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信阳考察时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当暮色漫过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的青砖古巷,当华灯映红英雄山上“红旗飘飘”的八面红旗,红城新县,将军山下,初心如磐,誓言峥峥……
9月13日晚,大型影视特技特效红色实景演艺《红旗不倒大别山》的精彩演绎,将人们拉回到烽火连天的岁月,沉浸式感受由信阳老区人民创造的不朽传奇和红色故事。
《红旗不倒大别山》剧照(王丽君 摄)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信阳考察时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巍巍大别山,承载着中国革命“28年红旗不倒”的不朽奇迹。滔滔淮河水,诉说着信阳这片诞生多支主力红军队伍的老区热土的红色荣光。青山绿水间,革命星火化作高高飘扬的红色旗帜,指引着人们奋勇向前。
信阳,这座被红色精神浸润的土地,正以奋进的姿态擦亮“红色名片”,让历史深处的革命故事焕发时代光彩,续写着新时代薪火相传的红色篇章。
红色资源,从“沉睡档案”到“立体课堂”
7月22日,“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2025河南省红色旅游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在新县启幕。
为深入挖掘和展示河南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旅游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旅游需求,包括“峥嵘岁月·大别山精神之旅”在内的6条红色主题线路发布。
红城新县万象新(韩家东 摄)
从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到新县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从许世友、将军故里,到田铺大塆、丁李湾村、大别山露营公园;从光山县花山寨会议旧址、王大湾会议会址、徐畈革命旧址群,到司马光油茶园、东岳村;从罗山何家冲红色旅游区,到息县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再到商城县金刚台红军洞群、里罗城无名烈士墓群、赵崇德英雄故居……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光辉论断指引着新时代传人赓续接力、拼搏奋进。
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域的信阳,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从这里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69位开国将军,有30多万英雄儿女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宝贵生命,在青山绿水间留下984处红色遗址、遗迹。
在信阳,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已形成系统化工程:
——遗址保护。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群年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赤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固始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杨山煤矿起义遗址等先后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四望山革命纪念碑前,信阳市教体局党员干部定期开展环境清理,擦拭英烈铜像;商城县里罗城无名烈士墓群,成为党员干部“砥砺初心”的党性教育地;率队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的英雄营长赵崇德牺牲83年后魂归故里,故居布展对外开放……
抗日英雄赵崇德故居布展对外开放(刘宏冰 摄)
——场馆展陈:各地依托革命旧址、纪念馆等载体,创新推出情景剧、VR实景体验、红色研学营等形式,让参观者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原创展览《大别御侮 抗日砥柱——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览》,入选国家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课程开发:信阳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大别红营品牌”,聚力将信阳打造成红色研学综合目的地,带动红色研学与生态旅游、研学旅游、民俗旅游融合发展,推动信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沉浸演艺:新县投入8000万元打造红色实景剧场《红旗不倒大别山》,通过“剧情+特效”再现革命历史,上演两个月来场场爆满,项目预计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鄂豫皖革命纪念馆,通过数字技术复原的“黄麻起义”战斗场景,让游客仿佛置身当年的战火硝烟中;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村民自编自演红色小戏《钱钧将军》,用乡土语言讲述革命先辈的感人历程……
这些创新实践不仅让尘封的史料“活”了起来,更让红色教育走出书本、走进生活,成为触动心灵的“立体课堂”,让每一位来访者都能在行走中感悟红色历史,在体验中传承红色精神。
红色传承,从“口口相传”到“创新表达”
围拢在罗山县何家冲老银杏树下,听完何大妈刺瞎右眼认子救伤员的故事,参加集体党日活动的党员干部感慨万千。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何大妈的重外孙女何桂英动情地说,这样的动人故事,在老区比比皆是。
里罗城无名烈士墓群和血染的木瓜树(刘宏冰 摄)
祭奠缅怀完里罗城无名烈士墓群,池塘边血染的木瓜树留住游客们的脚步。里罗城村党支部书记陈启鑫深情讲述起梁小娃的英雄故事:1935年6月,年仅14岁的红军小战士梁小娃在掩护红军医护人员撤离时被捕。敌人将小红军悬空绑在木瓜树上,尖刺扎进他的身体,鲜血染红了整个树干,梁小娃流干最后一滴热血也没透露战友的遗迹。
