收致富、守护清水北送的“甜蜜”支柱。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淅川县肩负着“保水质、护运行”的重任。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将软籽石榴作为富民强县的农业主导产业重点培育。目前,全县软籽石榴种植面积已发展至近3万亩,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我们这里的石榴‘喝’的是丹江水,品质没得说!”正在采摘石榴的果农李大娘笑着告诉记者。得益于丹江口水库特有的气候条件和纯净的水源灌溉,淅川产出的软籽石榴具有果大、皮薄、汁多、味甜、籽软可食的突出特点,营养价值高,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淅川软籽石榴已拿到了国家“有机产品证书”,先后荣获两届中国石榴博览会“金奖第一名”,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产业兴旺离不开科技支撑。当地积极与省、市农业科研院所合作,推广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标准化种植技术,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园,确保果品绿色、安全、优质。同时,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万余户村民参与产业发展,实现人均年增收数千元。
好果子还要卖得好。淅川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通过直播带货、线上平台推广等方式,打通销售渠道,让丹江石榴走出河南、走向全国。目前,产品已畅销北京、上海等20多个大中城市,甚至通过跨境电商出口海外。
“我们坚持绿色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淅川县农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软籽石榴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更减少了传统农业面源污染,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为水源地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成功样板。
据悉,今年淅川县软籽石榴预计总产量近10万吨。丰收的石榴,已成为展示渠首所在地绿色发展成果的亮丽名片。
全媒体记者 方旭 王书立
来源:南阳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