何家冲的老银杏树见证了老区人民舍生忘死救伤员,里罗城血染的木瓜树记录下英雄梁小娃至死不屈服。流传在老区的红色故事,无论何时总让人听了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代代相传。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展现新作为。红色传承需要代代相守的创新表达。当非遗绣花鞋垫遇见田铺大塆的徽派民居,当百亩荷塘映红刘名榜故居,当红色四望山火炬点亮绵绵茶山,红色文化便有了生生不息的载体。
红二十五军长征故事被搬上舞台(刘宏冰 摄)
——文艺赋能。民族歌剧《银杏树下》以红二十五军长征为主线,讲述红军家属洪姑和五个娃娃兵之间的红色故事,展现了大别山军民坚定信念、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先后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百年百部”重点扶持剧目和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剧目,河南、浙江等地多次演出。
——数字焕新。信阳师大的学生们开发“奋斗小夜灯”“初心笔记本”等文创产品,让红色IP“小宁”走进日常生活。
——仪式再造。“大别红营”开营仪式上,营旗传递象征“青春接力”的深意,齐唱红歌让个体情感升华为集体记忆,让大别山精神代代传承。
——线上传播。8月3日,信阳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的演播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云开讲”在多个网络平台同步直播。学生们创新采用“学生主持+访谈嘉宾”形式,与鄂豫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共同讲述大别山红色故事。“红色知识问答”“故事接力分享”等互动环节引发弹幕刷屏。
红色旅游,从“一枝独秀”到“红绿相融”
“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殷殷嘱托,言犹在耳。信阳深挖红色资源内涵,传承与弘扬“红色基因”,厚植振兴发展磅礴力量。
金刚台,这座大别山河南境内最高峰,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场景。这里的每一片林子,都在诉说着生死搏斗的故事;每一个山洞,都铭记着血与火的记忆;每一条小溪,都流淌着青春与热血的奉献。
“洞外大雪纷飞,枪声四起,搜山的敌人愈来愈近。洞内战友们薄衣单衫、噤若寒蝉。妇女排战士张敏把又冷又饿、出生没多久的女儿紧紧捂在胸前,等到敌人远去,孩子已经没有了呼吸……”金刚台西河景区红军洞前,一群身着灰军装、头戴八角帽的小学生们,静静地听着讲解员的讲述,个个脸上满是泪水。
红绿相融的商城西河景区(刘宏冰 摄)
从筹建景区之初,西河景区就确立了“绿色发展、红色传承、红旅相融”的路子。用好山水资源,擦亮红色招牌,成立了商城县大别山精神文化传承中心,建成了大别山商城革命历史纪念馆,景区被认定为国家30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和100个红色经典景区之一,年入园游客超50万人次。
来到新县田铺大塆,600多年历史的黄墙黛瓦民居依偎在青龙岭下。许世友将军故里、韩家寨歼灭战遗迹等近在咫尺。红色遗址、绿色山水,引得游人如织。
今年8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夏季精品旅游线路,“山水古韵夏日休闲游”榜上有名。这条从新县县城出发,串联郭家河湿地与田铺大塆的路线,将红色基因转化为绿色发展动能。
魅力东岳向美好(光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干群同心在乡村全面振兴路上逐梦前行。村党总支书记杨长家发动党员带头成立民间艺术团体,开发文创、推广旅游,村集体成立红色教育培训中心等公司,特色农产品借电商出村进城,2024年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
放眼信阳革命老区,大别山精神始终激荡着“敢破敢立”的先锋锐气。从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前瞻布局,到搭乘苏信合作的“快车”、架起直通长三角的快速通道,再到牵头组织召开黄冈、信阳、六安三市一体化协同发展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信阳勇立潮头,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
从河南省文旅厅刚刚发布的“峥嵘岁月·大别山精神之旅”红色主题线路,到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夏季精品旅游线路“山水古韵夏日休闲游”,老区信阳,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红绿相融,绘出加快老区振兴新图景。
红绿辉映耀田铺(刘宏冰 摄)
回望来路,展望前景,信阳的“红”之所以历久弥新,关键在于探索出红绿相融的发展模式:
——生态赋能。郭家河湿地公园内,8公里枫杨林长廊成为露营胜地,湿地率达53.4%的生态环境与红廉文化园相得益彰。商城县里罗城景区,奇峰飞瀑窗前挂,初心之路日日行,清溪奔涌老少乐,田园美景四时新,山村画廊红色画廊更是常红不衰。
——全域联动:大别山北麓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别山精品文化旅游带、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二十五军纪念园串起红绿信阳;由机场、高铁、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乡村道路和大别山1号旅游公路构建起“快进慢游深体验”旅游交通网,将红色景点、红色山水、七彩田园、古色乡村连珠成串,形成全域旅游经济带。
——产教融合:名校硕博团“千里走进大别红营”,既做红色故事的倾听者,更当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既深耕学术研究,也担当老区新貌的“推荐官”,通过开展“认知科学解析思维”“密码学破译历史”等课程,把学术智慧注入红色研学实践。
丰碑高耸红色四望山(浉河区供图)
夕阳西下,金刚台红军路上仍回荡着研学少年的歌声。四望山革命纪念碑前,新党员们的誓言在山谷间回响。从新县的将军山剧场到固始的黑湖烈士陵园,从郭家河的红军洞群至赵崇德英雄故居,红色基因已完全融入信阳发展的血脉。
信阳为什么这样红?当看到北大博士周思吟接过大别红营营旗时坚定的眼神,当听见罗山县小学生在何家冲唱响红歌时清亮的嗓音,答案已然清晰——这抹红,是历史赋予的底色,更是未来接续的荣光。
来源:河南日报
